齊齊哈爾前一陣子上熱搜了,以一種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方式,也許很多人因此而知道了齊齊哈爾。其實很多年前,我就聽說過齊齊哈爾,記得有一個謎語,謎面是“大家都笑你(打一城市名)”,而謎底就是齊齊哈爾了。在交通還不發達的年代,作為一名南方人,齊齊哈爾是遙遠的代稱,那是一座遙不可及的冰雪城市。
而如今,世界越來越小,我不僅能在嶺南的小城里隨便吃上頓齊齊哈爾烤肉,甚至還能一天之內,來到齊齊哈爾的東四道街吃上一頓真正的齊齊哈爾烤肉。其實除了烤肉之都,很多人還知道齊齊哈爾別稱“鶴城”,是中國丹頂鶴的故鄉。再給大家說個不太冷的知識,齊齊哈爾市總面積42469平方千米,比臺灣省還要大,不過在地大物博的黑龍江省,這也只能排到第四位。
說起燒烤,先不提前段時間大火特火的淄博,東北哪一座城市都是拿得出手的,但能被稱作“國際(烤肉)美食之都”,看來齊齊哈爾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如果說齊齊哈爾的烤肉之都還有爭議,那么丹頂鶴故鄉可是妥妥地坐穩,齊齊哈爾有著中國最多的丹頂鶴,也是中國最多種鶴類生活的地方。
但我今天要說的不是齊齊哈爾的烤肉和丹頂鶴,別忘了,齊齊哈爾還是黑龍江省僅有的兩座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另外一座就是省會哈爾濱。
其實要論歷史,齊齊哈爾可比哈爾濱長得多,在1954年之前,黑龍江的省會就在齊齊哈爾市,而早在清康熙年間,清廷就在此設置了卜奎驛站,后來又在卜奎站的基礎上建立了齊齊哈爾城。
所以追尋齊齊哈爾這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根源,還得從卜奎清真寺開始,這座始建于1684年清真寺,已有340年的歷史,有著“先有清真寺,后有卜奎城”之說,而卜奎城,就是齊齊哈爾的前身。
卜奎清真寺分為東寺和西寺兩個部分,東寺由伊斯蘭教“格迪木”派穆斯林1684年始建,西寺由伊斯蘭教“哲赫林耶”派穆斯林1852年始建。
我去時清真寺不開放,西寺的窯殿是一座三層的塔狀建筑,堪稱卜奎清真寺的標志。
清真寺旁邊往往都有很多清真美食,如果恰好趕上飯點,推薦正對面的這家雨祥齋,物美價廉,讓你充分感受東北的分量和西北的風味。
到了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黑龍江將軍薩布素在卜奎站修建齊齊哈爾城,當時的墻圍和門樓都是木質的。到了清光緒年間,城墻用磚重建。設置四座城門:迎恩門(南門),懷遠門(北門),承輝門(東門),平定門(西門),如今只剩下這座迎恩門,解放后改為解放門。
齊齊哈爾建城之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黑龍江將軍府便由墨爾根(今嫩江縣)移往齊齊哈爾城,直至光緒二十六年(1900)齊齊哈爾城被沙俄占領。歷史上被清廷任命的76位黑龍江將軍中,曾有71位進駐過齊齊哈爾的將軍府。所以說清朝時期黑龍江省的軍政首府,絕大多數時候都在齊齊哈爾。
到了民國時期,黑龍江省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指揮中心,黑龍江督軍署繼續設在齊齊哈爾,齊齊哈爾依然擔當著黑龍江大哥的地位。
當時的齊齊哈爾不僅是黑龍江省的省會,還創造了黑龍江省諸多“第一”,包括第一個公立圖書館、學校、公園、醫院等等。
黑龍江督軍署和齊齊哈爾博物館是在一起的,游覽督軍署是要從博物館內進入,均為免費,但要注意閉館時間。
諸多“第一”中的第一座公立圖書館就是1930年始建的黑龍江圖書館,當時由德國工程師馬克斯設計,有意思的是,一個德國人設計了一座純中式的重檐歇山頂建筑。
萬卷閣位于齊齊哈爾龍沙公園內,這座龍沙公園可不一般,它不僅是市民們晨練的好去處,公園外是早市和夜市的聚集地,而且還是黑龍江省第一座公園,始建于1904年,妥妥的百年古苑。
龍沙公園內可看的東西太多,最有特色的還是各個年代各種風格的亭子,例如這座木質的俄羅斯古亭,距今已有100多年歷史了。
這座建于1907年的象鼻亭也十分有特色,檐角為木雕象頭,突顯象鼻,而五根立柱又如同象腿般粗壯。
純白色格言亭,希臘科林斯立柱配上羅馬數字的鐘表,妥妥的民國風。
而這座建于1907年望江樓更是龍沙公園內的名勝,劉少奇、周恩來、朱德、董必武、鄧小平都先后登樓觀賞過龍沙風景,“望江樓”三字還是朱德親題。
除了幾座百年古亭,公園中的現代仿古亭也各有特色,中外各種風格匯聚于此。
除了亭子,龍沙公園內還有很多有歷史的建筑,壽山祠供奉的是壽山將軍,在76位黑龍江將軍中,壽山將軍是最有名的一位,中日甲午戰爭中,他奮勇作戰,戰功卓著。1900年,俄軍占領齊齊哈爾后,對其進行誘降,他誓不投降,自殺殉國,時年40歲。
而關帝廟則是齊齊哈爾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始建于1739年,放在中原地帶可能不算古老,但對于齊齊哈爾這座只有300多年歷史的城市來說,已經相當古老了。
此外,龍沙公園內還有幾幢黃色的俄式建筑,這都是1907年沙俄侵占東北后設立的俄國領事館舊址,如今也是龍沙公園歷史展覽館。
民國時期的齊齊哈爾,作為黑龍江省第一大城市,也是一個中西文化交融之地,1929年,瑞士白冷外方傳教會建立了圣彌厄爾教堂。
近百年過去了,圣彌厄爾教堂依然矗立,我們甚至能從歷史照片中看到,除了周邊環境發生了巨變之外,教堂本身似乎沒有太大的變化。
俄國人被趕跑后,日本人又來了,侵華戰爭期間,日本人在東北大地犯下的罪行可謂罄竹難書。
1939年5月,關東軍技術部在齊齊哈爾設立了516化學毒氣部隊,當時的成員有250多人,負責研究、開發、制造、試驗和訓練使用化學武器,以及進行化學戰試驗;他們制備了芥子毒氣、路易氏劑、氰酸、光氣和聯苯氰基胂,進行了多次毒氣試驗,不少中國人、蘇聯人和蒙古人在試驗中身亡。
這地方千萬別晚上來,陰森恐怖的氛圍,配上這銷魂的假人,即使是陽光明媚的早晨,也讓人心里發毛。
另外,齊齊哈爾火車站也不容錯過,東北地區特別是中東鐵路線的火車站都是有歷史的車站,齊齊哈爾火車站有兩座候車樓并列。老樓是1934年偽滿時期由由日本人建造的,新樓是在1909建成的站房原址上,于1979年重建的。
舊站有著東北地區比較常見的Art Deco風格,整體呈“中”字形狀,站頂的兩幅標語,滿滿的時代印跡,恐怕在全國火車站中都是絕無僅有了。
作為黑龍江省唯二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齊齊哈爾的歷史建筑還有很多,我不過是匆匆而過,選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地方游覽,總之,齊齊哈爾這座城市,不僅僅有烤肉,不僅僅有丹頂鶴,還有著豐富的歷史沉淀,雖然只有300多年的歷史,但已經是黑龍江省最古老的城市的之一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