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階段,家長最該做的不是逼孩子識字、做數學題、上興趣班。
而是用心培養孩子下面這7大底層能力,不然小學后勁不足,會很吃力。
普通的雞娃只能讓孩子優秀一陣子,花時間培養底層能力,才能讓孩子優秀一輩子!
01 專注能力
專注力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孩子上小學后的聽課質量和學習效率,進而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
想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家長一方面要做到“不打擾”。
孩子專注于玩耍、閱讀的時候,我們要學會當個隱形人,不要隨意打斷孩子。
本來孩子能一次專心10分鐘的,我們中途給孩子喂一次水,孩子就只能專心5分鐘了。
另一方面,我們可以多陪孩子玩能提高專注力的游戲和活動,比如拼圖、魔方、下棋、畫畫、找東西、數字連線、看書、做家務等。
特別提醒,看電視、玩手機都屬于被動式的注意,會大大破壞孩子的專注力,一定要控制時間,能不玩就不玩。
02 感知能力
感知能力非常重要,它不僅是孩子發展高級思維能力的基礎,更會影響孩子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
很多孩子上小學后粗心、上課不注意聽講、動作不協調,就是因為小的時候缺乏感知能力的鍛煉。
在幼兒園階段,我們要讓孩子多體驗、多觀察,經常親近大自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多參與家務勞動等,讓孩子獲得更多提升感知能力的機會。
03 表達能力
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甚至直接和智力發育相關。
生活中,我們一定要讓孩子有更多“說”的機會。
比如多鼓勵孩子問問題,鼓勵表達自己的想法;
玩游戲時,讓孩子來主導和安排,讓他有“發號施令”的機會;
多陪孩子唱兒歌、聽故事、講故事、猜謎語等。
總之一句話,不要總是大人說,孩子聽,而是應該交換一下,讓孩子說,我們聽。
04 自控能力
自控能力對孩子來說太重要了。
上小學后,孩子在方方面面都要學會控制自己。不僅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還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思緒和欲望。
比如上課時就算不感興趣,也要讓自己專心聽講。
和同學相處時就算生氣,也要控制自己不能打人、亂發脾氣。
就算當下很想看電視、玩游戲,也要說服自己先完成作業。
要提高孩子的控制能力,家長一定要從小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教孩子學會約束自己,千萬不能讓孩子太隨心所欲。
此外,培養規律的作息,少吃甜點和零食,教孩子做簡單的計劃,也能促進自控力的發展。
05 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的重要性時常會被家長忽略。
但只要看看成年人的社會,你就會明白,決定一個人成敗的往往不是智商,而是情商。
只有從小重視孩子社交能力的培養,孩子才會在集體中受歡迎,
才會在有需要的時候得到大家的支持,
才不會因為和同學、老師有矛盾而影響自己的心情和學習狀態。
對于幼兒園階段的孩子,我們一方面要多給孩子創造社交機會,讓他能接觸到不同的人。
另一方面則可以陪孩子讀一些能培養社交能力、提高情商的繪本和書籍。
06 閱讀能力
閱讀能力的重要性不必我多說,爸爸媽媽們都知道。
但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只靠給他讀書是遠遠不夠的。
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讓孩子成為主角,讓他有“想”和“說”的機會。
比如給孩子提問題,引導他在圖畫中找線索,讓孩子復述故事,想象不同的結局等。
千萬不能讓孩子只是默默地聽你讀,要鼓勵孩子多開口才行。
07 記憶能力
記憶是學習的基礎。怎樣提高孩子的記憶能力呢?
我們可以從兩方面入手。
一方面,多陪孩子玩記憶游戲。
比如準備一些撲克牌,平放在桌面上,讓孩子記住花色。然后蒙住孩子的眼睛,拿走一張撲克牌,讓孩子回憶拿走的是哪一張。
另一方面,我們要尊重記憶規律,在孩子學習的時候,不能逼他死記硬背。
從小教孩子多次重復,運用聯想、畫思維導圖、理解后再記憶等策略,孩子上學后才會記得快,記得牢。
以上7大底層能力,值得我們家長給孩子慢慢培養,好好培養,一定會讓孩子受益終生。
我是小樣媽,早期教育指導師,兒童閱讀指導師,家庭教育指導師。
歡迎關注我,和我一起探討孩子的早教、養育、學習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