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TMEC到IEM by TOYOTA的更名,不僅標志中國市場從豐田全球利潤貢獻向前沿技術探索的角色轉換,還將承載其由傳統汽車產業鏈向智能電動產業鏈全面升級的轉型使命。
2023年7月注定會載入全球新能源車發展史冊。
繼吉利和雷諾成立動力總成技術公司,大眾集團7億美元入股小鵬汽車,奧迪與上汽簽署戰略備忘錄拓展智能網聯電動車等一連串重磅消息后,在7月最后一天,全球最大汽車公司豐田宣布,中國最大研發基地“豐田汽車研發中心(中國)有限公司(TMEC)”于8月1日正式更名為“豐田智能電動汽車研發中心(中國)有限公司(IEM by TOYOTA)”。
豐田汽車執行董事、中國本部本部長上田達郎坦言,此次更名是豐田希望所有員工和合作伙伴進行意識改變,中國將由傳統燃油車時代的利潤貢獻市場,升級為智能化電動化引領全球的前沿技術研發基地,為豐田汽車未來轉型智能出行做出貢獻。
這決定了IEM by TOYOTA的未來使命,整合現有豐田在華研發人員,尋找更多跨領域合作伙伴,推動建設智能電動出行生態,引領豐田全球智能電動升級。
01
重塑中國定位,引領全球智能電動轉型
憑借未雨綢繆的混合動力戰略布局,豐田保持了強勁利潤增長,剛剛發布的2024財年第一財季財報顯示,2023年4至6月,這家公司實現營收10.6萬億日元,同比增長24%;營業利潤為1.1萬億日元,同比增長93%以上。
在全球市場高歌猛進的同時,豐田和奔馳、寶馬、大眾等跨國車企,在中國市場卻遭遇了較大的經營壓力。
究其原因,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飛速發展,已經遠超全球汽車行業發展的平均水平。如何適應中國速度,跟上中國節奏成為跨國車企的全新課題。
作為全球第一批開始電動化探索的公司,豐田早在2010年就與特斯拉有過合作,2020年還與中國最大電動車企業比亞迪成立了合資公司BTET,共同研發更適合中國市場的智能電動車,目前首款產品bZ3已經上市,第二款車型明年也將上市。
這比大眾集團和小鵬汽車的合作提前了整整3年。
如今,面對中國市場智能化和電動化技術快速迭代的競爭環境,豐田再次發出大招——通過中國現地研發率先進行智能化電動化技術探索,進而反哺豐田全球智能電動產業鏈升級。
?電池安全試驗棟
據悉,IEM by TOYOTA目前已經完成了混動、插電混動、純電動車的國產化以及氫燃料電池車的實證實驗,并正在進行自動駕駛的相關實證實驗。未來,IEM by TOYOTA的投資將向電動化、智能化研發傾斜,并針對三電系統的專門研發環境,在多媒體、軟硬件等方面投入更多人員和資源。
02
從現地優化到資源整合,IEM by TOYOTA厚積薄發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
本土化是每家跨國企業常談的戰略,而真正實現執行落地的企業卻寥寥無幾。
熟悉豐田的人都知道,現地研發是這家企業長期以來稱雄汽車行業的根本所在,而且在各個地區都體現在實際行動之中。IEM by TOYOTA成為全新技術中樞并不是一蹴而就,同樣是厚積薄發的過程。
即使在中國定位利潤貢獻市場的燃油車時代,豐田對現地化發展理念也沒有絲毫妥協。2010年10月在江蘇常熟設立的豐田汽車研發中心(TMEC),就是豐田全球總部將對中國合資企業的技術支援戰略性前移到現地。
2011年舉辦的奠基儀式上,時任豐田汽車社長的豐田章男首次用中文提出“中國最重要”。這并不是空洞的口號,背后的引申含義是道路成就汽車,而只有熟悉中國的道路,才能制造符合中國消費者需求的汽車。
隨著對中國道路的深入了解,南北豐田引入車型的優化更具針對性,也越來越受到中國用戶追捧,銷量也保持了持續增長。
?
?
?
TMEC為豐田在中國市場貢獻的并不僅僅是銷量。1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這家累計投入6.89億美元的研發中心,已經擁有30多種測試跑道,積累了大量的研發、試驗、評價經驗,具備相當高程度的現地研發能力。
最直觀的成就是,2022冬奧會期間,豐田贊助的氫燃料車柯斯達(參數丨圖片),就是由中國研發中心的工程師全程開發完成。
多年的技術底蘊和人才積累,讓豐田有了足夠的底氣,在智能電動時代將中國研發中心全面升級。
更名后的IEM by TOYOTA不僅是豐田全球5大研發中心之一,更是豐田在中國市場研發體系的中樞,將與南北豐田和比亞迪豐田電動車科技的研發中心形成一體化研發體制,達成人才與資源的優勢互補,提高研發效率,縮短研發周期,設計更符合現地需求的智能化、電動化產品。
看到這里別忙結束,IEM by TOYOTA還沒有展現全部實力。
03
擴大朋友圈,打開跨界合作生態
從當下的發展形勢看,造車新勢力在智能電動車市場占據了相當大的優勢。不僅是消費風尚的引領者,還背靠著全球最具成本優勢的供應鏈和配套服務。
但必須直面的矛盾是,近年來國內市場過于內卷的價格導致智能電動車普遍存在裝配質量參差不齊、可靠性口碑不佳、非車規級電器故障率高、產品性能不穩定、后期維修困難等問題。
以上問題的出現,不僅是電動車企業制造經驗不足,產業鏈短期內快速擴張缺乏技術積累和高標準規范也是重要因素。
IEM by TOYOTA在中國開啟的電智化聯盟合作新模式,為全行業提供了借鑒。不僅與電裝、愛信建立三方研發平臺,讓核心產業鏈供應商在新產品研發階段,甚至概念形成時,就介入產品全生命周期,更從自身開始,打破信息繭房,選擇多元化的供應鏈推動產品和技術快速落地。
此外,豐田在擴大朋友圈方面還有更多的合縱連橫,電動化方面聯手寧德時代和比亞迪,與億華通合作加快氫燃料車型中國本土化開發,并與四維圖新、小馬智行合作探索自動駕駛技術。
?預判式主動駕駛輔助系統(PDA)
?
預碰撞安全系統(PCS)?
據悉,未來豐田的電動化、智能化將進一步打開邊際,以更開放的姿態擁抱跨界優秀供應商,實現從設計產品到營造生態的產業鏈升級。
2023年上海車展上,豐田的發布會主題是“繼承與進化”。這是本世紀開始,人類在幾乎每個科技領域的攀登中都會遇到的問題。用發展的眼光對過去的經驗進行繼承,才能在關鍵節點上跨過障礙完成涅槃進化。
這也是當下傳統汽車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洶涌而來的智能電動浪潮裹挾著每一家參與的企業隨波前行。
作為全球最大的車企,豐田沒有忽視全球最大汽車市場引發的行業巨變機會,從引進技術到中國自研,從環境技術到智能化和電動化,IEM by TOYOTA將成為豐田海外最大規模的研發中心。
豐田的這一次改變,不僅是為現在,為中國,更是為全球,為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