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高溫催熱鄉村游,廣袤的鄉村熱鬧起來了。隨著投資20億元仰山鄉村公園項目一期工程的完工,近兩年來,每逢7、8月,奉新縣仰山鄉都會吸引南昌等周邊城市大量人群前來納涼。尤其是今年奉新首屆納涼季活動在仰山鄉村公園開幕,更為仰山“鄉村游”打出了“名堂”,打響了“名氣”。
游客多了,鄉村的美好被更多人發現,一些問題和短板也呈現在人們眼前。以仰山為例,旺季人滿為患、淡季生意冷清,季節性差異明顯,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旅游業態不豐富、挖掘深度不夠,難以穩定吸引客流,而這也是大多數鄉村游難以為繼、“持續爆紅”的癥結所在。鄉村游升級“打怪”迫在眉睫。筆者認為鄉村游必須緊盯市場需求,走精細化、差異化路子,告別“一季游”,走向“四季游”。
搶抓流量“風口”,鄉村游持續“上新”。風口聚人心,旅游本身就應與時俱進。具體到落腳點,無外乎吃住娛。從“吃”方面來說,要堅持全縣一盤棋統籌思想,各鄉鎮可以把奉新縣第一屆點心大賽評選出的美食,根據實際選擇種類,進行再加工、精包裝,形成地方特色風味。同時可現場制作美食,鼓勵游客動手,讓游客吃得安心的同時增加趣味性。冬季可以追尋小時候的味道,開展烤紅薯、烤雞蛋等活動。通過打造不同季不同“味”等活動,給游客提供源源不斷的新鮮感,從而留住游客。
深挖文化“內涵”,打好“文化牌”。鄉村文化是鄉村的根與魂,傳承好鄉村文化,才能讓鄉村旅游發展避免“千村一面”。因此,發展鄉村游,要立足地方特色,全面整理與挖掘本地鄉土文化資源,將文化元素以不同方式融入到鄉村振興各環節。比如仰山,可依托竹文化、客家文化、田園風光、民風民俗等資源,開發多元化的鄉村游產業。或者根據不同的時節推出各種節日,春季可賞花、踏青,制作艾米果、竹樂器等;夏季可玩水、漂流、避暑等;秋季可摘野菜,感受豐收;冬季可挖冬筍、制作黃連米果等,充分展現鄉村四季魅力,讓更多人愿意走進鄉村、回歸鄉村,感受“鄉土氣息”。
提升服務“內核”,留客更“留心”。服務水平的高低是影響游客流量的重要因素。仍以仰山為例,有樂活居、正好小筑、若谷山訪三大精品民宿,定位中高端路線,目前發展面臨的一大困境就是在本地鄉鎮難以找到符合服務標準人才,本地也難留住高素質服務人才。因此,“留住+培訓”是重中之重。筆者認為,上層設計可出臺相關政策傾斜,吸引人才回流鄉村;地方對從事鄉村游的服務人員,要加強技能培訓,形成規范的技術規程和服務標準,切實讓游客體驗到賓至如歸的舒適感,以服務質量贏得游客口碑。(楊雯雯 朱華強 金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