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我們不斷變化的生活方式為建筑學打造了一個全新的、令人振奮的背景,在這個新世界背景下,我覺得我們必須重新研究那些流產和未經檢驗的現代主義實驗——并非使之復活,而是要揭示新理念和創造。
——1983年,扎哈·哈迪德
1983年,扎哈·哈迪德的畫作《The World》體現了她的野心與理念,40年后,在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務所扎根北京15周年,來到中國實踐20周年之際,事務所攜手嘉德藝術中心奉上一場關于未來世界的盛宴。
本次展覽由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務所親自操刀,模擬一個充滿未來感的城市片段,通過豐富多元的形式,包括建筑模型、原型研究、建筑圖紙、影像作品等,展示事務所40余年來在建筑藝術的設計語言、技術實施以及材料創新等各個維度的前沿性探索和研究。
此次展覽分為10個主題:01 ZHA序章;02 算法設計;03 數字社會;04 可持續發展;05 啟程中國;06 超級天際線;07 對話北京;08 機器人建造;09 建筑未來;10元宇宙隧道
01
流動的線條
“流動”源于哈迪德創作的內核:曲線。哈迪德歷來“反對直角”,以提倡空間的融合與流動而聞名,由此創造諸多建筑經典。哈迪德的藝術魅力在永恒流動的曲線中,不斷循環以獲新生,同時滲透在人們生活的不同領域,彰顯關于未來的暢想。
一條長長的通道與右側帶有經典ZHA風格,名為《The New World》的“壁畫”拉開展覽的序幕。整座展廳由完整而連續的展墻分隔空間,展墻從前到后,由低到高,由過去到未來,塑造連貫的三維空間序列,展臺的高度跟隨同樣的邏輯不斷升高,增強空間的完整性。
在嘉德藝術展廳的一層,事務所打造了一個流動的世界,1700平方米的展廳宛若一座由工作室的項目組成的未來之城。極暗的室內空間成為閃耀的建筑的背景,帶來沉浸式的體驗,彌漫在空間中流動的光線越發凸顯。連續的界面隱喻人類生活的地表,參展的70余個項目都在這樣的界面之上。
Flow Map
流動的地圖(Flow Map)是建筑項目的延伸,在設計過程中,ZHA試圖去理解風、水、自然的流動方向,并融入進作品中,各個自然元素重疊在同一個空間里,形成了一個連續的景觀,為觀眾開啟扎哈藝術的時光之旅。60余個投影設備讓展廳宛若浸入流動的光帶之中。一條南北向的軸線呼應城市肌理,暗示展覽所在地——首都北京。
02
ZHA序章 走在世界之前
在新世界的語境中,ZHA通過前衛且獨具一格的諸多作品重新定義了21世紀的建筑,將21世紀的生活方式與早期傾向于分離和重復的現代建筑區分開來。事務所以充滿活力和創新的作品聞名于世,這些作品無一不體現著扎哈·哈迪德女爵在都市主義、建筑和設計等相關領域的革命性探索和研究。
雖然扎哈·哈迪德從20世紀70年代末就開始了其傳奇的建筑生涯,但是直到90年代她才有了自己的第一個建成項目。維特拉(Vitra)消防站位于德國萊茵河畔魏爾一個同名公司的園區內,是扎哈正式建成的建筑處女作。
維特拉消防站
這座建筑就像她在圖紙上描繪的那樣具有強勁的流動感。當人們經過時它給人的感覺也會進行戲劇性的變化——從斜視角度看似不可穿透的墻壁,換從一個垂直角度看時則提供了車庫內部的視野,實現了“移步換景”。
盡管扎哈在接下來的二十三年中設計了許多革命性的建筑,維特拉消防站仍然是她最迷人的作品之一——即使是在維特拉園區的眾多名師之作中,它依舊引人注目。
阿利耶夫中心
阿利耶夫中心是阿塞拜疆文化項目中的重要建筑,以阿塞拜疆豐富的伊斯蘭歷史建筑為靈感,強調建筑元素與周圍環境的流動性。設計旨在以當代方式詮釋阿塞拜疆歷史文化,通過與周圍廣場和建筑內外空間的連續流動關系,打造了一系列代表公共性的活動空間。
阿利耶夫中心采用多變的空間形式,以起伏、分岔、褶皺和轉折的方式呈現,將其打造成一個歡迎、擁抱和引導游客在不同層次內部空間中體驗的建筑景觀。通過這種姿態,建筑模糊了建筑主體與城市景觀、建筑外幕墻與城市廣場、室內與室外之間的傳統界限。
03
ZHA 啟程中國
ZHA 在中國的旅程,始于一個非凡的序幕——2010年,ZHA在亞洲的第一座建筑——廣州大劇院竣工,這座享譽全球的建筑被紐約時報譽為“同時代世界上最迷人的歌劇院”。ZHA融入了中國的城市化過程,事務所項目遍布北京、西安、成都、上海、深圳等各大城市。當下在中國,ZHA正在建設中的項目達到25個,還有一些處于設計階段,這是ZHA最初的眼光和判斷的最佳投射。
長沙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
長沙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由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務所設計,包含了一個當代藝術博物館(MICA)、一個擁有1800個座位的大劇院和一個多功能廳(小劇場)。有機的建筑語言根據步行路線展開,場地上的步行路線與鄰近的街道相連。在這里可以一覽梅溪湖美景,進入公園和湖上節日島。項目中三個獨立的文化機構的創造了外部庭院,可用于舉辦戶外活動和雕塑展覽。
成都科幻館位于成都郫都區菁蓉湖片區核心位置,建筑主體的設計與湖岸的自然景觀融為一體,以步行路線連接的活動節點為基礎,這些步行路線從城市和鄰近的地鐵站延伸至周圍的公園,一直延伸至科幻館的中心,從而開啟一場穿梭于室內和室外廣場的探索之旅。
成都 · 科幻館
建筑師將清晰的規劃和功能結合在一起的同時呼應了其獨特的場地條件。成都科幻館仿佛漂浮在湖面,流體線條從其中心輻射,模擬了以一顆恒星為中心不斷膨脹的星云,將能量場分散到許多不同的活動區域,并引導訪客通過這個入口在現實生活與想象力之間建立連接。
武漢泰康金融中心
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
廣州無限極廣場
在展廳中央的地面上,同心方格象征首都有序的結構。五個在北京的項目根據真實方位環繞網格,其中一些項目已建成并融入城市日常生活。銀河Soho在東二環旁,成為老城區許多胡同的未來主義背景。大興機場標志著城市發展重心的南移,是首都重要的人流集散地。麗澤Soho位于豐臺區,是北京新CBD區的前沿,其高達200米的中庭打破了世界紀錄。新國際展覽中心二期位于北京順義區國際空港新城的核心位置,將迎接當地居民和來自全球的游客。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
麗澤 Soho
銀河 Soho
望京 Soho
新國際展覽中心
就在軸線的北側,數十座高層項目模型構成“超級天際線”,純凈的白色體量靜靜佇立在錯落的黑色展臺上,林立的模型仿佛是人類技術發展的一座座獎杯。沿著這條軸線一路深入,目前正在施工中的項目部分被展墻環繞,無法直接窺見全貌,恰如其分地表現出尚未完成的項目狀態。
超級天際線
04
ZHA未來 科技創新設計
持續的創新和新穎的設計離不開強大的計算設計工具,ZHA具有前沿科技能力的研究團隊,在算法設計、可持續發展、機器人建造、元宇宙等領域都頗有建樹。
算法設計研究組 ZHA CODE
ZHA CODE是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務所的算法設計研究組,專注于實現從學科進步到實際應用的戰略創新。他們使用最先進的參數化設計軟件和技術,結合當地和鄉土智慧,追求集物理性能和社會性能的美學結果,打造適應21世紀的建筑和城市規劃。同時,該研究組注重實踐、倡導可持續性,通過不斷迭代的技術,保持設計的高強度和耐久性,平衡高性能的要求,如低碳排放、低能量消耗以及輕型化。
機器人建造是ZHA算法設計組對建筑幾何學研究的延續——這是一種側重于創造出最優結構與制造形狀的設計技術范式。在三個月展期中,展廳中央的機械臂將持續工作,打印出66個高度在1.2至2米的離散塊體,并且組裝成一個12米長的墻體。
由機器人現場打印的抽象城市采用現代空間填充曲線與差分增長算,并結合城市與城市數據集,如街道網絡、空地與綠地、人口密度、街區建筑高度等。從基本街道網格開始,數據集用于控制曲線圖案密度、城市街區的高度與顏色等模擬參數。一條曲線填滿每個然后對其進行擠壓拉伸以創建3D打印圖案。
數字社會研究組 ZHA Social
ZHA數字社會研究組致力于開發新的研究方法來比較不同設計方案的社會功能。研究組假設人類行為與建筑空間息息相關,通過橫向比較和測量,以實現對人類生活場景與建筑之間動態關系的主動度量和預測,設計出具有社交效能的辦公空間,并拓展到虛擬環境和事件中的社交互動。
WORKPLACE AI
ZHA-Meta-Workplaces協作工具使用戶群能夠從任意地點以數字化身登錄,同時進行實時加載并探索三維設計。用戶可以通過沉浸式開放游覽、草繪/筆記、屏幕共享與實時語音/視頻等功能進行協作。在此次展覽中,ZHA擴展了這一功能,創造出沉浸式的展覽數字孿生。展覽數字孿生通過增加更多的信息層次而增強了展覽的交互體驗,使用戶能夠在虛擬空間中行走,與各種展覽模型互動,并以1:1的真實比例自由游覽與探索。
可持續設計團隊
氣候緊急狀態和碳消耗是全球普遍關注的問題,ZHA的可持續設計團隊通過環境分析和形體優化技術,以更少的資源分配和更優的資源消耗來實現更高效的設計成果,爭取最高的建筑效率,并倡導知識共享和策略優化,以減少建筑在運營階段中的隱含碳排放。
本次展覽演示了評估項目全周期可持續性設計的關鍵指標,以將碳排放影響降至最低。
在Web3.0以及VR/AR技術的發展背景下,互聯網將從傳統的2D界面逐漸延伸到3D沉浸式體驗。在虛擬的空間中,人們可以創造,探索,交流,而不限于空間與距離,元宇宙便是由這無數虛擬沉浸式空間構成的龐大數字網絡。
此次展覽,元宇宙隧道展示了ZHA在虛擬世界設計的一系列項目,物理與數學再次交融,每個項目都代表著ZHA對元宇宙的探索,展示了想象力、設計與技術的融合,創造了連接人與空間的虛擬沉浸式體驗。
Metrotopia是ZHA與ArchAgenda公司于2023年威尼斯建筑雙年展虛擬展覽共同推出的元宇宙項目。它致力于成為全球社區的虛擬交流中心,為設計學科之間的互動體驗營造逼真的環境。
未來之境—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務所設計展
網易直播回放
掃碼觀看
關于展覽
《THE NEW WORLD 末來之境-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務所設計展》
主辦
嘉德藝術中心
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務所
展覽時間
2023年7月6日-2023年10月3日
展覽地點
嘉德藝術中心1層
數字戰略合作伙伴
絲路視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行業深度合作伙伴
PPG建筑涂料
行業特別合作伙伴
爽物業有限公司 / 高儀SPA
技術合作伙伴
Epson / 京東方中聯超清 / 大界
合作伙伴
攜程旅行 / 北玻股份 / 璞瑄酒店 / ILLULIAN /
kvadrat / 豐美傳媒 / 熙瑪 / 沈陽遠大 /
博麗科技 / 北京建筑大學 / 博威特
購票方式
網易贈票
留言分享
你最想在展覽觀看的作品
我們將從留言中,選出5位伙伴,分別贈送1張票
活動截止:2023年8月31日下午14點
(本贈票活動最終解釋權歸網易所有)
繼續鎖定“163設計”
還有更多贈票福利等著你!
設計大展 | 小杰作品展:由形式入谷,見坡出峰
十年「設計上海」 不止于一場展
隈研吾展 | 五感的建筑:訴諸感官,回歸自然(上)
隈研吾展 | 五感的建筑:訴諸感官,回歸自然(下)
設計大展 | 在順德,遇見安藤忠雄的藝術人生
網易設計頻道網址:
https://designer.home.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