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凡是可以記錄在史書中的人物絕大部分都不是出身寒門小胡,畢竟那是一個貴族幾乎壟斷一切的時代。楊國忠本人雖然一身流氓習氣,但是他卻家世顯赫。他出身于弘農(nóng)楊氏,是一個從漢朝就開始發(fā)達的千年世家,這個世家中還出過隋朝的皇室,是典型的豪門中的豪門。
楊國忠身上完全沒有一點世家子弟的貴族氣,從小就混跡街頭整日喝酒賭博打架斗毆,到了三十歲仍然文不成武不就,整天一晃三搖滿嘴臟話妥妥的地痞流氓。家族的長輩們提到楊國忠沒有不搖頭的:“這孩子完了?!币呀?jīng)三十歲的楊國忠漸漸的在家鄉(xiāng)也混不下去了,一起廝混的小伙伴早就結(jié)婚生子打工養(yǎng)家了,一無是處的他實在是沒有一技之長可以養(yǎng)家糊口,索性他長的驢高馬大有一膀子力氣,于是他走上了當時落魄士子很流行職業(yè),到邊疆從軍,他選擇的不是戰(zhàn)事激烈的西北和東北地區(qū),而是次要戰(zhàn)場的劍南西川。歷史上經(jīng)常把楊國忠評價為不學無術(shù)的草包,但是客觀的說,楊國忠這個人的能力不能說沒有,只不過不多罷了,多加歷練做個縣級干部是不成問題的,但是命運給他推到與其能力極度不匹配的宰相崗位,這也是一切悲劇的重要原因。
楊國忠到了西川之后就被分配去管理屯田,他干的非常不錯成績突出,但是他的升職申請遞交到組織部門的時候,分管組織工作的益州長史張寬不禁皺了皺眉頭,他對楊國忠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明明出身名門,但是一身流氓氣息,與講究貴族氣質(zhì)的大唐官場格格不入,而且張寬對于楊國忠非常討厭,還故意找茬揍過他一頓,按照功勞提拔那是不可能的,于是就分配楊國忠去做了新都(今成都新都區(qū))縣尉,相當于縣公安局長,任滿之后調(diào)任扶風縣尉。在這里強調(diào)一下,歷史中很多所謂的小人物的下限也是絕大部分人的上限,他們的小人物的小是相對于王侯將相說的,而絕不是普通老百姓說的。不出意外,他一輩子可能輾轉(zhuǎn)于縣級官僚,但是命運的轉(zhuǎn)折總是突如其來,讓人意想不到。
天寶四年也就是公元745年,楊國忠的堂妹被李隆基看中,不但弄到手里還堂而皇之的冊封為貴妃,成了大唐位份最高的女人,因為李隆基的皇后之位一直空著。楊家的兄弟姐妹們立刻就抖起來了,一是門庭若市炙手可熱,但是這些與楊國忠關(guān)系不大,他雖說是楊玉環(huán)的堂兄,但是他們這個堂兄妹堂的有一點點遠,他們是同一個曾祖父,關(guān)系差著好幾層呢,而以楊氏這樣人口眾多的大家族,輪到楊國忠好處就真的不多了。但是天上再次掉餡餅并砸到了楊國忠的腦袋上。李林甫的宰相當?shù)氖菢O其霸道,節(jié)度使在他面前如同奴仆,敢有不聽話的他說干掉就干掉,就連安祿山在他面前永遠都是畢恭畢敬的。劍南節(jié)度使章仇兼瓊不得宰相李林甫喜歡,為了保住官位他就派心腹鮮于仲通到長安走新發(fā)跡的楊家的路子。鮮于仲通到了長安之后就相中了當時并不算得志的楊國忠,為什么呢?首先楊國忠在劍南混過,大家也算是同袍有戰(zhàn)友情。第二,此時的楊家太熱了,鮮于仲通貼上去沒啥效果,而燒楊國忠的冷灶楊國忠會感激涕零,這就叫與其捧臭腳不如燒冷灶。第三,相比于其他的楊家子弟,楊國忠為人雖然粗俗不堪,但是還是有些手段的,能力在楊家子弟中那是佼佼者。鮮于仲通找到楊國忠:“兄弟,與其在長安混日子,不如跟我回劍南作一番大事業(yè)如何?”楊國忠看著昔日自己根本就夠不上的老大的老大的老大,內(nèi)心是非常感激的。于是他成了鮮于仲通手下的推官。當然這個推官平時也沒啥具體工作,就是章仇兼瓊、鮮于仲通有飯局的時候就叫上他,把他當作劍南之星一樣向外人推銷,一場場酒局下來,楊國忠跟劍南鎮(zhèn)鐵血同盟的關(guān)系就慢慢的構(gòu)建起來了。當然楊國忠也有一份正經(jīng)的也是最重要的工作,那就是代表劍南道向朝廷朝貢,他每次不但帶著向朝廷正常朝貢的禮物,同時還有章仇兼瓊提供的價值數(shù)百萬的各種土特產(chǎn),楊國忠?guī)е@些土特產(chǎn)發(fā)揮了他拿出當年混社會的全套本領(lǐng),在家族內(nèi)部上下打點,在鈔能力的加持下他很快就混成了楊家最靚的仔,并且得到了楊家金字塔尖的楊玉環(huán)以及她的三個姐姐的青睞,并以外戚的身份被引薦到李隆基身邊。
剛開始的時候李隆基只把楊國忠當成了普通的外戚佞臣養(yǎng)著,大手一揮封楊國忠為右金吾衛(wèi)兵曹參軍,以當時的國力,李隆基身邊養(yǎng)的閑人多了,根本就不差這一個。但是楊國忠還是在當時的朝廷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楊國忠確實太格格不入了,在當時的大唐特別講究貴族范,哪怕原先不是貴族也要亦步亦趨的學習貴族的禮儀。但是楊國忠卻以仍然一派地痞做派,也不看對方是誰,張嘴就罵臟話伸手就打架,活脫脫一個混不吝,京城官場都視楊國忠為異類。但是說實話,這種方式也是楊國忠的生存之道,與其邯鄲學步,不如按照自己的方式痛痛快快的。
這個時候第一個向楊國忠伸出橄欖枝的竟然是宰相李林甫。李林甫這個人人品不好評價,但是這個人的能力和手段那是沒得說,他一眼就看出楊國忠有用的地方。此時的楊國忠飽受歧視,他的內(nèi)心一定非常抵觸,而此人面對如此大的外部壓力,不是畏首畏尾的向所謂的貴族們屈服,而是使出地痞流氓的手段橫沖直撞,這個人一定是個膽大包天肆意妄為的人,首先他敢做事。第二他飽受歧視,心中一定積蓄了很多怨恨,所以報復(fù)起來一定是毫無下限的,這是能做事。于是李林甫刻意拉攏楊國忠,楊國忠也投桃報李,向李林甫展現(xiàn)了一波來自底層的跪舔有多香。很快李林甫就和楊國忠聯(lián)手搞太子李亨,首先李林甫指使手下御史楊慎矜誣陷太子李亨與大臣皇甫惟明以太子妃哥哥韋堅私下見面,在古代太子私自結(jié)交大臣是死罪。然后楊國忠接棒,他指使京兆府法曹吉溫把太子妃的哥哥韋堅、太子良娣杜氏、親屬柳勣、杜昆吾等人統(tǒng)統(tǒng)下獄,瘋狂構(gòu)陷,致使好幾百家被滿門抄斬,由于李隆基的保護李亨才逃過一劫。但是經(jīng)過這件事李亨的勢力也被大大的削弱了。首次合作非常成功,李林甫為了回報楊國忠,楊國忠的官升的飛快,公元748年六月就升為度支員外郎,兼侍御史,在之后不到一年的時間里,身兼十五個使官,成為朝廷的重臣。這一年楊家權(quán)勢達到了頂峰,楊玉環(huán)三個姐姐同一天被封為國夫人,分別是歷史上著名的虢國夫人、韓國夫人和秦國夫人。楊玉環(huán)的另一個堂兄銛也被拜為鴻臚卿。
楊國忠在本職工作上雖然沒有大謀略,但是也頗有一些小聰明的。公元749年,他將各地將積存的糧食變成輕貨送到京師充實府庫,又將天下義倉及丁租、地稅全部換成布帛,用來充實天子的庫藏。李隆基帶著百官參觀檢查國庫的時候,發(fā)現(xiàn)里面錢貨堆積如山。李隆基一朝雖然非常繁盛發(fā)達,但是也一直受困于財政困難,不然的話也不能將財權(quán)下放給節(jié)度使。楊國忠的小手段讓他眼前一亮,也許楊國忠真的是個理財小能手也不一定,于是當場就賞賜了金紫,并讓他分管太府卿工作,同時每天帝國早會也帶上了楊國忠,此時的楊國忠才真正的進入帝國的決策核心。
歷史上很多帝王年輕的時候英明神武,但是晚年的時候身邊總是一個或幾個年輕的肯毫無底線跪舔他的人,例如乾隆身邊的和珅、鋼鐵慈父身邊的勛宗等等,這是為什么呢?因為這些帝王年輕的時候都有非凡的抱負,為了實現(xiàn)理想他們必須壓抑自己的虛榮欲望,啟用很多有能力但是脾氣很臭的人才幫他們建立功業(yè),年輕的時候,他們的體力、精力讓他們有足夠的信心駕馭那些桀驁不馴的人才,但是到了晚年,隨著體力、精力的衰弱,他們的信心也隨之消磨,他們喜歡看到周圍有年輕的、有活力的、能夠跪舔他們的人,特別是那種可以把最肉麻的話非常真誠的說出來的人,這就是人性,他們知道這些人在拍馬屁,但是他們就是喜歡。這就是人性。
隨著地位不斷的提高以及來自最高領(lǐng)導(dǎo)的青睞,楊國忠逐漸的發(fā)現(xiàn)自己原來也是一條可以讓別人抱的大粗腿,特別是楊國忠的身邊的那些謀士們也想跟進一步,那就只能想辦法把楊國忠送到宰相位置他們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抱負,于是他們開始鼓動楊國忠向李林甫發(fā)起挑戰(zhàn)。第一回合是楊國忠主動發(fā)起挑釁,楊國忠指使手下誣陷了李林甫的幾個手下,結(jié)果李隆基秒回同意,李林甫營救失敗。這里有一個隱含的背景,那就李隆基不會讓某個人在宰相的位置上太長時間,姚崇、宋璟、張說、張九齡、牛仙客等都是這樣,而李林甫已經(jīng)在宰相的位置上十九年了,而宰相的權(quán)利過大,久據(jù)相權(quán)就是對皇權(quán)的一種威脅,李林甫太過狠辣讓其他人不敢覬覦他的位子,李隆基一直沒有機會替換掉李林甫。如今終于出現(xiàn)了一個敢于跟李林甫正面硬剛的人,李隆基為了平衡也要拉偏架。結(jié)果在楊國忠的連續(xù)進攻中,李林甫節(jié)節(jié)敗退。天下的聰明人多的是,他們立刻就轉(zhuǎn)換門庭,就連陳希烈、哥舒翰都投入楊國忠陣營。楊國忠一時成為可以跟李林甫分庭抗禮的一方勢力。
南詔的人質(zhì)閣羅鳳私自逃回南詔,李隆基大怒決定征討南詔。南詔本就是小國、弱國,之所以可以獨立稱雄一方,主要因為他們居住在十萬大山里,不好打。為了讓楊國忠立戰(zhàn)功增加政治資本,于是李隆基任命楊國忠為劍南節(jié)度使,統(tǒng)籌討伐南詔戰(zhàn)爭,當然不論是李隆基還是楊國忠,都知道楊國忠有幾斤幾兩,真正統(tǒng)兵出戰(zhàn)的是劍南鎮(zhèn)的老人鮮于仲通。鮮于仲通帶領(lǐng)八萬大軍殺入南詔,結(jié)果被南詔人利用地形在瀘南全殲,鮮于仲通帶領(lǐng)殘部逃回四川。這樣的失敗大唐是接受不了的,于是又組織了七萬大軍,由李宓再次進攻南詔,結(jié)果這次更慘,再次全軍覆沒,就連李宓也被砍死。當然大唐是不能戰(zhàn)敗的,特別是敗給大山里的野人,于是楊國忠上表請功,安撫劍南的將士。這種失敗是得到了李隆基本人以及大唐的高層認可的。當然后世對于兩次近二十萬所謂的精銳一說也頗有疑議,這所謂的近二十萬精銳大軍全無番號記載,僅以“凡舉二十萬眾,棄之死地”幾個字一筆帶過,有人說調(diào)用的是中央精銳禁軍,這是不可能的,太平盛世的所謂精銳禁軍里盤根錯節(jié),如果全部損失也不是幾個字可以遮掩的,禁軍的家屬可不是屁民,早就鬧翻天了,李隆基面對他們都很難招架,更何況一個楊國忠,如果是真的折損了二十萬禁軍,恐怕楊國忠等不到馬嵬坡腦袋就搬家了。最有可能的是兩次南征都是以劍南軍為骨干,臨時招募了一批后勤人員,結(jié)果因不熟悉地形、不服水土等原因被消滅,死的都是屁民,也就沒人鬧事了,就算鬧事也掀不起大的風浪,楊國忠才能成功的遮掩過去。但是后來的人太恨楊國忠了,于是黑他一下,夸大他的損失。不久南詔入侵四川,李林甫立刻甩鍋讓楊國忠到前線抵御南詔入侵,楊國忠立刻就抱著李隆基大腿哭著說:“皇上,這是李林甫要害我啊。您救救我?。鑶鑯”但是劍南這個坑是楊國忠自己挖的,李隆基也只能讓楊國忠去填,但是沒過幾個月又把 楊國忠調(diào)回長安。此時已經(jīng)病入膏肓的李林甫早就沒力氣跟楊國忠折騰了,他一咽氣楊國忠就順理成章的出任右相,同時還兼任吏部尚書、集賢殿大學士、太清太微宮使、判度支、劍南節(jié)度、山南西道采訪、兩京出納租庸鑄錢等使并如故。
也許李隆基認為他的大唐穩(wěn)如泰山,哪怕楊國忠能力不足也不會動搖根本,但是他這次失算了。楊國忠的能力不是不足,是嚴重不足。他當了宰相之后沿用了李林甫將公文搬回家處理的舊例,李林甫這么做的原因是為了將權(quán)利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里,每天都通宵達旦的干活,大唐這個地跨幾萬里人口八千萬的大帝國才能繁花似錦,可是楊國忠沒那個能力也沒那個野望,所有的公文都由他那些出身小吏的幕僚進行處理,楊國忠本人只是用印了事,平均每個公文上楊國忠都批不上一個字。每天開朝廷開會的時候,楊國忠講道理講不過別人的時候,他立刻就跳起來抓住別人的手腕子朝人家臉上吐口水,公子王孫以下的普通大臣,他更是毫無尊重,稍不如意就對著別人滿嘴臟話的亂罵甚至揮舞老拳打人。當他處于受壓迫、受鄙視、受排擠的時候這樣做是反抗強權(quán),但是他已經(jīng)是宰相了,這樣做就是妥妥一個臭流氓。
楊國忠為了表現(xiàn)自己的才能,竟然簡化了官員提拔流程。原本唐朝選拔官員都要三注三唱,所謂的三注三唱是六品以下官吏赴選,始集試觀書判,次面試觀察言貌,然后擬官注籍。既注唱名,三唱后冬集,以其名報仆射,再由門下省上報皇帝,然后依旨授官。整個流程下來需要從春天開始到夏天才能最終定下來,本質(zhì)上是通過流程來規(guī)避舞弊以及謬誤等行為。但是楊國忠開創(chuàng)性的對此進行精簡,官員升遷任免當天就能決定,這全都看楊國忠本人好惡,當然也根據(jù)給他多少錢。官員在發(fā)放委任狀之前一般都要接受宰相們的面試,楊國忠則把面試場地安排在自己家里,讓自己家的女眷坐在簾子后邊看官員們面試,倒是官員面試的時候女人竊竊私語打鬧哄笑之聲不絕于耳,官員面試結(jié)束退下之后,楊國忠還問自家女眷:“剛才那兩個穿紫袍的官員如何啊?”硬生生的把國家最重要的官員選拔搞成鬧劇。楊國忠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竟然還讓人給自立了一塊石碑夸耀自己工作效率高。
楊國忠的私生活更是混亂不堪,楊國忠家跟堂妹虢國夫人家挨著,兩家的豪宅在兩京之中都是最豪華的。倆人更是日夜廝混,一點禮儀也不講。在大庭廣眾之下并排騎馬、旁若無人的嬉笑怒罵,仿佛情侶一般。而且楊國忠跟老婆的關(guān)系也非常微妙,有一次楊國忠到揚州出差,回來的時候老婆正在給剛出生的兒子辦滿月酒,楊國忠掐指一算日子不對啊,楊國忠老婆說:“老公,我太想你了,夢里跟你交合,竟然因此懷孕生下這個兒子。”楊國忠大喜對別人說:“這是我們夫妻互相思念,感情深導(dǎo)致的。”然后大排筵宴以示慶祝。當然這也有可能是后人編排他的段子。
當然楊國忠最為人詬病的是他激化了大唐朝廷和安祿山之間的矛盾,加速促發(fā)安史之亂。楊國忠當上宰相之后立刻就把安祿山當成了眼中釘肉中刺,這也不難理解,那就是同類相斥,至少楊國忠把安祿山當成了同類。兩個人的共同點就是善于拍李隆基的馬屁,而且倆人都以粗俗豪爽自居,李隆基就喜歡這種赤果果、直白的跪舔,以李隆基第一舔狗自居的楊國忠當然不能容忍安祿山的存在。同時安祿山還是李林甫扶起來的標桿,所以楊國忠針對安祿山也不是不可以理解,砍掉前任的標桿才能突出自己上位的合理性。于是楊國忠每天都派人跟李隆基說安祿山要謀反,謊話說多了都有人信,更何況安祿山早就有了謀反的實力,很快李隆基就動搖了,楊國忠跟李隆基說:“安祿山一定會謀反,不信您讓他來長安,他一定不敢來。”但是這次楊國忠失算了,安祿山竟然來長安了,而且一見到李隆基就抱著李隆基大腿痛哭流退,說楊國忠要弄死自己,這招很高明,立刻就把安祿山是否謀反搞成了安祿山和楊國忠爭寵,安祿山順利的離開了長安并星夜逃回范陽,李隆基再怎么叫他去長安他也不離開范陽了,并且瘋狂擴軍時刻準備謀反。
安祿山起兵之后攻勢特別猛,一個月就奪取了洛陽,兵鋒直指潼關(guān),安祿山打的旗號清君側(cè),就是誅殺李隆基身邊的奸臣楊國忠,朝中也有很多人建議殺掉楊國忠。李隆基對于整天在自己面前裝傻充愣的三百斤胖子是完全沒放在眼中,于是跟楊國忠商量讓太子監(jiān)國他本人御駕親征。楊國忠表面上答應(yīng)實則內(nèi)心翻江倒海,回家就跟幾個堂妹商量:“咱們楊家恐怕馬上就要被滿門抄斬了,如今皇上打算讓太子監(jiān)國,太子恐怕會報復(fù)我們楊家,咱們楊家恐怕要被他挨個放血?!庇谑菞罴?guī)讉€姐妹立刻跑去見楊玉環(huán)把楊國忠的話原原本本的說了一遍,楊玉環(huán)趴在地上嘴里咬著土塊去見李隆基,請求李隆基不要御駕親征,李隆基心疼楊玉環(huán),于是御駕親征就不了了之了。
當時哥舒翰守在潼關(guān),讓安祿山叛軍不得入關(guān),同時郭子儀、李光弼在河北反攻叛軍,來瑱等在湖北北部,叛軍一時陷入困境,大唐的環(huán)境輕松了不少。但是外部環(huán)境一旦輕松,內(nèi)部立刻就出問題,哥舒翰跟楊國忠手下發(fā)生沖突,楊國忠就跑到李隆基面前說哥舒翰擁兵自重,有謀反的意圖,還派人去偵擦陜州的崔乾祐,還說崔乾祐兵微將寡,應(yīng)該主動出戰(zhàn)。已經(jīng)長期臥床的哥舒翰被逼著離開潼關(guān)主動進攻叛軍,結(jié)果被崔乾祐打了一個埋伏全軍覆滅。叛軍趁機奪取潼關(guān),并向長安殺來。
安祿山起兵之后,楊國忠把心腹手下都安置在劍南節(jié)度使轄區(qū)的四川各地,給自己留了一條后路。潼關(guān)失守的消息一傳來,楊國忠就建議李隆基往成都撤。李隆基半夜帶著楊貴妃以及楊氏兄妹在陳玄禮的護衛(wèi)下,偷偷打開城門向西逃跑。第二天天亮之后王公貴族們突然發(fā)現(xiàn)原來皇帝跑了,于是他們也帶著家人追上李隆基一行,浩浩蕩蕩十多萬人走上了逃亡之路,而沒有人組織抵御叛軍,大唐的皇帝將長安城的百萬百姓都丟給了叛軍。
當時李隆基一行由于走的匆忙,沒有帶夠糧食,就連李隆基都餓了一上午,多虧當?shù)氐睦相l(xiāng)獻上小麥,王公貴戚們才吃了一頓飽飯,而士兵只能餓著肚子。王公貴族們能帶走家眷,但是禁軍中的普通士兵全家老小可都留在了長安,這樣他們的怒氣值不斷的積累。而且大唐自開國以來就以武力國,唐人多慷慨豪邁勇武之氣,對于不做絲毫抵抗瘋狂逃跑的行為從內(nèi)心就唾棄。第二天走到馬嵬坡的時候他們再也忍不了了,已經(jīng)在私下串聯(lián)要砍死楊國忠回身去跟叛軍拼命了。此時作為禁軍頭領(lǐng)的陳玄禮預(yù)感到此時軍心不可逆,否則自己也不免被亂刀砍死,同時他本人也恨透了楊國忠以及李隆基的逃跑行為,于是主動號召并引導(dǎo)將士沖到楊國忠的大帳,正好看到楊國忠送吐蕃使者,不知道誰喊了一嗓子:“楊國忠跟吐蕃人謀反了,兄弟們砍死這個賣國賊?!庇谑潜妼⑹繘_上去就把楊國忠亂刀砍死,楊國忠的堂妹韓國夫人、虢國夫人也死于亂軍當中。陳玄禮帶著將士們把李隆基的大帳給圍了,當時李隆基嚇壞了趕緊問陳玄禮怎么了,陳玄禮說楊國忠謀反已經(jīng)被將士們砍死了,然后把楊國忠的腦袋遞過來了,李隆基對于政變還是非常有心得的,趕緊讓高力士下旨:“楊國忠謀反,眾將士誅殺國賊立下大功,論功行賞,等到了成都一定兌現(xiàn)?!钡菍⑹總冞€是拎著滴著血的刀不肯離去,李隆基這回是真的害怕了,趕緊問陳玄禮:“愛卿,眾將士還有別的要求嗎?”陳玄禮說:“陛下,楊玉環(huán)不死兄弟們不安心啊,萬一哪天楊玉環(huán)為自己的家人報仇,將士們該怎么辦呢?”李隆基無奈,只能背過臉去,將士們沖上去亂刀將楊玉環(huán)砍成了肉泥。但是唐朝文人非常偏愛李隆基和楊玉環(huán),所以唐朝人在記錄在這段歷史的時候都給了楊玉環(huán)一個體面的死法,有說被勒死,有說吞金而死,甚至白居易還說她是假死,但是以當時的情況最有可能的是被亂刀砍死。
殺掉楊玉環(huán)之后,眾將士這才慢慢散去,陳玄禮趕緊主動向李隆基請罪:“陛下,楊國忠沒有宰相的才能但是整天瞎搞,而且激化了跟安祿山的矛盾造成了這么嚴重的后果,如果不殺掉他咱們大唐內(nèi)部就很難凝聚人心,恐怕災(zāi)禍也會連累到陛下。但是在沒請旨的情況下就做了這件事怎么說都是不對的,請您責罰。”李隆基晚年恣意妄為,但是他絕對不傻,這個時候能保護他的只有陳玄禮了,他說:“是朕的不對,信任了楊國忠這個王八蛋,其實最近朕已經(jīng)意識到這個問題,原本想等到成都將他明正典刑?,F(xiàn)在愛卿們只不過是提前執(zhí)行了朕的旨意,這是有功,朕一定會獎賞的,怎么會處罰你們呢?”馬嵬坡之變這才結(jié)束。但是絕大多數(shù)有血性的禁軍都跟李亨前往靈武去跟叛軍拼命去了,只有少部分人護送李隆基逃亡成都。大唐從此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平叛大業(yè)。
唐朝自立國以來在選擇宰相的時候都慎之又慎,這些宰相人品參差不齊,有圣人當然也有人渣,但是無一例外的是才能都無可指摘,就連李林甫這樣的奸佞小人那也是能力非凡,但是楊國忠絕對是最德不配位的一個,而其后果無疑是災(zāi)難性的。史書中為尊者諱將安史之亂的責任都推到楊國忠的頭上,但是提拔楊國忠這樣一個能力明顯不足的宰相的李隆基應(yīng)該負什么責任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