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5日青海傳統工藝創意設計研發研修班結業典禮暨成果展覽在上海市公共藝術協同創新中心第三空間舉行。
出席的嘉賓有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非遺處副處長聶彩平、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執行院長、上海市公共藝術協同創新中心主任金江波、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副教授、上海市公共藝術協同創新中心副主任陳志剛、上海市公共藝術協同創新中心媒體主管逄繼青以及研修班全體學員、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工作人員及學生助理。
剪紙裝置作品
河湟剪紙手藝人李多菊、指導老師李依蔓
跨界作品《藏·藏》
熱貢唐卡老師扎西尖措、蒙古族皮雕手藝人烏吐那生·達娃、指導老師李依蔓
跨界設計作品《繁花》
青繡傳承人朱二奴、指導老師李依蔓
藝術扇子
民族特色彩繪手藝人那木達力加
大通農民畫
大通農民畫手藝人鮑玉珠
跨界系列作品
烏吐那生·達娃、孟朝格、指導老師李依蔓
毛氈作品
海西蒙古族皮雕、氈繡手藝人孟朝格
跨界作品
熱貢唐卡老師扎西當周、指導老師李依蔓
文創產品-香囊掛件
青海香包制作技藝手藝人崔生花
藏毯
藏毯編織技藝手藝人銀蒙措
文創系列產品
董海秀、沙如拉、王風蓮、馬云華、那木達力加
毛氈作品
蒙古族刺繡手藝人沙如拉
香系列產品
互助土族制香技藝傳承人林旦成扎華、藏香制作技藝手藝人多杰當知
青繡
藏族刺繡傳承人旦正卓瑪
牛角雕刻作品
熱貢牛角雕刻技藝傳承人娘加才讓
服飾作品
藏族服飾傳承人看著尖措、土族服飾傳承人文青花
青海地圖皮雕手工包
烏吐那生·達娃、孟朝格、指導老師李依蔓
掐絲唐卡文創產品
掐絲唐卡手藝人李聯霞
結業典禮現場
典禮由青海傳統工藝創意設計研發研修班班主任李依蔓主持:“在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的指導和關懷下,在我院的精心籌劃和組織下,為期一個月的培訓學習已經圓滿結束。在經過這段時間的實踐學習,我相信在座的很多傳承人老師們從中獲益良多,今天在此隆重地舉行結業典禮,給本次的培訓學習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教師代表陳志剛講話
教師代表陳志剛講話:“從課程的設計到考察實踐,同時結合上海的實際以及我們青海的需求,聯絡了上海的藝術家、設計公司、品牌老字號等等,共同在這個過程中為大家呈現此次培訓班的最主要的特點“創意設計研發。我們希望把自己的專業技能知識,以及相應的社會資源,品牌資源能夠提供給大家,幫助大家“強基礎、拓眼界、增學養”。希望大家以此為契機,在新的理念上,新的征程上,能夠繼續發揮自己非遺手工藝技藝,更好地去傳承我們的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副處長聶彩平講話
聶彩平表示:“感謝上海大學美術院各位領導對研修班的支持,感謝各位老師的辛苦付出。全體學員通過一個月的學習、實踐,拓寬了視野,增長了見識,提升了技藝。青海省開設這個班的目的也是為了進一步推動青海省的傳統工藝的發展,提升各位學員創意研發的水平,不斷推動傳統工藝融入現代生活,培育打造青海省傳統工藝方面的特色品牌,接下來我希望各位學員以此次的研究培訓為新的起點、新的動力,把這一個月的學習內容再吸收、再轉化。希望今后不斷提高傳統工藝的傳承能力,提升大家的技藝水平,為傳統工藝的振興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學員代表烏吐那生·達娃發言
學員代表烏吐那生·達娃發言:“一個月的課程教會我們如何進行跨界融合,提升我們的手藝,讓我們的非遺技藝走入百姓生活。這是一個思考、學習的過程。對我來說,也起到了很大的進步,再次感謝上海大學以及中心的老師們。”
學員代表更藏卓瑪發言
學員代表更藏卓瑪發言:“我們的技藝傳承了祖祖輩輩,但是走出家門來到這樣的高等學府接受現代理念的培訓,與各行各業的手藝人交流溝通,這是以前的老藝人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我們的技藝要傳承和發展,離不開政府部門為我們創作的環境和搭建的平臺。 感謝上海大學的老師們,為我們精心安排豐富又深刻的授課內容,聆聽專業設計師們的講課,參觀那些精美的博物館和文化社區,令我們大開眼界、受益匪淺。培訓班的各位助理對我們的生活和行程安排的妥妥帖帖,付出了很多心思。最后,感謝各位同學,在這里我像各位老師和前輩們學習,和大家交流,增長了見識,開拓了眼界,獲得了知識,建立了友誼,我明白要在技藝傳承發揚的道路上走下去,離不開大家的支持和幫助。”
學員代表銀蒙措發言
學員代表銀蒙措發言:“在此次培訓中,我們學到了什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如何保護非遺知識產權。通過學習基礎課程,提升了自身的創作能力。了解到了如何通過創新的方式,讓非遺更好的適應時代需求。 除此之外,我們還從手工藝人的創業經歷的分享中,總結了一些要點,幫助我們少走一些彎路。作為年輕一代,我們要具備強烈的文化自信,不僅要了解和傳承自己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要積極學習和了解其他民族的非遺文化,促進文化多元化和文化交流。在之后的實際生活中,我會積極推廣和倡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及其現代化價值的發掘。通過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和行動相信非遺的保護與傳承會更加深入和廣泛。”
金江波院長總結講話
金江波做總結致辭:“看到大家的創作成果,已經有了火紅夏天的印記。各位傳承人老師的創作成果正好展示了長江流域歷年來文化多樣性的魅力。上海是國際程度最高的大都市,但是也需要用你們的聰明智慧,用大家的技藝講好我們現代生活的故事。同時期待今后傳承人們把中心作為各位在上海的工作根據地。非遺的傳承與發展一定要堅守初心,將民族的文化多樣性融入生活,以此展現它獨特的現代魅力。傳統文化一定要積極地走入現代生活,積極地在現代社會的環境當中展現它獨特的價值和魅力,才有更好的發展。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面會為青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在青海文化和旅游廳的引領之下,做出別樣的方案。”
全體合影
責任編輯:逄繼青
圖文排版:王小松
文字提供:劉 妍
攝 影:賈文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