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以南,塔里木盆地以北,有一塊美麗的綠洲叫做庫車,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一顆璀璨明珠,熠熠生輝。它還曾有個名字叫做龜茲,是鼎鼎大名的古西域三十六國之一。
在維吾爾語里,龜茲的意思是“胡同”。
很特別吧?一座城市叫做胡同,可這條胡同連接的并不是街巷,而是南疆與北疆、是東西方文化在古絲綢之路上的碰撞與交融。
如今,龜茲早已淹沒在朝代更迭的浪潮之中,只留片片斷壁殘垣。但就在這片土地上,漢唐的輝煌燦爛被永遠銘記。
今天,帶你們?nèi)タ磶燔囈蛔衿娴乃聫R——蘇巴什佛寺。
第一眼看到照片,大家肯定會疑惑,這哪里有什么寺廟,不就是一片廢墟嗎?
沒錯,這就是蘇巴什佛寺,不過是它的遺址,位置就在庫車縣城北20公里處的庫車河東西兩岸的沖積臺地上。
為什么這里會有一座寺廟,又為什么只剩下了遺址?背后有個漫長的故事。
先說蘇巴什佛寺的來源,也叫做昭怙悝大寺。
唐代玄奘口述、辯機編撰的地理史籍《大唐西域記》中曾對龜茲有這樣的描述:“伽藍百余所。僧徒五千余人習學小乘教說一切有部。經(jīng)教律儀取則印度。”
這一段所說,就是龜茲的佛教盛況。
自公元前3世紀,佛教開始從印度本土向外傳播;約公元前1世紀,佛教沿著“北傳佛教”的路線到達西域,之后又基本按“絲綢之路”,自西向東深入西域各地,最后才到達中原地區(qū)。
所以說,龜茲信仰佛教的歷史遠比中原地區(qū)還要悠久。
到了3世紀時,佛教在龜茲已經(jīng)普遍流行。
因為龜茲王也是佛教的擁簇者,王族贊助佛教寺院,甚至自己身入佛門,這讓佛教的發(fā)展愈加興盛。上到王室貴族官僚,下到普通平民百姓,都欣然接受了佛教熏陶。
佛教以其富有哲理的教義,以及別開生面的傳教方式,逐漸在龜茲多元化的宗教中占據(jù)了統(tǒng)治地位。如果身處當時的龜茲王城,你會發(fā)現(xiàn)周圍的人要么是僧侶要么是信徒,城市里一座座廟宇、一尊尊佛像令人目不暇接。
得益于佛教的鼎盛,龜茲在整個西域具有極大的影響力。很多國家的王侯貴族會不惜長途跋涉,來到龜茲削發(fā)出家、研習佛法。
那時的龜茲,成為了整個西域乃至中北亞地區(qū)的佛教中心。
在這樣的背景下,大量寺廟、石窟、佛像建筑在龜茲拔地而起,其中就包括了蘇巴什佛寺。曾是魏晉到唐時期龜茲乃至整個西域的佛教文化中心。至隋唐達到繁盛,僧侶曾多達萬人,香火甚盛。
整個蘇巴什佛寺規(guī)模十分宏大,曾是龜茲的國家寺院,分為東西兩寺,庫車河從中穿流而過。東寺始建于公元3世紀,西寺建于公元5世紀,距離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一千五百多年歷史了。
而且,據(jù)說這里就是《西游記》中的女兒國;讓人喝水懷孕的“子母河”,就是庫車河。
這個傳說挺有意思的,多寫一點吧。
說是在古代,蘇巴什由于水質(zhì)原因,歷代只育女不生男,絕無男丁。當?shù)毓媚锊煌饧蓿獾匦』镏挥腥胭槻拍芙Y(jié)婚,是個完完全全的母系社會。國王、文武官員等掌權(quán)者是女性;宮廷雜役,生產(chǎn)勞動等,屬入贅女婿的職責。
女兒國曾顯赫一時,后因地震引發(fā)山洪,一夜之間國家消亡。
還有一個說法是,蘇巴什佛寺分西寺和東寺兩部分,兩寺僅一河之隔。據(jù)說,以前男人負責修建寺廟,他們先建好了西寺,然后就去建東寺了。誰知一場山洪不期而至,兩寺雖一河之隔卻咫尺天涯。男人們回不來了,所以西寺這邊就成了女兒國。
據(jù)說唐僧當年西行取經(jīng)路過此地,曾在佛寺講經(jīng)頌道兩個月之久。能讓高僧逗留此地講經(jīng)兩個月,可想而知當時蘇巴什佛寺的繁榮程度。
若能一直保存到現(xiàn)在,蘇巴什佛寺定然震撼世人。
可惜,蘇巴什9世紀被戰(zhàn)火摧毀,到了14世紀,伊斯蘭教進入塔里木盆地后,此寺徹底廢棄。又經(jīng)過千余年的風吹雨打以及外國探險隊破壞性的挖掘,佛寺現(xiàn)已面目全非。只有碧藍蒼穹下戈壁之上,殘垣斷壁和佛塔仍顯示出昔日的宏偉和壯觀,叫人無限唏噓。
一眼望過去,若不說這曾是香火鼎盛的佛寺,誰能聯(lián)想得到?
再仔細看看,佛寺遺址以佛塔為中心,四周建有廟宇、洞窟、殿堂、僧房等建筑物,不愧是新疆地區(qū)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寺廟了。其他眾多佛寺,我們只能通過史書來想象它們的風貌了。
遺址里木棧道修得很好,沿棧道走一圈就能看完。
東西兩寺分布在河道東西兩岸的土丘上,河道橫貫其間,確實很壯觀。
稱為河西和河東遺址,主要建筑集中在河西。蒼穹戈壁、滄桑古建,有種從歷史中走出來的凝重感。
蘇巴什佛寺到底有多大呢?從遺址便可見一斑。
僅河西遺址就長達685米,寬170米,3座土坯塔矗立其中。
塔北面和南面都能看到大大小小的佛洞環(huán)繞,這是當時的僧人坐禪所用。
蘇巴什古城曾出土過銅、鐵、陶、木器及壁畫、泥塑像、舍利、寫有古民族文字的木簡及殘紙。
其中佛塔北側(cè)還出土了一具因難產(chǎn)而死的年輕女性骷髏,現(xiàn)存放于庫車王府。女尸是何身份,為何能葬于佛塔,至今沒有定論。
專家推測,女子應該是龜茲的王妃或者公主,因難產(chǎn)而死,又因虔誠向佛而被葬在佛塔里。推測或真或假,龜茲對佛教的炙熱信仰卻是留在了歷史煙塵之中。
1996年,蘇巴什佛寺遺址被中國國務(wù)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6月,遺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
而今再看遺址,太多說不清的情緒。有向往、有艷羨、有可惜。
對岸東寺小一些,南北長535米,東西寬146米,亦有3塔身在其中。最北一塔聳立于山腰,可以俯瞰全寺遺址。可惜目前東寺不開放,只能遠觀。
雖然小,仍然讓人心生聯(lián)想,想看看那個佛香繚繞、僧徒云集的盛景。那是屬于我們的驕傲、屬于整個華夏的驕傲。
在干旱的環(huán)境里,大漠戈壁的風沙吹拂了千年,將佛寺建筑吹得只剩下本真。和獨庫公路相比,這里過分冷清,靜謐得仿佛天地間只剩下自己的心跳聲。
人站在佛寺面前,顯得那么渺小,于是越加虔誠,不敢高聲喧嘩。我想,這也是佛法的意義所在吧。
古龜茲對佛教的崇信,絲毫不亞于歷史上任何一個以崇佛而著稱的國家。
它對佛教發(fā)展所做出的貢獻、以及留給后世的寶藏,也是濃重一筆。有人說,龜茲是一個足以媲美敦煌的佛教圣地。
看過蘇巴什佛寺,所有人都會相信。
旅游攻略
tips:
1、只能沿著木棧道走,不可以走土路,更不能攀爬遺跡
2、注意防曬,沒有任何遮陰的地方,建議一早一晚來,沒那么曬,光線也更好
地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阿克蘇地區(qū)庫車縣城北23公里處的庫車河龍口兩岸山梁
門票:25元
開放時間:10:00-19:00
我是琰棱
帶著有趣的靈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攝影|寫作|分享
青云計劃月度優(yōu)質(zhì)賬號、百家榜創(chuàng)作者、CFP/攜程簽約攝影師、知名旅游博主、優(yōu)質(zhì)旅游領(lǐng)域創(chuàng)作者、微博簽約自媒體、微博旅行視頻博主。
新浪微博:@琰棱 https://weibo.com/u/1797944415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