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開篇就說道“兵者,國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全民國防教育,鞏固軍政軍民團結,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凝聚強大理論。”國防教育目的是拓寬民眾國防知識,提升國防意識,增強國家安全觀,而國防教育的核心是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核心力量、精神基因,愛國主義在我們國家抗戰、解放戰爭、改革開放乃至現在建設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不同的歷史時期,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來,全球形勢發生了深刻的調整,特別是中國與西方大國( 如美國、英國、加拿大等) 之間的關系面臨著重大變化,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同時,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將繼續推進,部分西方的價值標準、意識形態、社會文化和生活方式也在不斷滲透,這樣就潛移默化的削弱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這些都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影響因素。因此,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有利于教育引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民族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做為一名軍事愛好者,近期閱讀了遠東出版社出版,上海市國防教育協會主編的軍界瞭望叢書。叢書共有三本,分別是《現代軍事人物》、《現代經典戰例》和《現代經典兵器》。
《現代軍事人物》一書介紹了58位軍事人物,涉及俄羅斯、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等國,他們中有國防部長、總參謀長、軍兵種司令、軍師級指揮官
書中介紹的許多人物不僅是軍事家,同時還是重要的政治家等,有的主要貢獻在軍事方面,也有的是在政治方面或思想方面。如何處理好人物自身存在著的這些關系,是研究軍事人物過程中必須解決的問題。該書的編著者,沒有被復雜的歷史現象所牽絆,而是緊緊抓住軍事人物的核心內容,把主要筆墨放在論述傳主的軍事活動和軍事思想上,而對其他與軍事活動無關的活動則從簡從略,從而使一個個傳主以其在現代軍事史上獨特的貢獻栩栩如生地出現在讀者面前。
通過這本書,不僅僅了解了這些人物的軍事活動,更可以對一些主要軍事強國的建軍思想、組織編制等有個基本的了解。
《現代經典戰例》一書,選取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到冷戰后的48個戰例,作戰類型有陸戰、登陸戰、海戰、海空戰、空戰、空降戰、游擊戰、特種作戰等。
綜觀全書,其優長在于
結構合理、新穎,突出本書主題思想。從結構的安排上看,編者是費了一番苦心的。編者選取了二戰25個戰例,突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現代戰爭的開端的思想。因為在現代戰爭中,海、空戰的地位越來越突出。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各種作戰形式,尤其是海、空戰,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意義非常重大。
書中所選戰例各不相同,時間上覆蓋了全過程,空間上,它們涉及亞洲、歐洲、非洲等廣大地區。內容豐富,取材講究。既反映了各次戰爭的全貌,又有側重點。可見編者在這方面下了功夫,作了精心安排,獨具匠心。
有述有評,評論和分析客觀、全面,有一定的深度。我們研究歷史不僅僅是為了闡述這段歷史,更重要的是在于向人們提供歷史的經驗和教訓,以求從中得到啟迪,達到以“史為鑒”的目的。在眾多涉及二戰戰例的書中,都是敘述其經過、描繪其全景。但本書不是簡單地交代各次戰役的過程,而是注意挖掘戰役及其不同階段的不同特點,探討戰前背景、情報工作、作戰準備、戰略戰術的運用,對其在當時所產生的影響、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以及對后人的啟示,進行實事求是的評論和分析。
本書在介紹和評析戰例上有如下特點
-評析大多是從雙方角度進行,分析勝利一方的經驗和失敗一方的教訓,如此的評析是客觀公正和全面的。比如評價麥茲之戰,“令美軍意識到,對一個設防良好、兵力充足的要塞展開進攻是非常困難的事,而且這種戰斗對后勤的依賴程度程度比其他類型戰斗都要高”,“讓德軍意識到千方百計去消除盟軍空中優勢,可以選擇惡劣天氣下實施作戰”。
-戰役戰術角度的評析也較全面,涉及情報、戰役計劃、兵力部署、作戰方式、技術與武器以及作戰思想和作戰理論等諸多方面。介紹和評析時抓住組織實施戰役的要點,既有戰役本身,又有戰役以外的東西,如武器裝備、作戰思想、作戰理論等。例如在評析姆岑斯克之戰時指出“步兵防守一線,再由二線坦克反突擊”的防御戰術,此后為蘇德兩軍廣泛應用。
-語言豐富,文筆流暢。不少地方運用文學筆法狀物繪景寫人,烘托戰役背景,用不少回憶錄材料穿插其中,對一些重要人物生平簡介,情節生動有趣,可讀性強,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賞,絕非粗制濫造之流。寫作方式也不拘一格,評析或在敘述之前,或在敘述之后,或融于敘述之中。
當然,本書也存在一些不足。或許受目前市場導向的影響,書中敘述較多,評析較少,尤其是戰例的分析顯得單薄了些。另外,作為介紹和評析戰例的著作,如能附上地圖,則更有價值。
《現代經典兵器》介紹了各國兵器,有輕武器、火炮、坦克裝甲車輛、艦艇、飛機、導彈等,涉及主要軍事強國。在武器介紹方面圖文并茂,側重于武器發展歷史、作戰使用和性能介紹,同時做出客觀評論。
例如介紹溫壓彈花費不少筆墨介紹蘇聯和美國使用這類武器的戰例,介紹車臣戰爭俄軍多次使用。1966年在越南戰爭期間美軍就使用了名為BLU-82云爆彈,而且專門花費筆墨列舉美軍在阿富汗戰爭的使用戰例。
例如介紹伊朗雷神-M1防空導彈時既介紹了它的優點(諸如多目標交戰能力、雷達抗干擾強、低空攔截性能佳等),也指出存在的問題(伊朗缺少全面可靠情報支援、缺少中遠程區域防控系統掩護等)
當然不足的方面也是存在
-章節編排上 導彈魚雷章節中可以將后面介紹的2款魚雷并入軍艦章節,而將這個章節名稱改為海軍艦艇與武器。導彈魚雷章節直接就用導彈這個名稱,這樣火炮章節中關于俄舞會岸防導彈系統介紹可以并入其中。航空航天章節并沒有航天方面武器介紹,應該用航空為妥
-內容方面的不足在于缺少國產武器以及戰略武器的介紹
綜上所述,這套叢書瑕不掩瑜,值得一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