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瑱(lái tiàn)是典型的官二代,而不是隋唐時期比較常見的官N代,他老爹來曜是草根出身,從一個小兵開始做起,靠著砍人的手藝一路升到將軍,公元730年,拜鴻臚卿、同正員、安西副都護,持節磧西節度使,后為右領軍大將軍、內五十坊等使,曾率軍討伐十姓蘇祿,名著西陲。后任右領軍大將軍、仗內五坊使等,最終病逝于官任上。
來瑱由于是官二代,從小接受了比較系統的教育,頗涉書傳,為人注重名譽操守,慷慨豪邁,頗有作一番事業的豪情。公元742年跟隨父親來曜到安西四鎮當官出仕,公元752年來瑱升任左贊善大夫、殿中侍御史,伊西北庭行軍司馬。當時唐玄宗李隆基要求朝廷大臣每人推薦一個聰明有謀略且性格果決而且敢于承擔責任可以當領導的人做高級儲備干部,左拾遺張鎬推薦了來瑱,說他有縱橫外交才能并且做事果決擅長決策,能夠承擔抵御外敵的重任。朝廷經過考察覺得來瑱是個人才,于是任命他為潁川太守 、招討使。恰好此時他母親過世,于是回家丁憂服喪,服喪期間他的行為規范符合古人對于孝子的要求而聞名天下。
公元755年,安祿山起兵謀反,由于內地各郡享受了五十年的太平盛世,各地郡守都不懂軍事,于是朝廷啟用了一批賦閑在家有戰斗經驗的大臣,其中就包括郭子儀、李光弼以及來瑱。來瑱被任命為潁川太守。叛軍進攻潁川,當時潁川城內存糧很多,來瑱到任之后立刻修繕城防,準備城防器械。叛軍攻城時來瑱一直都在城頭指揮防守并親自彎弓射殺叛軍,他射術高超百發百中,打的叛軍灰頭土臉。叛軍于是派出降將畢思琛到城下招降來瑱,畢思琛是來瑱老爹來曜舊部,畢思琛在城下苦求來瑱,來瑱根本就不理他。來瑱前后多次擊退叛軍,阻擋叛軍南下湖北,為大唐保留了重要的經濟命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叛軍多次進攻來瑱都打不贏他,于是其給取了“來嚼鐵”的外號。當時魯炅在葉縣戰敗,退守南陽。朝廷調來瑱擔任南陽太守,兼任御史中丞,山南東道節度、防御、處置等使以取代魯炅。不久,嗣虢王李王巨擔任御史大夫、河南節度使,于是上奏朝廷說魯炅正在堅守南陽,就恢復來瑱的舊有官職。叛軍圍攻南陽數月,很是急迫,來瑱和襄陽節度使魏仲犀合軍援救南陽。唐軍由于作戰不勝,軍心動搖。鑒于這種被動的情況,來瑱親自安撫訓練士兵,讓部下軍容嚴整,叛軍都不敢招惹來瑱,于是朝廷很快就升他為淮南西道節度使。
至德元年(756年)十二月,永王李璘謀反,來瑱與淮南節度使高適、江東節度使韋陟在安陸會合,結盟誓師討伐李璘。至德二年(757年)十月,叛軍將領田承嗣在潁川圍攻來瑱。叛軍敗退后,唐肅宗李亨下詔任命來瑱為河南節度使。 不久,朝廷軍隊收復長安和洛陽,來瑱因功授任開府儀同三司,兼任御史大夫,封爵穎國公,食邑兩百戶 ,其余官職如故。十一月,來瑱與張鎬、魯炅、吳王李祗、李嗣業、李奐攻打河南、河東道的郡縣,全部收復。只有叛將能元皓占據北海,高秀巖占據大同,還未克復。
安史之亂第一階段結束。公元758年,來瑱受征召入朝,擔任殿中監。
公元759年,朝廷準備派來瑱前往空虛的河西,出任涼州刺史,充實西部防線。但是還沒等他上任,九節度使圍攻鄴城被史思明擊敗的消息就傳過來了。朝廷立刻設置了兩道防線,郭子儀在洛陽、河陽組織第一道防線,來瑱出任陜州刺史,陜州、虢等州節度節度使,在潼關到陜州構建第二道防線,抵御來勢洶洶的史思明。結果史思明的十幾萬大軍被李光弼拖在河陽動彈不得,朝廷的神經才稍微放松了一些。公元760年,襄州將領張維瑾、曹玠率眾作亂,殺死襄州刺史史翙。朝廷趕緊任命來瑱為襄州刺史前往襄州平叛,并兼任山南東道襄、鄧、均、房、金、商、隨、郢、復十州節度觀察處置使。來瑱到任之后張維瑾等人趕緊出城投降,襄州很快就穩定下來。來瑱到任之后整軍備戰安撫百姓,得到士人百姓的普遍擁護。公元761年,來瑱在魯山打敗叛軍史思明余部,俘虜叛軍首領,接著在汝州作戰,繳獲馬、牛、駱駝。兩次戰斗,共殺死叛軍上萬名士兵。
公元762年,隨著史思明被殺史朝義上位之后,叛軍實力大損,朝廷終于可以松一口氣了,于是調來瑱入朝,但是來瑱覺得在襄州當土皇帝更爽,他表面遵守朝廷詔令向長安出發,但是暗中命令手下文武官員上書朝廷請求來瑱留任襄州,這招果然有用,朝廷立刻同意來瑱留任,剛走到鄧州的來瑱就樂滋滋的返回襄州。但是來瑱的鄰居呂諲、王仲昇對來瑱非常不爽,他們勾結太監經常攻擊來瑱,結果李亨對來瑱特別的厭惡,但是鑒于此時朝廷需要來瑱鎮守襄州只能捏鼻子容忍。不久又調任來瑱到鄧州當刺史,分管山南東道襄、鄧、唐、復、郢、隨等六州節度。不久淮西節度使王仲昇被圍,來瑱氣憤于王仲昇曾經告自己的黑狀,救援的就非常不積極,等來瑱出兵王仲昇已經俘虜。來瑱的行軍司馬裴奰謀圖奪取來瑱的位置,多次秘密上表唐肅宗,說來瑱有勇有謀,恐怕日后難以節制,如果現在馬上動手,可以一舉將他擒獲,請求讓他率軍襲取襄陽。皇帝李亨的騷操作開始了,他竟然調任來瑱為檢校戶部尚書,兼任御史大夫、安州刺史,淮西、河南十五州(一作十六州)節度、觀察使,暗中卻給裴奰下秘旨讓他干掉來瑱,并許諾他成功后讓他取代來瑱的職位。
同年四月,李豫登基后立刻調任來瑱為淮西節度使,來瑱知道朝廷這是要搞自己,于是一面上書:“淮西沒有糧食,請等到收麥后再動身前往。”同時指使部下上書朝廷挽留自己,此時的李豫還不敢激怒來瑱,只能默認了來瑱在襄州。六月,李豫直接下密詔給裴奰,讓他搞死來瑱。裴奰率領部下二千人(一作五千人)從均州乘船沿漢江而下。到黃昏時分,哨兵報告來瑱,來瑱和眾將領商議,副將薛南陽說:“您奉詔命留任,而裴奰率兵強行取代,這是師出無名。他的智謀勇敢都不是您的對手,而且軍心不向著他。他如乘我不備,放火夜晚進攻,確實使人擔憂。如果等到天亮,就一定能打敗他。”六月二十一日,裴奰率軍在谷水北岸布陣。來瑱率軍迎戰,詢問裴奰率軍前來的原因,裴奰回答說:“你不接受朝廷的命令,所以我前來討伐。如果你接受取代的命令,我自當解甲而歸。”來瑱說:“我已經承蒙皇上的恩典,再次留下來鎮守襄陽,還有什么要接受替代的呢?”說罷便取出唐代宗的敕令以及告身給裴奰看,裴奰部下士卒都說:“這是假的,我們老遠來討伐罪人,難道空手回去嗎?”就爭著用箭射過來,來瑱跑到大旗下。薛南陽說:“請您堅守不動。”就率領三百名騎兵作為奇兵,沿著南山,從對方陣后殺出夾攻,將裴奰打得大敗,幾乎把裴奰的軍隊消滅殆盡,裴奰自己脫身逃跑。來瑱軍隊追擊,在申口追上裴奰,將他抓獲,押送京師。唐代宗判其流放費州,后在藍田舊驛站賜死。
這個時候朝廷再次征召來瑱入朝,而此時李光弼非常堅挺的支持朝廷一方,來瑱非常擔心自己如果敢于抗命會惹來李光弼的討伐,于是乖乖的入朝謝罪。李豫表面上對來瑱很寵信,封他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依前山南東道節度、觀察等使,代左仆射裴冕充山陵使。結果沒幾天太監程元振彈劾來瑱不恭順,王仲昇也從敵營回來了,舉報說自己被敵人俘虜都是來瑱跟敵人合謀所致。李豫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令剝奪了來瑱所有的官職然后賜死并沒收他的家產。來瑱死后,府中門客都離開,他的尸體被埋在土坎中,校書郎殷亮獨自后到,到他尸體邊哭,給他準備棺材衣服安葬他。
但是李豫絕對想不到殺死來瑱的后果有多嚴重。天下軍頭們聽說為朝廷擋住叛軍南下江漢的來瑱竟然無緣無故的被殺之后,他們無不側目,就連一直忠心耿耿的李光弼從此也再也不信朝廷的鬼話了,讓他在轄區周圍打仗沒問題,想讓他遠離轄區想都不要想。為大唐奉獻了四十六個族人三個女兒的仆固懷恩聽說自己被冤枉了都不敢到長安接受審判,因為朝廷可能非常有可能直接就把自己咔嚓了,于是舉兵反叛。天下的節度使們從此之后躲在自己的轄區瘋狂擴軍,非必要絕不離開自己的轄區,長安更是絕對不去的。這種直接造成了大唐失去了收天下兵權到中央的機會,也直接造成了大唐中后期的節度使軍閥化形成。雖然后來大唐對郭子儀等做出彌補,稍微減輕了這種影響,但是沒有根本性的改變。
《舊唐書》中對來瑱的評價是“瑱善軍政,得士心,庶幾干城御侮者哉!始固名位,為裴奰巧言;終歸朝廷,遭元振誣構。賜死之辜匪辨,用刑之道不明。致舊將立祠,門吏偷葬,出將入相,一至于斯,惜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