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疫苗接種是疾病初級預防的主要手段,我們一生,從新生期到兒童期,從青少年到老年各個年齡段都受到疫苗的保護。而如何進一步提高公眾接種意識,促進疫苗普及,以挽救更多殘疾或生命?作為公眾獲取疫苗信息的最主要來源,媒體在正確引導公眾疫苗認知及決策上,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但另一方面,很多媒體從業者在疫苗話題上卻存在專業“知溝”。疫苗從研發到接種經歷了哪些環節?疫苗的安全性如何保證?為什么會出現疫苗猶豫?不同健康狀態的人群有哪些接種推薦?兒童預防接種如何優化?隨著我國人口結構的變化,預防接種如何助力健康老齡化戰略?都是媒體在構建報道框架前亟待厘清的疑問。
為應對這一挑戰,日前,北京大學《疫苗與預防接種媒體報道在線課程》在華文幕課平臺、北京大學媒體資源服務平臺上線。本次課程由北京大學社會化媒體研究中心策劃出品,葛蘭素史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GSK)提供公益支持,旨在系統提供疫苗與預防接種報道所需的基礎知識和信息,助力對疫苗與預防接種相關媒體內容生產與傳播感興趣的機構和個人的成長,幫助健康傳播者提升在該議題上的報道水平,并進一步提升公眾對疫苗的認識,降低疫苗猶豫,構筑健康屏障,為全生命周期的免疫預防落實營造良好的輿論生態,促進疫苗與免疫接種傳播事業進步,為健康中國目標的實現添磚加瓦。
本次課程邀請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高級顧問Lance E. Rodewald、浙江中醫藥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傅傳喜、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陸一涵、北京協和醫院老年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朱鳴雷、上海市疾控中心免疫規劃所疫苗臨床試驗和上市后評價科主任郭翔、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副教授王秀麗等疫苗接種領域專家及健康傳播專家出任顧問講師,他們結合各自專長對疫苗報道所需的專業知識以及媒體操作方法等內容進行講解。
課程共分為6個課時,其中第一課時至第五課時主要介紹以普通大眾為對象的新聞報道、宣傳溝通中所需的疫苗報道基礎概念,包括疫苗與免疫、疫苗猶豫等基礎知識介紹,兒童、老年人、特殊健康狀態等不同人群的免疫接種進展、挑戰及建議。第六課時則重點梳理了疫苗相關數據庫、工具以及一些具體的信息收集、采訪、撰稿建議等,以期為新聞工作開展提供操作上的幫助。
課程目前已在華文慕課平臺、北京大學媒體資源服務平臺同步上線。同時,華文慕課平臺也為會完成課程學習及課后作業的學員提供學習證書。
課程證書示意圖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高級顧問Lance E. Rodewald
講授疫苗與免疫簡介
浙江中醫藥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傅傳喜講授疫苗猶豫
北京協和醫院老年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朱鳴雷
講授老年人疫苗可預防疾病及其危害
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副教授王秀麗
講授疫苗報道的價值與挑戰
課程亮點
1. 初步了解疫苗與免疫接種的基本公共衛生知識
2. 系統掌握疫苗猶豫的成因、歷史以及所產生的危害
3. 了解兒童、老年人、特殊健康狀態人群特征、疫苗接種進展,了解全生命周期疫苗保護的重要性
4. 掌握媒體報道疫苗接種的策略及報道方法
還等什么?開來開啟你的學習之旅吧!
華文慕課平臺課程鏈接:
http://www.chinesemooc.org/mooc/5062
北大媒體服務平臺課程鏈接:
https://resource.pku.edu.cn/index.php?r=course/detail&id=491
網站 | www.csmrpku.com
微博 | @北京大學社會化媒體研究中心
轉載、投稿、合作等,聯系微信號 | 13623315168
都看到這里了
還不點一下“在看”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