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醫學人物周刊】原創,如需轉載請添加文末微信。
全文2291字,閱讀時長約6分鐘。
7.28
世界肝炎日
▲《不止不休》電影截圖
國內首部反映“乙肝歧視”的電影《不止不休》歷經一波三折終于上映,我在豆瓣的標記也從“想看”變為“已看”。黃金時代的紙媒、“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記者、體察弱者反歧視的良心......透過影片讓我看到了沉寂已久的新聞理想。
作者 | 人物君
影片主人公韓東是一名懷揣新聞理想的實習記者,在經歷過礦難報道的磨煉后,他無意中又發現了游走在法律邊緣的灰色產業——乙肝代檢。
揭露,還是不揭露,讓記者韓東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作為一名記者,曝光違法事件理所當然。然而,在乙肝被公眾避而不談、諱莫如深的2003年,揭露乙肝代檢就意味著成千上萬的乙肝群體會失去正常工作、生活的權利。
“理性”和“感性”展開了一場持久的拉鋸戰。最終,記者韓東冒著被辭退的風險,撤掉準備發出的曝光“乙肝代檢”的文章,重新以筆為矛,寫下了長篇文章《一億人的反歧視主張》,為上億被歧視的乙肝病毒感染者發聲。在新聞工作者的努力下,乙肝歧視得到了廣泛的社會關注。
▲《不止不休》電影截圖
黃金時代已過,凜冬正呼嘯而來。在人人都是“記者”的自媒體時代,作為新聞行業工作者,更需要重燃新聞理想,為不公現象奔走、為弱勢群體發聲,讓真相顯現、虛偽暴露,詮釋“新聞的意義”。
恰逢今天是第13個“世界肝炎日”,希望借助這個重要的節日,讓全社會積極行動起來,加強肝炎認知,反對肝炎歧視。
未知帶來恐懼
正如電影所示,在很長一段時間,社會上對健康的乙肝病毒攜帶者存在著歧視,其中以就業歧視最為嚴重。
“我大學畢業,面試的時候用人單位都說我是人才,一體檢完就沒信了。考了三年的研究生,分數線過了,也不要我。我盡力了,可是盡力有用嗎?”這段臺詞出自《不止不休》,影片中的大學生張博因為是乙肝病毒攜帶者,在求職、求學路上屢屢碰壁。
藝術是現實的映射。
2003年6月,蕪湖市青年張先著通過公務員考試,然而在體檢時被診斷為攜帶乙肝病毒,不予錄取。對此,張先著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這是國內知名的首例“乙肝歧視訴訟案”。
此案之后,為加強對乙肝病毒攜帶者群體正當權益的保護,國家有關部門規定企業在就業體檢中不得采取任何形式要求求職者接受乙肝項目檢測。
無知產生恐懼,恐懼催生歧視。
大眾對于乙肝的誤解和傳播途徑的錯誤認知,是導致“乙肝歧視”的重要原因。“一起吃飯會被感染的”“不能和乙肝患者親密接觸”,此類妖魔化乙肝的論調在早年間不絕于耳,一道名為“歧視”的鴻溝由此建立,將乙肝群體隔離在正常的生活、工作、學習之外。
乙肝陰云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嚴重肝臟感染,是我國曾經最為盛行的傳染病之一。
根據1992年的全國乙肝血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攜帶率高達9.75%,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病毒攜帶率在8%以上就屬于乙肝高流行。當時,我國乙肝病毒感染者高達1.2億,十人之中就有一位乙肝病毒攜帶者,也因此被冠上“乙肝大國”的帽子。
是什么讓如此多的國人感染上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傳播的三大途徑分別是血液、母嬰和性接觸。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國醫療水平還比較落后,共用注射針頭的現象普遍存在,由此造成乙型肝炎病毒大爆發。
1989年,美國默沙東公司提供捐助性質的援助,以700多萬美元低價將重組乙肝疫苗生產技術轉讓給中國公司,并派技術人員來中國指導,使得無數中國新生兒能夠接種上乙肝疫苗,中國乙肝病毒蔓延的趨勢也因此逐步得到扭轉。目前,我國5歲以下兒童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降至1%以下。
全國乙肝病毒感染者從1992年時的1.2億,到2006年時的9600萬,二在最新一次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現有乙肝病毒攜帶者已降至7500萬左右。
而當病毒擴散的趨勢被遏制,民眾對于乙肝的誤解卻很多時候還未扭轉,大眾對于乙肝的恐慌情緒肆意蔓延,導致在過去幾十年間,中國一直處于乙肝陰影的籠罩之下,成為一代人揮之不去的夢魘,乙肝群體也飽受歧視。
反歧視主張
電影中記者韓東的那篇《一億人的反歧視主張》,引起了廣泛關注。政府相繼出臺保護乙肝感染者的相關政策,上億名乙肝感染者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
2005年,國家人事部、衛生部推出《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試行)》,正式取消對乙肝攜帶者的限制。
2007年,《就業促進法》第一次明確規定,用人單位招用人員,不得以是傳染病病原攜帶者為由拒絕錄用。
2010年,人社部、教育部、衛生部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入學和就業體檢項目維護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入學和就業權利的通知》,就取消入學、就業體檢乙肝檢測項目,尊重乙肝病毒攜帶者隱私。
政策法規的完善,使得“反乙肝歧視”有了制度保障。
數十年來籠罩在中國大地上的乙肝病毒陰影逐漸消除,人們不再“談乙肝色變”。但“乙肝歧視”真的完全消失了嗎?其實并沒有。
盡管相關法律條令明確禁止,但“乙肝歧視”仍舊隔三差五出現,給乙肝人群的正常生活帶來困擾。
今年6月,“上海高院”公眾號發布的一個案例,一位求職者在收到某公司的錄用通知后,在入職體檢時被要求單獨做乙肝五項檢驗,結果因為檢驗報告顯示其乙肝表面抗原陽性(俗稱“小三陽”),而被該公司取消錄用。該求職者遂將該公司告上了法庭,法院經審理后認為,公司的行為不僅違反了相關行政法規的禁止性規定,也侵害了平等就業權。
有些由來已久的偏見,太過根深,以至于短時間內很難徹底改變,“反乙肝歧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不止不休》電影截圖
想要真正告別這種歧視,仍需社會每個人的努力。
正如電影最后,韓東說:
在這個世上發生的事,有哪件是跟我們一點關系都沒有的呢?
責編 | 念 知
校對 | 趙 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