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對于消費者來說,一輛車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自然這也是我們作為消費者去選擇一輛愛車的關鍵指標。現在在新能源車上,由于電池的加入,對于車輛的整體還是有一定影響的,所以各家都在架構上面發力。其中比亞迪的CTB電池底盤一體化技術在其中就是一個非常領先而且可靠的技術。
最近,國內汽車安全類測試欄目TOP Safety為驗證CTB技術對電動車安全性的意義,選擇了比亞迪海豹進行了一次新能源汽車雙面側柱碰試驗。
TOP Safety的這次試驗,通過模擬真實嚴苛的場景,來測試新能源汽車疊加兩次側柱碰后整車的被動安全性以及電池安全性。在這次試驗中,使用同一臺比亞迪海豹,第一次碰撞試驗,整車以32km/h的速度和75°的角度,撞擊254mm鋼性柱,隨后同一臺車進行疊加第二次碰撞試驗,以副駕駛后排撞擊點進行側柱碰試驗、兩次側柱碰后的電池包復用試驗,順利通過了挑戰。表現非常優秀。
由于海豹搭載了CTB電池底盤一體化技術,所以在試驗里,比亞迪海豹整車結構最大變形量183mm,相比傳統燃油車平均300mm左右的變形量,搭載CTB技術的海豹最大變形量減小了120mm左右。表明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很好地提升整車結構強度,確保從前到后各個撞擊位置的結構安全,由此可以看出,比亞迪在安全性方面做的是非常出色的。并且在乘員保護方面,也全部取得了滿分,這個也是我最關心的地方,因為這個很好說明了,海豹可以很好地保護在車里乘客的安全。
在最關鍵的電池安全部分,兩次碰撞后的海豹電池包僅在邊框產生輕微變形,帶電部分無損傷,電池包主體結構基本沒有變形,電池包沒有出現漏液、起火,整體結構穩定,并且在 高壓系統電壓在碰撞后的820毫秒內,迅速下降至安全電壓區間內,有效保證駕乘人員生命安全。并且TOP Safety將參與了兩次側柱碰的電池包拆下裝入另一輛車后依舊可以正常啟動、行駛。
比亞迪海豹上搭載的e平臺3.0, 是比亞迪歷時5年,耗資百億推出了純電整車架構平臺化的純電專屬平臺,基于高階智能輔助駕駛、優化資源綜合利用效率、提升整車安全的開發邏輯,e平臺3.0從底盤層、高壓層、低壓層、車身層,全面整車架構開發,突破了電動車的性能短板。
并且海豹上搭載了眾多比亞迪的先進科技,包括上面所說的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刀片電池,用上了前雙叉臂和后五連桿獨立懸架,堆料相當扎實,特別是前段時間,日經BP也對比亞迪海豹進行了拆解,還出了書高價售出,其中對于海豹的評價也是相當不錯。
比亞迪是e3.0平臺的集大成之作,性能、操控、安全、以及相當扎實的用料,海豹絕對是現在高品質出行的不二之選。因為無論外觀還是內在,海豹都處處兼顧,不僅僅在同價位表現優秀,甚至有可以越級的表現。同樣,也期待比亞迪后面可以帶來更多更好的技術,更加優秀的產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