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和上海市公共藝術協同創新中心共同承辦的青海傳統工藝創意設計研發研修班于2023年6月26日至7月25日期間進行教學活動。旨在進一步幫助傳承人“強基礎、拓眼界、增學養”,提高文化自信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促進非遺在秉承傳統、不失其本的基礎上,更加全面地融入當代人的生活,讓非遺在千家萬戶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傳承。為進一步提升青海省非遺保護工作,培養非遺傳承人群的創意設計研發能力和綜合能力。
研修班學員創作風采
本次青海傳統工藝創意設計研發研修班的學員涉及到青繡、河湟剪紙、藏族織毯技藝、熱貢牛角雕刻技藝、曲可阿達藏糖制作技藝、胭脂制作技藝、藏香制作技藝等多種青海特色非遺技藝。
研修班學員風采
走出去
學進來
研修班為傳承人學員們安排多次考察參觀活動,依托上海大都市的優勢,開拓學員們的眼界。學員們參觀了上海灘商廈輔料市場和十六鋪面料市場、上海瑾璽印刷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界龍包裝印刷公司及上生新所,還前往了設計師工作室與設計師面對面交流,為大家今后的創作打開了思路,積累了素材,提高了創新設計思維和創新能力。
在班主任李依蔓老師的帶領下,學員們前往了上海灘商廈輔料市場和十六鋪面料市場進行調研。學員們在琳瑯滿目的輔料和面料中精挑細選,在最后的作品展中,將會看到這些材料以全新的面貌展現在我們面前。
上海灘商廈輔料市場調研現場
十六鋪面料市場調研合影留念
為了加強傳統工藝的創新,開拓研修班學員們的思維,學員們還集體前往了上海瑾璽印刷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界龍包裝印刷公司進行參觀考察調研。學員們積極地向負責人提出自己的困惑和想法,公司也慷慨地傳授了自己的經驗和心得。學員們會在最后的綜合創作中把負責人們身上學到的有關傳統工藝的創意設計運用進去。
上海瑾璽印刷科技有限公司交流現場
上海界龍包裝印刷公司交流現場
研修班前往上生新所對城市手工藝發展進行調研。上生新所將傳統手工藝和現代城市融為了一體,是傳統文化愛好者的圣地。在上生新所,學員們見到了傳統工藝品與現代科技的結合,得到了與現代生活美學相融合的更多靈感。
上生新所考察調研
研修班學員在皮具、工業設計師施軍燕工作室和竹矣軒設計師工作室學習與交流,工作室陳列的各式文創產品為大家今后的綜合創作打開了思路,各位設計師就文創的感受與心得,產品的研發,工序的把握,成本的控制和手藝的推廣都給出了專業的建議。
工作室交流學習現場
工作室合影留念
激發創新活力
當前,跨界融合的“非遺+”成為非遺傳承創新的重要表征。學員們在外出考察時了解認識了平時難以接觸到的工作室設計師和工廠負責人并進行交流,他們用豐富的專業儲備,與研修班的學員進行交流合作,將現代化的思考方式融入到傳統非遺技藝中。增強青海傳統工藝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學員們非常珍惜這些來之不易的機會,在這些不同領域的設計師的點撥和提議下,他們的傳統手工藝品將以全新的形式和全新的表達,展現傳統技藝的日新月異的時代氣息以及多元魅力。
研修班學員交流合作現場
一個月的時間,在青海傳統工藝創意設計研發研修班中,傳承人們也在不斷思考如何將傳統工藝創意設計,開發出更多有特色、走進當代生活的非遺產品。通過多地考察以及跨界交流,學員們更加直觀全面地了解了不同區域對于傳統文化、傳統手工藝的發展創新的影響。在非遺傳承和創新的道路上,設計的轉化力表現為功能應用上的轉化、審美風格上的轉化、材料工藝上的轉化等,最終使當代文化與傳統文化得到有機鏈接,才能創造出豐富多元、與時俱進的文創產品。
研修班學員合影留念
責任編輯:逄繼青
圖文排版:譚 意
文字編輯:劉 妍?
攝 影:朱 曄
賈文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