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對發達國家(DevelopedCountry)的定義,又稱已開發國家和先進國家。是指那些經濟和社會發展水準較高,人民生活水準較高的國家,所以又稱作高經濟開發國家(MEDC)。發達國家的普遍特征是較高的人類發展指數、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工業化水準和生活品質。借由開發自然資源也可以達到較高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和人類發展指數。然而,對發達國家的人均GDP水平的門檻定義并沒有形成共識,迄今為止尚未有發達國家的明確定義,聯合國也沒有建立出一套完善的系統來認證哪些國家或地區是屬于已開發或發展中。一些機構評估某個國家或地區是否發達,通常使用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工業化水準和科學技術水準等指標。自1990年開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人類發展指數成為衡量國家發達程度的重要指標,然而這些數據并不完善,聯合國也沒有對之有明確的具體標準和定義。
綜合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美國中央情報局等機構發布的資料,普遍得到認可的定義是:發達國家的定義標準是較高的人均GDP和社會發展水平,通常以2萬美元作為分界線。人均GDP為2萬美元才算達到發達國家水平,而2萬美元到4萬美元為中等發達國家,4萬美元以上為高度發達國家。另一種也得到普遍認可的定義是,發達國家的基本標準是人均GDP達到3萬美元。
依我看,這種劃分標準仍然不夠嚴格,考慮的指標里面肯定是涉及到了金融自由化程度,但是這個絕對不能當成是什么核心指標,另外,實現工業化也不應該被視作充要條件,而僅僅是必要條件,實現了工業化的最極端例子就是蘇聯,那么蘇聯是發達國家么?波蘭等國在20世紀下半葉實現了工業化,那么波蘭就可以視作發達國家了么?我想顯然不是這樣的。
人均收入也一樣,你收入再高,和這個國家的經濟發達不發達不成正比,沙特就是,給國民撒幣,你能說沙特是發達國家么?所以上述三個指標只能分別認定為金融開放國家、工業化國家和高收入國家,三者湊到一起也不一定是個發達國家,東歐比起世界其他不發達地區,顯然是三個指標好像都占了,但是你也不看看,波蘭的工業自己維持不下去了,所以找了外資收購自己,美其名曰公司化治理與擁抱市場經濟,但本質上的路子還是那一套,也就是獲取外部資本供應維持經濟增長,這一點不改變,原蘇東地區的經濟不會有本質性的提升,至多是數字上看起來美了妙了罷了,但是經濟發展不是哄著自己樂,自己開心,而是要做實事的,什么是實事?怎么推動經濟持續高效增長,怎么實現知識生產與資本積累內生供應間的良性循環,怎么靠經濟發展把金融安全和經濟增長安全保障起來,這些轉軌派們根本就沒有好好想過,所以他們試卷上做出的答案完全是西方希望他們作答的,也是西方教給他們怎么作答的。
波蘭經濟看似輝煌,但與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相差甚遠,而且現在英國也不行,只有美國是一個純粹典型的發達國家,其他現行標準下的“發達國家”都不過是“殘疾的發達國家”,一個國家,只有實現了生產社會化,信心內生,才算是資本主義經濟初級階段的發展中經濟體,只有實現了資本社會化,資本內生,才算是資本主義的高級階段的發達經濟體。而強國都在保護自己的生產社會化根基,努力爭取或鞏固自己的資本社會化能力,在保住和做大做強自己的資本社會化能力的同時極力壓制其他經濟體獲取這種能力,這就是近代以來世界經濟霸主與其他強國之間競爭的實質與核心。至于其他連獨立的生產社會化即信心內生都沒有建立起來的、依靠國際資本供應的經濟體,他們連發展中經濟體的名分都沒有,就是一群外生增長經濟體,不過他們比著數量積累增長為主的農本經濟體還是要強一些的,所以可以說是半現代經濟體,農本國家就是前現代經濟體。在這個標準體系之中,波蘭只能算半現代經濟體,而不屬于發展中經濟體,更不可能歸屬到所謂的發達國家之列,發達沒有那么簡單,發達經濟體擁有強健的金融安全和經濟安全韌性,而且能夠持續運作生產社會化與資本社會化的二元機制,這為他們敢于隨時應戰或挑起大戰做物質上持久而充分的準備,這些都是其他國家不能相比或與之抗衡的。這樣的國家能續航,也能創新,更能承壓,是一個真正強大的國家,所以稱之為發達國家,19世紀只有英國,20世紀至今只有美國,可以算得上是發達國家。
在這樣一個發達國家之中,除了工業化本身就與生產社會化和資本社會化同步實現外,其他的兩項指標,完全可以依靠強大的國力建立起來,想讓人均國民收入提升,經濟持續中高速增長就行,外加撒幣建立社會福利;想要金融開放,建立起自己統治的金融世界秩序就行,推廣到全世界,那么全世界對自己都沒威脅。對于現代經濟不是真正理解,對于政治經濟學的內核邏輯如何闡述不明白,就會造成是什么把波蘭也納入發達國家之列的笑話,不僅波蘭不配,就算是現行劃分標準里的大多數也不配,只能算是“殘疾發達國家”或者“前發達國家”。
我們所面對的一個時代與之前截然不同,英國時代面臨的是沒人競爭的金融空間,除了一個小小的荷蘭外;美國時代面臨的是老霸主英國,但英國后期經濟自我外生化,加上錯誤的外交導向,導致英國被歐外世界的均勢政策搞得焦頭爛額,無暇直接專注的與美國競爭,壓制美國。而sino所面臨的情境完全不一樣,這個基礎是美國仍然強勢的統治著世界,崛起因為內在,而將來勝利也取決于內在,而不可能像英美那樣背負著幾乎沒有十分深重的壓力包袱取而代之成為新霸主。這場競爭完全取決于內治,只有內治才能外修。sino取勝不能依靠守株待兔等著美國死掉,美國的體制注定了它很難衰落,他的衰落只能靠其他對手實力的絕對值上升而出現相對衰落。只有自己內生獲取了資本社會化,建立起完善的戰略物資通道、走廊,才能形成自己的“絕對強盛”,依靠“絕對強盛”去修正美國制定的不合理秩序,奪取世界競爭優勢,通過創造出的新的世界體系同舊有的美國世界體系競爭,將后者競爭并擊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