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享受的人眼里,city walk是探尋城市肌理的好機會,深入繁華都市的角角落落,常有隨機掉落的人文風情、“城市美學”,帶來“不知道下一秒會發(fā)生什么”的驚喜。
私以為,西安是最適合city walk的城市之一,不僅來玩的游客自發(fā)總結(jié)了大唐不夜城walk、大雁塔walk和回民街walk等,就連陜西文旅官方都下場推薦了3條路線,包括文化潮流碰撞之旅、寶藏小店探索之旅和穿越長安藝術(shù)之旅。
但在我看來,書院門及周邊,應該是最適合city walk的地方之一,見時空交錯,見文化底蘊,見自在松弛,而且常逛常新。
XI'AN|書院門
PART.1
「一條街,穿越五朝」
論歷史,書院門可以追溯到隋唐年間,從唐天佑元年建立的太廟(今學府巷口),到北宋元祐二年,為保存《開成石經(jīng)》而建的碑林,再到明成化七年遷來長安、咸寧二縣學,形成一廟三學的格局,都鋪墊好了這里濃厚的歷史氣息。
【寶慶寺塔】
就拿街口的寶慶寺塔來說,所牽涉的年代就挺復雜。明景泰年間,原來唐安仁坊里的唐花塔,被遷到了書院門的寶慶寺,而塔中石刻造像,又皆為隋唐所造。
如今,這座高23米,七層,平面六角形的寶慶寺塔,依舊矗立,守望長安。
書院門,與歷史有關(guān),也與歷史名人有關(guān)。寶慶寺塔挨著的,是馮從吾所建的關(guān)中書院,書院斜對角則是于右任的故居。
【關(guān)中書院】
關(guān)中書院,明清時期陜西的最高學府,自免費開放以后,每日都能迎來數(shù)量不少的游客參觀。
明萬歷年間,理學大儒馮從吾罷官歸陜,在寶慶寺里講學,吸引無數(shù)官員、學子前去聽學,聽學人數(shù)越來越多,講學地點便移到了寶慶寺的小悉園,改建后成為關(guān)中書院。
這里,曾使“關(guān)學”蜚聲海內(nèi),也讓這條街有了“書院門”這個名字,如今再踏入這一重重院落,頗有穿越古今之感。
【于右任故居】
而在另一邊的于右任故居博物館,由于正巧碰上周二閉館,只能在門口看看了。
于右任,近代有名的書法大家,政治家,教育家,被譽為“當代草圣”,大門所掛的“源遠流長”牌匾,正是由于先生親筆所書。
與書法上刻下里程碑的于右任,不僅是文化名人,還是愛國志士,在21歲還在陜西中學堂讀書時,于右任就曾寫下“換自由以頸血,愛自由如發(fā)妻”“太平思想何由見?革命才能不自囚”等抨擊腐敗清朝時政的詩篇。
后因?qū)懴隆栋肟薨胄窃姴荨罚瑢⒚^直指當時西逃入陜的慈禧,而被清廷通緝。
這所故居遺址,也正好收藏了那一份烽火歲月中跌宕起伏的故事。
而作為整條街上“最新”的遺址,這所故居也已經(jīng)有八十多年的歷史了。
PART.2
「一條街,全是吉祥話」
書院門,是被忙碌主干線和繁榮景區(qū)所包圍起來,最不緊不慢的地方,這里是紙墨筆硯的天堂,是各類文創(chuàng)的發(fā)端,四通八達的岔道藏滿悠閑的居民,也讓快行的游客慢下腳步。
書院門的文化氣質(zhì),不是一種表演——從滿街都是毛筆書寫的各種標識來看,就能清晰感受到這里多到溢出來的墨香。
忙于買各種文創(chuàng)周邊當做旅游紀念的人,如果來到書院門,一定會被這里的各種“寶藏”所震驚——書院門的一整條街,到處是書畫產(chǎn)品,不僅多,還便宜。
別處賣幾十塊的黃銅書簽,這里只要10塊錢。就連這種藝術(shù)感滿滿、現(xiàn)寫現(xiàn)畫的書簽,也在20元左右。
碑帖,字畫,毛筆,扇子,大幅度占據(jù)街景的篇幅,在這里city walk,很容易就收到一籮筐的吉祥話和好詞兒,這邊祝學業(yè)有成,那邊祝生活平順,光看看也很開心。
只有文化和書法,未免過于曲高和寡。游人一多,能逛能呆的地方也就多了起來。
PART.3
「一條街,打卡寶藏小店」
除了文化色彩,一條街最能吸引人前來city walk的,還少不了各種推門就進的小店。特殊的景色,有意思的體驗,可能都藏在這些邊邊角角的小店之中。
【方寸山藝術(shù)館】
順著書院門右手邊的小道一直走到順城巷,有一家不大的藝術(shù)館,免費的展覽,加上很足的冷氣,成了適宜于短暫駐足的地方。
在二樓,還有一家“無聲咖啡館”,每一筆消費,都將有一部分捐助給殘疾人。
窗戶里映出一片綠意,時常能看見有人在城墻前面拍照,在這里坐坐,非常愜意。
【酌一咖】
真正能看到城墻景色的,還要數(shù)這一家。別看是藏在民宿里的咖啡館,上房揭瓦,飲茶飲咖,都可以。
咖啡哪里都能喝到,但這個角度的城墻和永寧門你見過嗎?
藍天白云的大中午有點熱了,但如果時機正好,七點多來搶搶落日,熱一點也值得。
【金三烤肉】
如果能溜達到晚上,“金三烤肉”也是必須要嘗的。下午六點起營業(yè)5小時,店里主打的鍋貼和烤肉能上七十多桌。有別于網(wǎng)紅店,這家是靠食客拿嘴投票,一口口吃出來的老名聲。
他家鍋貼的特色在于個頭不大,標準的一口一個。焦脆的皮鎖住肉餡,肉餡又能鎖住汁水。帶著蘸汁,鮮中透著油汪汪的香。
肉筋標準的肥瘦混搭,微焦的感覺正正好,本身帶著炭香,除了等得久,沒毛病。
門外還有一大鍋鹵味兒,個人推薦他家的雞爪兒,脆生、筋道、味還不重,啃著慢慢等烤肉,夏夜用來下酒是相當清爽。
PART.4
「別忘了蓋章 」
如果說citywalk一定要留下點什么,那么非蓋章莫屬了。
書院門及周邊的章也非常多,據(jù)說這一條街能蓋四十多個。首先是關(guān)中書院旁邊的文創(chuàng)店,低消29就有25個章,往碑林博物館走,牌樓右手邊有一家“樵”,免費章子10個。
在碑林博物館游客中心有免費章。如果湊巧,游客中心外的小攤子上,也可以蓋到章。
最值得蓋的,還是于右任故居和碑林博物館聯(lián)動的半枚鴛鴦章,合起來就是一幅完整的作品。
因在城墻根下,書院門常年都帶點“燈下黑”的意思,但這里縱橫的小巷,鏈接的卻是古今之間的城市記憶。等到天氣不這么熱,來慢悠悠逛上一圈,更能體驗到西安老城區(qū)的魅力。
其實早在之前,咱們也陸續(xù)寫過新潮小店扎堆的東八道巷,日夜兩幅面孔的太陽廟門,面條香與咖啡香共同飄散的大車家巷,呆著就不想走的振興路,和新舊“混搭”的南院門,都是適宜citywalk的好地方,距離寫稿時間已經(jīng)過去很久了,這些街道也有了新的變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