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東方每年的6月1號是全新年份的開始,在那天,俞敏洪老師給員工們發了一封郵件。
當時新東方的所有人還在苦苦掙扎,看不到希望。
俞老師郵件的語言是堅定的,略帶一些悲愴中,但卻又能給人傳遞力量,他用蘇東坡舉例,蘇東坡的一生,三次被貶黃州、惠州、儋州,正如蘇東坡的詩里所說: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人生沒有辦法做到始終一帆風順,也沒有辦法萬事如意,所以我們才把它當成愿望在口頭表達出來。
不論生活是所謂的好也罷,壞也罷,都要聽從上天的安排,認真的去感受它,體驗它。
我們無法選擇人生,也無法安排自己的命運,我們只能選擇一樣東西:我將如何用某種心情,來面對接下來發生的每一件事。
《蘇東坡傳》為林語堂先生的作品,當時寫這本書對他來說就是一種享受,去異國他鄉帶了兩箱子書,全部都是與蘇東坡有關。
而對我來說,在低谷時,能夠遇見蘇東坡是何其榮幸。
01
放下抱怨,坦然擁抱生活
董宇輝是新東方的一名老師,住在北四環邊。他喜歡走路,帶著耳機,繞著北大、圓明園、清華每天晚上一圈圈不停的走。
有一天晚上,正好走到圓明園的門口,抬頭望見天上的一輪明月:誰無暴風勁雨時,守得云開見月明。
每一個成功的人,背后都有一段不為人知的痛苦經歷,在多少個深夜苦苦掙扎過,悵然若失過。
蘇東坡18歲時參加科舉考試,就考了全國第二。
當時的主考官是歐陽修,他對蘇東坡的文章十分贊賞,后來傳給同輩觀看,激賞數日,那篇文章論的是為政的寬與簡,這正是蘇東坡基本的政治哲學。
不過,不幸有一個誤會。
歐陽修對此文章的內容與風格之美十分激賞,以為必然是他的朋友曾鞏寫的。為了避免招人批評,他把本來列為首卷的這篇文章,改列為二卷,結果蘇東坡那次考試名列第二。
看似一帆風順的蘇軾,卻在44歲時,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
元豐二年,時御史中丞李定等人羅織罪名,上表彈劾蘇軾,誣陷蘇軾以詩文誹謗朝廷,致使其被捕下獄。
突然從一個高高在上的起步,在巔峰時刻的讀書人,淪落到做一個種地的農民,那時的境遇對于蘇東坡來說,無異于“災難”,但他是怎樣做的呢?
當地的太守同情他,給他找到一個簡陋房子和一塊荒地。他在房子東面的山坡上開墾了一片地,于是蘇東坡以嶄新的面容呈現在人們眼前。
他沒有抱怨,坦然接受面前的一切。
董宇輝說:年輕人才會悔恨過去,能夠坦然接受這一切的都是智者,智慧就是歲月留給你的教訓。
我們年少輕狂時,總覺得人生一定會一帆風順,明天一定會很美好。
可是,當生活沒有一帆風順時,請學會轉移自己的注意力,讓自己好當下的生活。
02
樂觀豁達,真誠熱愛生活
如果是普通人,遭遇這樣的變動,一定很難堅持下去,也許從此便一蹶不振。
蘇東坡在那段時間,發明了各種吃的,最有名的便是東坡肉。
蘇東坡認為在黃州豬肉極賤,可惜“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他頗引為憾事。
他給出一個燉豬肉的方法,極為簡單。用很少的水煮開之后,用文火燉上數小時,當然要放醬油。
除此之外,他還會做魚,且發明了一種青菜羹,就叫做東坡羹。
這一時期也是蘇東坡詩詞產量最豐富的時期:
·《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記承天寺夜游》: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
失去人間美好的東西之人,才有福氣!蘇東坡能夠到處快樂滿足,就是因為他持這種幽默的看法。
他留給我們的都是豁達的心態,他熱愛生活,文思泉涌,但在那段時光里他卻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田園牧歌。
在他46歲的時候,他的小妾,朝云生下一個男孩,相當于現在過滿月時,他便寫了一首《洗兒詩》:惟愿我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希望他的孩子不必太聰明,可以平凡、健康且長壽的成長。
只有做了父母的人,才能真正懂得這首詩的含義。
不必盼望孩子一定要成為萬人敬仰的大人物,我們只希望孩子可以笨一些也很好,只要能夠慢慢成長,平平安安度過這一生。
蘇東坡為人父,同樣希望如此。
其實樂觀,無非就是透過烏云看到了含于其中的甘霖。
當新東方一次次面臨困境,俞敏洪經歷過普通人所不能承受的困難。
初期可以說拿命在創業,因為貼廣告員工被人拿刀捅,他想方設法找關系解決,喝酒喝到胃出血,他說:如果人生還可以從頭再來,我再也不創業了。
新東方上市前,做股權分配時放棄絕對控股權,導致后期同學聯手把他趕出新東方,整整兩年沒有參加股東會。
上市后,又面臨股票跳水、教學質量下降等問題,甚至到現在我們知道的,新東方開始轉型做農產品直播帶貨。
在每一次的困境中,放棄都很容易,可是我們不甘心,不想輕易便被打敗。
能夠堅持下來的人,才有資格享受成功的果實。
樂觀是精神的支柱,能拓展生命的空間,增強生活的彈性。
正如狄崔克邦何佛說:樂觀的本質是,它使人抬頭挺胸、掌握未來,而不讓敵人控制自己的未來。
樂觀豁達的心態,支撐我們走過一次次的艱難,那個始終陪在身邊的都是了不起的自己,伴隨著蘇東坡的鼓勵,他就像身邊的朋友,幫助我們的人生越走越遠。
03
絕處逢生,逆境中成長
除卻第一次被貶,還有第二次惠州,在惠州愛上了那里的荔枝,寫下: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第三次被貶儋州,儋州在海南。
當年不但無肉無魚,甚至連米面都需要從島外運進來。每逢天氣變化,海運阻塞,島外的各種食材暫時都運不上島,結果蘇軾在當地愛上吃生蠔。
“東坡在海南,食蠔而美。”他給兒子的信里囑咐兒子做好保密工作,別讓朝廷的貪官們知道,否則他們會蜂擁跑來海南奪食。
他總是能從平凡的生活中找尋到樂趣,在這樣的時間里,雖不富裕也不成功,可他過得樂在其中。
當你能夠在絕處中尋找希望的時候,你的人生必將輝煌。
后來徽宗皇帝繼位,大赦天下,北歸途中,蘇東坡逝世。
蘇東坡先生的一生可以說是充滿坎坷的,可他自己卻看得很清楚,對人生懷有希望。
在每一次的被貶后,他都能夠迅速的接受事實,這種迅速能夠想明白的人,就是天才。
李月,一位愛跳舞的十歲女孩,她本該過著平凡而幸福的生活,可是,人終究敵不過命運,突如其來的地震把她埋在了廢墟下,但是勇敢的她憑借跳舞的信念挺了過來。
然而為了留住性命,她卻失去了左腿。一切的一切都沒有把這位陽光、明媚的女孩打倒。
那一年殘奧會上,她高舉著紅色芭蕾舞鞋,在“芭蕾王子”和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學員們的幫助下,她終于在“鳥巢”重新起舞,圓了自己的“芭蕾夢”。
人生可以沒有很多東西,卻唯獨不能沒有希望,有希望之處,生命就生生不息。
生活有一種英雄主義,經歷逆境后依然熱愛生活。
蘇東坡的一生是圓滿的、豁達的,同時內心充滿希望,這樣的人生可以說是真正成功的一生。
04
樊登老師說: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他留給我們的是他心靈的喜悅,思想的快樂,這是萬古不朽的。
或悲或喜、或傷痛或美滿,無非都是人們對蘇東坡所做的定義而已。
作為一個現代人更多的則是學會順其自然,坦然面對痛苦,總會有守得云開見月明的一天。
作者: 我是68.我喜歡這句話|“一物不知深以為恥”,早起讀書者|大學畢業之際與書籍結緣,一個專注分享優秀書籍作品的生物教育工作者。
AI不僅是未來的趨勢,更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了解和掌握的技能!
第三期AI課程已經開始報名啦,快來加入我們,一起10倍提升效率吧~
PS:歡迎大家關注“弘丹寫作”的視頻號。
這是弘丹的個人微信號,可以添加弘丹的微信號,和弘丹成為朋友,圍觀弘丹的朋友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