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新時代 新敘事 新生活”——云南名家作品哀牢山讀書會,在位于玉溪新平縣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哀牢山東麓貓哆哩莊園舉行,14位文學、文化及學術名家走進大山深處,共同為父老鄉親和孩子們上了一堂趣味而又生動的文化啟蒙課。
活動由新浪云南、昆明市文藝評論家協會(簡稱昆明評協)、玉溪市文聯作家協會主辦,貓哆哩集團承辦,著名閱讀推廣人、昆明評協常務副主席溫星主持。14位名家攜各自著作到場,共約50本。類別上,有文學、文化、文史及兒童讀物,體裁上,有小說、散文、詩歌,還有學術著作,具有顯著的豐富多樣性特征。
雷平陽老師
李騫老師
其中,中國當代重磅詩人、魯迅文學獎得主雷平陽說,兒子小時候每天睡覺之前,都要求他編一些稀奇古怪的故事,講完后才會睡去,可惜的是,他講完就忘了,沒有將這些極富想象力的故事記錄下來;作為云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云南民族大學文學院原院長、二級教授,李騫說,希望哀牢山彝族的孩子們都能好好學習,他在民大等著他們來報考;中國蒙學會副會長鄭千山、云南孔子學術研究會會長譚中貴,講述傳統文化啟蒙的重要性;云南大學文學院副院長王新,則介紹了自己去年創作出版的《給孩子的七堂藝術課》,這是他為女兒寫的文學、藝術與美學啟蒙讀物,登上了全國20多個年度好書榜單,其中寫到的許多與女兒之間的小故事,令現場的孩子和家長們感動不已……互動環節,還有一位小學六年級的民族女孩上臺,朗誦了《給孩子的七堂藝術課》中精彩的片段。
王新老師
民族學生登臺朗誦
嘉賓們全部手持自己的著作,結合自己創作的經驗和心得進行分享講述,并由此深入淺出地闡述了新時代背景下,云南生活方式和歷史文化的獨特價值。
活動的受眾,皆為周邊村落的村民和小學生,其中許多都身著彝族的民族服裝,眼睛里閃爍著好奇與求知的光芒。活動結束后,近50本各類著作全部作為伴手禮派送,村民和孩子們都“搶”到了自己喜歡的好書。
主持人溫星老師
活動主持人、昆明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常務副主席溫星說,平時大多數讀書活動都在城市里豪華的CBD或書店舉行,眾多名家一起走進大山,舉行這樣一場受眾特殊、定位特別的讀書活動,是比較罕見的。傳統文化和文學世界中,核心的意象和主題之一,便是鄉土和鄉愁,而很大程度上,文化的根就在鄉土和鄉愁之中。組織作家們到基層到山里來送文化,固然是在做文化普及和啟蒙的工作,但其實,也是來尋找作家們自己的鄉愁,也是來撫慰作家們自己的內心。
主辦方代表楊楊老師
作為活動主辦方代表之一,玉溪市文聯作家協會主席楊楊表示:活動上嘉賓們分享的故事和贈出的著作,村民和孩子們當然不可能都能理解,尤其孩子們。但即便如此,對于孩子們而言,這場人生中參與的第一次讀書活動,依然大概率地會鐫刻在他們的童年記憶和人生歷程之中,成為他們未來知識結構和人生底色中重要的一環。這,便是本場讀書活動特殊的價值所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