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郭朝剛
人之所以能夠立于世間,生下來活下去,是活在希望之中的。因為,我們對于不確定的未來充滿著期待,從眼前的小事做起,在經歷事上磨煉,持續修身正心,持續增長知識、提高能力,逐漸提煉智慧的。
郭朝剛指出:人與人之間的區別,在于認知不同。不同的認知,根源在于彼此的知識水平的多寡、能力水平的高低、智慧境界的大小。
知識是學來的,總結人們對于社會事物的認知。
知識的多少,源自個人的學習與思考,主要體現在普通學校教育中逐年升級,直到畢業獲取相應的證書,使得具備一定的學識水平。進入社會實踐階段,經歷了做事與反思,讀書與練習,從而獲得許多的社會知識與實踐技能。
知識,是人類在實踐中認識世界的成果,體現為現實中有用信息的集合。既有具體的專業知識,又有綜合的通用知識。知識,有顯性的書本知識,也有隱性的社會知識。
知識,是學來的。關于學習,這是人們自出生以來就一直在進行中。學無止境,這是一個終身的過程。起初,學習形象地比喻為一只雛鳥在練習如何飛翔,學習正是從無到有、從不會到熟練應用的進化。
人非生而知之,而是學而知之。人們在生活、工作、學習的過程中,必然是經歷了讀書、做事,成長為一個對社會有用之人才。
人們獲得知識的方式,主要包括兩種:被動學習和主動學習。新時代的學習,不僅局限于線下,而且更多地是從線上平臺學習。不再是一個人的學習,而是更多地表現為組織的團隊學習。
從學習效果來看,主動學習大于被動學習。被動學習,主要指的是聽講、閱讀、聲音圖片、示范演示等。主動學習主要指的是討論、實踐、教授給他人。由此可見,在工作實踐中學習,導師輔導計劃,這是上乘的學習之法。
能力是練來的,用于社會實踐解決問題與創新發展。
知識,側重于認知,告訴我們是什么和為什么。能力,關注實踐,更多是告訴我們怎么做、如何高效地去做到位。
我們學習的目的,就是學以致用,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能力,是練來的。基于反復實踐、老師的指導、個人修煉,我們可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持續復盤總結工作的技巧,做出創新性的成果,創作新的作品、產品,從而獲得客戶、讀者、學生的認可,取得社會化的成果與成就。
一個人的能力,既包括一般的認知能力,還包括特殊/具體的專業技能。在工作實踐中,只有經過一定數量的積累,經歷困難與挑戰,甚至是磨難與苦難,我們才會獲得真正的本領。
選擇一定的職業,投入于實踐之中,綜合運用所學專業,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將知識與行動相融會貫通,其間還會獲得導師、領導的輔助,從而可以從量變到質變,當達到一定的臨界點,專業精進可以實現職業的升華、事業的騰飛。
智慧是悟來的,學以致用升維認知與反省總結自我感悟。
人生有涯,而知無涯。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知識,集中表現為人類的總結實踐成果,客觀的認知,主要是一定事實和數字在整理與歸納基礎上提煉出來的有用信息。
知識≠智慧。知識,只是客觀存在的有用信息;唯有當知識真正應用于具體實踐,能夠解決難題、做出創新之后,才會轉化為智慧。
智慧,是悟來的,體現為一種主觀的意識境界。智慧,真正體現為基于自我學習與修煉,培養出的洞察力和創造力,既有漸修、又有頓悟,這是自我在經歷了讀書與實踐、老師指點之后的自我感悟。例如:做人的智慧,就有“方圓智慧”、“太極思維”、“大道至簡”、“上善若水”、“仁義禮信”等等。
知識,是基于書本、他人傳授與自我學習等方式學習得來的。知識只有應用于社會實踐,培養善于思考與總結提煉的精進專業能力,方可創造價值,做出成就。
在做人與做事的修行之中,我們經歷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名師指路,逐漸成長為專家、領導與導師,事上磨煉、閱人無數,而后會有所覺悟,既提升自我能力、又復盤簡化智慧。
本文作者:郭朝剛,奇哲咨詢創始人、中管院客座教授、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
1、高手的成長:讀好書、識高人、做實事、悟思想,開新局
2、溝通高手:必備特質素養、學好喬哈里窗技巧、修煉三項專業能力
3、領導者是管理者,管理者不一定是領導者,多些領導行為、少些管理
4、學習之初,預習是關鍵起點,掌握預習的方法是提高成績的不二法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