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連續殺人事件》是日本戰后無賴派代表作家坂口安吾創作的一部本格推理小說。這部作品充分展現了安吾與讀者“斗智”的特色,同時刻意抑制了他擅長的畫面營造、氣氛渲染等文學方面的表現手法,以便專注于解謎游戲的公平性與可行性。推理愛好者閱讀本書時如置身事件之中,可以盡情享受沉浸式的解謎樂趣。
【日本】坂口安吾 著《不連續殺人事件》
據《不連續殺人事件》中導讀部分介紹,這本書自1947年8月起于雜志《日本小說》連載。連載伊始安吾就向讀者發出挑戰狀,并表示愿意“將這篇小說的解謎篇稿費,雙手奉給能夠找出犯人且推理正確的讀者”。在本書的“附記”和故事結尾的“后記”之中,安吾以嬉笑怒罵的輕松文風公布了各方挑戰者的猜測,與讀者搭建了一座溝通的橋梁。在眾多挑戰者中,甚至還有太宰治、尾崎士郎、角田喜久雄等作家參與解謎,更激發了讀者參與挑戰的欲望。
日本作家坂口安吾
《不連續殺人事件》的故事是以第一人稱的方式講述的。“我”應歌川一馬之邀來到他家位于山中的山莊避暑,陸續來到山莊的還有學者、詩人、作家、醫生等20多人。在暫住山莊的半個多月之間,接連發生了八樁命案,最后甚至連邀請“我”的一馬和他的父親多門均遇害。究竟是何人、出于何種目的策劃了這一連串的殺人事件呢?
《不連續殺人事件》中配圖
翻開《不連續殺人事件》,給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登場人物眾多,這無疑增加了“猜兇手”的難度。更讓我感到頭疼的是這些人物之間的關系也非常復雜,有的是競爭對手;有的是昔日伴侶;有的是曖昧對象;有的是不為人知的祖孫;有的是雇傭關系……
《不連續殺人事件》中第一位遇害者是傲慢無禮、粗野狂妄的作家望月王仁,此人異性關系復雜。第二位遇害者是一馬同父異母的妹妹珠緒,也是她邀請的王仁。第三位遇害者是發覺了給王仁下安眠藥的嫌疑人,因而被滅口的多門妹妹之女南云千草。第四位遇害者則是千草之死牽扯出的、約她密會之人駝子詩人內海明。接下來是多門與他的私生女加代子同日被下毒害死。第七位遇害者是一馬的前妻宇津木秋子。最后一位遇害者就是令人疑為自殺的一馬。
其實,根據連續八樁命案發生后,歌川一家享有優先繼承權的人相繼離世的結果,不難猜測出真正的兇手。畢竟事關大筆遺產繼承問題,最終受益者必然是最可疑的。不過,在《不連續殺人事件》的故事中,卻不是按照這樣的思維方式推理解謎的。
《不連續殺人事件》的推理部分,除了之前所述的幾位死者,還有三個人物發揮了重要作用。首先是歌川家的醫生海老冢晃二和多門的前秘書、律師神山東洋。晃二是多門私生子的兒子,也就是多門的孫子,一馬曾懷疑他是一連串命案背后的真兇。神山更是掌握著歌川家眾多秘密。這二人都有可能覬覦歌川家的財產,因而他們的行為和言論都可能影響讀者的推理。最關鍵的人物是作為偵探出場的巨勢博士,他也是最終道破全部真相的人。
在《不連續殺人事件》中,巨勢博士的推理邏輯清晰、細節描述縝密,為讀者提供了一種合理的解謎思路。在他的推理中,提到了一個“不合理的心理反應”,那是洞悉一連串命案的關鍵。其實,作為一名普通讀者也能猜出那場鬧劇中必有蹊蹺。用現在的流行詞來說,那場騷亂的兩位當事人分明就是兩個“顯眼包”,“戲”有點過了,自然也就成為了最可疑的兩個人。
總之,在我看來,即使不按照安吾借由巨勢博士引導的推理思路,推理愛好者也能正確推斷出《不連續殺人事件》中一連串命案的幕后真兇。只是對于每樁命案的犯案細節,讀者未必能全部看透。因此,無論如何《不連續殺人事件》都是一部值得推理愛好者參與解謎挑戰的佳作,難怪連江戶川亂步、松本清張等人都對它贊譽有加!(作者:李淑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