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漫《長安三萬里》登陸暑期檔,劇中白衣長劍,仗酒寫詩的李白打動了許多人。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有詩情的酒客,李白與葡萄酒也有很深的情緣。“遙看漢江鴨頭綠,恰以蒲萄初酸酷。”“蒲萄酒,金叵羅,吳姬十五細馬馱。”一首首關于葡萄酒的詩句傳頌千年,透露出他對葡萄酒的熱愛和贊美。
李白與葡萄酒的淵源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他出生于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市),四歲隨父遷居四川江陵(今重慶市江津區),十五歲游歷江南,并在江南結識了許多文人墨客。
而葡萄酒正是從西域傳入中國的。據《漢書·西域傳》記載,“西域之國皆有葡萄”。唐代貞觀年間(627年-649年),隨著唐朝對西域的開拓,葡萄酒也隨之傳入中原。
《太平寰宇記》載,“貞觀中,始有西域葡萄酒入中土,其味芳香酷烈”。李白作為一個西域人,對葡萄酒有著天然的親切感和偏愛。
葡萄酒詩萬口傳
李白所處的時代,正是是葡萄酒盛行時期,尤其是在官場風靡; 而作為“詩仙、酒仙”的李白,總是在微醺的狀態寫下曠世詩句,葡萄酒中招的幾率自然就很大了,李白留世的詩文超過1000首,據說提到酒的就超過260首。
李白在《對酒》中寫道: “蒲萄酒,金叵羅,吳姬十五細馬馱。 青黛畫眉紅錦靴,道字不正嬌唱歌。 玳瑁筵中懷里醉,芙蓉帳底奈君何。 ”
這里的“蒲萄酒”,就是我們前邊提到過的古代葡萄酒的稱呼,“金叵羅”描述的是當時的葡萄酒用金色的酒杯盛裝著喝。
李白不僅喝葡萄酒,更加迷戀葡萄酒,恨不得人生百年,天天都沉醉在葡萄酒中。
他在著名的葡萄酒醉歌《襄陽歌》中寫道:“……,鸕鶿杓,鸚鵡杯,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遙看漢江鴨頭綠,恰以蒲萄初酦醅。此江若變作春酒,壘曲便筑糟丘臺。……”詩中李白幻想著將一江漢水都化為葡萄美酒,每天都喝它三百杯,一連喝上一百年,也確實要喝掉一江的葡萄酒。
宴飲和詩酒,是唐朝人的生活,也是唐朝人的風雅,更是盛唐的浪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