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的第13屆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嘉定舉辦。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丁亞冬發表精彩演講。
非常榮幸受邀參加這樣一次交流,我是圈外人,但是作為協會的ESG專委會的一員,我想從自己工作的視角、鄉村振興的視角和大家交流一下汽車行業的ESG。
剛才苑秘書長的發言我也學習了,對鄉村的工作很有啟發,能更多地發現一些鄉村短板。我們來參與鄉村振興肯定要從需求出發,剛才講到的鄉村道路設施、安全設施的短板,其次也是我們的需求一部分。
一、ESG與鄉村振興。
從我們的視角來看鄉村振興,作為ESG角度、社會層面非常重要的議題?!班l村振興”是當下非常重要的議題,既是當前社會發展的重要任務,也是建設現代化強國的關鍵。
第一個方面,先和大家談一談如何看待鄉村振興,或者談一談鄉村的價值,以及鄉村在發展農業強國和農業現代化過程中的短板在哪兒。
鄉村的價值主要是針對城市的特殊功能,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它和城市不一樣,提供農產品,所以我們講產業振興。
第二,生態功能,鄉村在發展的生態屏障功能,這也為汽車行業參與鄉村的綠色以及本身的低碳工作會帶來一些新的思考和方向。城市里都是工業城鎮居民生產生活的場景,如果想要大面積地綠色,做低碳的工作其實很難,所以這是鄉村的第二個功能-生態。
第三,文化。城市是外來文明的聚集地,是一個多元文明交合點,對于中國來講,很多傳統的文化、傳統的地方民族文化,更多地植根于鄉村土地里,對于傳承文化、傳承歷史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都有很多意義。我想很多汽車行業的企業在開展鄉村振興的過程中,會從這三個角度去思考應該在鄉村開展哪些工作。
第二個方面,都講要建設農業強國,要建設農業農村的現代化,我們和外國比,從短板出發可以看到如何有效的參與,這個短板最重要是農業生產率偏低。
根據世行2018年的數據,勞均農業增加值可以理解為農業農村勞動力的毛利是多少,在中國的勞均農業增加值是3830美元,只比世界平均水平略高,顯著低于中等偏上國家的4926美元和高收入國家的31541美元,可能只是達到高收入國家的八分之一、九分之一。
導致農業生產率偏低主要是兩個原因:
第一是土地的原因。
當然土地是由我們國家的自然資源狀況決定的,世行說在全世界范圍內人均1-2公頃土地的所有者定義為“小土地所有者”,而中國的人均土地面積還不到世行全世界小土地所有者的三分之一。人均土地的規模制約了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使得中國的農業不能發揮規模經濟的效果。
在平原地區的農機已經普及,雖然都是小土地,但通過社會化服務、租賃的方式,像今年小麥的收割已經達到了99%的機收率。在山地丘陵地區,農機裝備水平非常低,一會兒我會講到相關的案例。
第二是勞動力。
勞動力體現在勞動力的質量和數量方面,包括文化科技素質較低,老齡化程度較高,農業從業人口占比是23%。占比23%是什么樣的對比?中等偏上國家的農業人口勞動力占比是21%,發達國家的占比是3%,所以仍然存在著非常高的占比。因為這樣的占比,導致農業生產效率低、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偏低的事實。
如果要提高農業生產率,土地是自然資源決定的,主要的方法是要從勞動力的角度出發,體現在幾個方面。
第一方面,增加勞動力的質量,所以很多企業開展了一些教育類的項目。
第二方面,還是要大力地發展城鎮化,按照現在的農業生產率的發展水平和中國的城鎮化規劃,未來還有2-3億的農村人口要從農村進入城市。根據經合組織的研究數據,人口從農村進入城市,就會帶來30%的消費增量。如果這些進入城市的人(農村人口)實現市民化的轉變,在這個基礎上還要再增加30%的消費增量。特別是今天參加這個論壇,看到了協會《汽車縱橫》的這期雜志,題目叫《下鄉去》,講的是汽車在鄉村振興過程中市場帶來的增量。一是體現在鄉村本身未來生產、生活方式的升級帶來的增量;二是城鎮化,現在提的城鎮化是新型城鎮化,和過去說的城鎮化還是有一些區別的。
我們現在大量發展縣域經濟和縣城經濟,未來縣域和縣城也是汽車行業重要的市場,這是從勞動業生產率的角度講鄉村振興的短板,這些都是汽車行業企業既和國家的經濟發展有關,和擴大內需有關,也和汽車行業的發展有相應的關聯。如何從一些需求的角度來出發?有效地參與?是我們和行業探討汽車企業參與鄉村振興的重要出發點。
二、需求為本,有效參與。
從這個角度講,我列了幾個方向:
1、關注鄉村人才。
一個是基金會發起的針對鄉村致富帶頭人的培訓學校,產業的發展會帶來很多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也會相應地給汽車行業帶來很多發展的機會。
第二個鄉村人口的就業。
這是我們在大眾汽車集團的支持下,針對鄉村人口開展的新能源車職業教育項目,都是從人才角度參與鄉村振興的一些方法。
2、關注產業。
特別是關注新技術、新裝備的發展,包括發展縣域經濟、縣城經濟的角度來參與。
剛才講到中國在農村的山地丘陵地區的農業機械裝備化水平很低,這個圖是今年看到的解決丘陵地區裝備的方案。車里是類似房車的車,車里有無人植保機、有丘陵耕地的小型旋耕機,未來的模式是這樣的,農民開著這樣的車到山上,把車展開,既可以開展一些飛防植被的管理,同時可以開展一些收割,這是解決丘陵地區農機裝備水平化低、小型裝備集成的方案。
汽車行業有很多機械方面的技術,特別是新能源汽車也有一些新能源方面的農村地區新技術,如何讓這些技術的運用能夠適用到鄉村里,提高鄉村的科技化和裝備水平。
第二個是圖是一汽紅旗開展的消費幫扶,助力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的項目。
3、關注生態。
不管是歐盟的專家,還是秘書長都一直在講生態、汽車企業的低碳、全生命周期的低碳,如果想獲得更多的碳匯、碳資產,鄉村是非常重要的來源地,在鄉村里和一些汽車企業、豐田在內開展了一些植樹的項目。
第二張圖片是和產業結合,這個項目在今年年底就會面向社會開放,這是我們和現代汽車在北京最近的內蒙古新和縣開展了產業幫扶的項目,但我們結合了生態,低碳民宿項目在下個月啟動,在今年十一的時候可以面向社會開放,具有幫扶性質,又有低碳性質的“零碳民宿”項目。
4、關注文化。
我們已經和一些汽車企業開展針對非遺、傳統手工技藝的鄉村工匠類項目,最近農業農村部指導要求我們把村BA辦好,村民聚集的村民活動場景,我想也是未來汽車的重要市場場景。
最后的方向是參與文化,剛才苑秘書長給我很多啟發,從鄉村的基礎設施方面,確實我們也發現這個短板非常嚴重,導致脫貧人口返貧的主要原因包括因病致貧,因為務工的收入問題致貧,因為意外災害、交通問題導致的致貧還是存在的,這個短板還是非常明確的,這也是參與鄉村振興非常好的方向。
我們基金會原來叫中國扶貧基金會,現在更名為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是農業農村部主管的全國性社會組織。
剛才介紹的方向包括了鄉村基礎設施方面,我們都在開展一些公益類的項目,目標是圍繞著鄉村的發展短板進行有效的干預,做一些示范。我們也期待和更多的汽車企業一起圍繞著ESG、圍繞著鄉村振興,在鄉村做出更多的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