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介紹了父母對孩子的三個禁止令,這篇文章接著往下來
四、不要屬于我們
你總懷疑自己是不是爸爸媽媽的孩子,如果是爸爸媽媽的親生孩子,他們為什么那么冷漠?因為爸爸媽媽總是把精力去照顧弟弟妹妹,忽視你的要求。你向爸爸媽媽求助的時候,他們會說你很煩,你能不能消停一會兒,你能不能懂點事兒?甚至會說我要你有什么用?你怎么就不能像別人家小孩兒省事兒一些?
有很多父母甚至說你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或者說你怎么這個樣子?你根本不像我,我小時候特別懂事,我從小就不讓父母干活,我學習不用父母操心。你怎么這樣呢?根本就不像我的孩子。我怎么有你這樣一個粘人的孩子,每天哭的孩子?
這個禁止令對我們的影響是我們很難有歸屬感,在團體或是在你與別人的互動關系上,你總是感到與人格格不入。你總是需要小心翼翼,怕自己不屬于這個團體,怕自己被討厭。你不敢展露真實,因為真實是不懂事兒的,是被批判的。真實自己可能很依賴,很軟弱,很脆弱,可是自己一定要裝作很高冷,我不需要什么,來掩蓋自己想需要而不敢要的狀態。
五、不要長大
這是第五個禁止令,為什么父母不希望孩子長大?如果孩子長大了,孩子就不需要自己了,他就有自己的主意和見解,父母就有可能被否定,父母就沒有價值了。所以這樣的家庭,孩子只能偽裝不成熟,這樣才會得到父母的肯定,孩子不成熟,父母才感覺到很幸福。這就會造成一個小孩兒從小依賴父母,長大依賴愛人。自己獨立了,就沒有人呵護自己了。
依賴父母,聽從他們給你的意見,照他們所安排的路走時,反而能夠從父母那兒得到肯定和認同。所以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后就比較依賴,比較優柔寡斷。遇到問題容易出現逃避,害怕面對,害怕承擔責任。因為面對和承擔責任,就是對父母的背叛。我什么都行了,父母就難受了。我要好了,父母就不高興了,就悲傷了。所以,我不能好,我才永遠需要父母,父母才能高興。
我們會看到很多父一面嫌棄著自己的孩子,一面為自己的孩子做事。我們就要懷疑這樣的父母是不是有不想讓孩子長大的傾向,當然,我說這種更是潛意識行為。如果不深入發掘,即使父母也發現不了。父母有時會要求你成為一個成熟獨立自主的人,可是當你要為自己作決定時,他們卻對你有許多的不信任和擔心,你本來沒有信心,變得更沒有信心,不敢行動了。
六、不要像個孩子
童年時期,每當你展現出孩子般活潑、好動的本性時,就會遭到父母嚴厲的斥責,這個孩子沒有老實的時候,像一個跳馬猴子。我小時候也會常聽到大人說這樣的話,你不要活潑,不要好動,你就老老實實的坐在那里。對于父母來說這是最省心的,可能多數父母都會喜歡這樣的孩子。
否則好動的孩子一會兒和小朋友打仗了,你還得評理,給別人家孩子打了,你還得道歉。如果自己孩子打敗了,你還心疼。或者一會兒跑泥坑去了,把身體和衣服都整臟了,家長還得給你洗衣服,對于家長來說這不就是麻煩嗎?或者跑出去摔跟頭給身上都整破皮了,有的時候是父母直接批判你,有的時候是批判弟弟妹妹,你當然覺得活潑好動是不好的。
所以我們會看到很多孩子,即使成年了也是非常嚴肅,他們不允許自己開玩笑,也不允許別人對自己開玩笑。安安靜靜的坐在那里,有的只會學習,除了休息之外,對什么都沒有興趣。在談戀愛中就容易出現問題,因為自己在異性面前不知道談什么,自己一本正經的樣子顯得很拘謹,很緊張,氣氛很壓抑。
七、不要健康
《自卑與超越》里面阿德勒說,當孩子有病的時候,父母會格外的關注孩子。父母甚至不上班兒都會陪著孩子,給孩子講故事,平時不讓做的,今天就可以做。領你上游樂園,你想要什么玩具?平時父母給不給你買?這個時候父母就會給你買。在孩子的心里,給孩子這樣的一個錯覺。我有病就會得到父母的照顧,我有病的時候,父母才會緊張我。
我健康的時候,他們從來不聽我說話。我需要發燒,我需要感冒,這樣媽媽才能陪在我身邊。這要求給孩子一個暗示,孩子為了獲得父母的關心關注,就會讓自己的身體變得不好。成年之后他們也會這樣,只有在自己面臨挫折和失意的時候,才會得到什么樣的關注。你優秀,你順利,沒有人關注你。
有的學生遇到特別大的學習壓力,他也會希望自己有病,不管身體還是心理的,我有病,我就不用面對壓力了,我就會得到父母的關心了。父母就會妥協,就會讓我玩手機,就會給我更多的時間,就會給我一些特權。包括有的成年人投資失敗了,突然出現身體疾病或者心理疾病。這樣家人也不再埋怨他了,他也不譴責自己了。
三清老師是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國際催眠師,簽約作者,老師善于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老師的心中,沒有誰是不正常的,沒有誰是病的,心變世界就變。喜歡老師的文章,可以關注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