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上午,阜寧縣蘆蒲鎮“2023·愛心暑托班”正式開班,轄區內30多名小學生報名參加,共同開啟多姿多彩的“愛暑之夏”。這是阜寧縣各級基層工會組織聞“暑”而動,多措并舉,把“假”事做實,用愛心托起明天太陽的案例之一。
暑期來臨,“神獸出籠”,小學生們在家無人看管,成了許多家長心中的“難事”。為緩解困境青少年、留守兒童和雙職工家庭子女等暑期照護難的現實痛點,幫助小學生度過一個安全、快樂、有意義的假期,阜寧縣總工會早在6月初便制訂預案,組織和引導各鎮區、街道工會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這一載體,牽頭組織,采用“公益+志愿”的服務模式,提供課業輔導、公益看護、興趣培養等志愿服務,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長。
據悉,蘆蒲鎮“愛心暑托班”的志愿服務隊主要由南通大學的在讀大學生組成,他們來自英語師范、中文師范、思想政治教育師范、生物師范等多個專業,擁有較高的專業素養。
“本年度的‘愛心暑托班’將緊密結合6—14歲孩子興趣與教育需求,開設主題教育、趣味實驗、書法藝術、閱讀經典、心理健康、手工制作等多類特色課程,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培養健康心態,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在看中學、在聽中學,享受到良好的學習教育。”該鎮工會主席介紹道。
“爸爸媽媽都上班,把我留在家又不放心,就把我送到暑托班來。看完老師為我們精心準備的《濕地鹽城》宣傳片后,讓我們了解了鹽城的‘濕地三寶’丹頂鶴、麋鹿和勺嘴鷸,這個暑托班我們上的好開心!”日前,在阜寧縣板湖鎮工會等部門聯合組織的、為期28天的板湖鎮“愛心暑托班”上,13歲的板湖鎮孔蕩村小朋友孔俊杰高興地說。
據板湖鎮工會干事郭立學介紹,本次“愛心暑托班”為純公益性質,充分利用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現有陣地,開展就近辦班,30多名孩子均來自孔蕩及周邊村和工業園區企業。以具備服務資質和能力的社會組織自有師資為基礎,招募了優秀教師、鹽城師范學院在校大學生等志愿者積極參與。鎮工會、共青團和當地民部門發揮督導作用,全力保障暑托班順利運行。
“這次我有幸做上了暑托班的志愿者,給了我社會實踐和歷練,我很喜歡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感覺。我也很珍惜這次志愿服務,體會到大學生活里無法體會到的感受,增添了暑假生活的樂趣!”蘆蒲鎮大學生志愿者李雅認為。
阜寧縣一縷陽光志愿者協會工會秉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職責使命,以開展“紅色宣講員”“象棋少年班”“小小繪畫家”培訓及競賽活動為主線,近日分別與溝墩、陳良、吳灘街道、花園街道、金沙湖、新溝等鎮街工會及相關部門一起,利用暑假期間為困境、留守兒童等未成年人開展興趣培訓班。
羅橋鎮工會與鎮團委等部門一起,開展豐富多彩的“鹽凈護苗·伴愛同行”暑期兒童關愛活動,讓廣大兒童度過一個思想有引領、安全有保障、健康有呵護、情感有撫慰的快樂假期。古河鎮鎮工會和民政辦組織各村居兒童主任開展了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防溺水“四知道”(知去向、知同伴、知歸時、知內容)和“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與他人結伴游泳、不在無家長或教師帶領的情況下游泳、不到無安全設施和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學生不擅自下水施救)等宣傳教育活動,為孩子們的暑期筑牢安全防線......
據了解,今年暑期阜寧各級工會組織將聯合民政、共青團、教育等部門開設公益“愛心暑托班”60多個班次,240多名專職教師、村(居)“五老”及大學生志愿者參加志愿服務,為1600余名困境留守兒童及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提供暑期輔導。縣總工會還將為部分困難小學生贈送一批書包、文具盒等學習用品,切實將黨和政府及工會組織的溫暖傳遞給困境青少年群體,以實際行動回應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鄭青青 周永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