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暑期,位于福建省武平縣中山古鎮的古建園林文旅新地標百家大院,火熱試開園!16號樓、19號樓全面竣工,并初步完成了相關主題布展,在試開園期間,可接納團隊游客參觀、研學等。
百家大院局部試開園,是百家大院古建文旅項目建設過程中的一個里程碑,它標志著百家大院距離全面落成、迎接八方來客越來越近了。
百家大院第一期22棟古建筑計劃于2023年“十一”前后全面開園,目前項目正處于建設收尾及裝修階段。百家大院全園喬遷指日可待!
古建筑里談“古話”,在古代社會,無論是豪門大宅還是尋常房舍,喬遷之喜必配匾額以慶賀。
就此談談匾額里的古建文化。
在古代社會,凡是豪門大宅必有堂號,如百家大院第一期22棟古建筑,基本上都是明清時期的豪門大宅,自然也有原堂號(如16號樓為進士第、19號樓為承恩堂)。
百家大院19號樓
需要注意的是,古代建筑的堂號,起名大有講究,如命名為“第”,是官僚貴族豪門大宅的“專利”,這是一種約定俗成的社會潛規則,尋常人家的房舍命名斷不會僭越。
這里引薦一塊北宋時期的建筑配匾【尚書第】:題匾人(送匾祝賀喬遷之喜)胡仲華系“賜進士出身 國子監博士 特升監察御史”,而受匾人(房屋主人)毛伯遜為“工部尚書 ”,可見此匾配掛的房屋是真正的豪門大宅、房屋主人是朝廷權貴人士。
中華歷史古建筑以木結構為主,用料不可謂不素,但落成后的房屋卻又光彩照人、極具藝術性和視覺沖擊力,這是因為古代建筑大量使用木雕裝飾,雕龍畫鳳、栩栩如生,再配以七彩斑斕的漆色裝飾,整棟建筑常有富麗堂皇的既視感。
這里以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的喬遷賀匾【彩棟騰輝】為例:上款文字為“恭為 恩父 超翁斈老大人 華構”,其中“華構”釋義為宏大華美的建筑。看到此處便可知,此匾對應配掛的房屋,是一座華美的大房子。
“華構”之詞,必有擔當。宋·蘇軾《柏堂》詩曰:“忽驚華構依巖出,乞與佳名到處傳?!泵鳌埦诱秾m殿紀》:“二大都在寰宇間,皆據百二之雄勝,萃岳瀆之靈秀,鴻圖華構,鼎峙於南北?!币源藶樽C,說明當匾額中出現“華構”字樣,漂亮的大宅必不虛也。
此外匾文中的“彩棟”二字,也應證了該房屋的華麗:“棟”,屋中的正梁,這里指代房屋建筑;“彩”字則彰顯了房屋的光彩有多么華麗。
中國古代建筑的魅力,不僅在于其實用而華美的物理構造,更在于其蘊含的“天人合一”倫理思想:房屋建筑是家庭關系的環境基礎,也是幸福的本源。
這塊清光緒年間的喬遷祝賀匾【棟隆葉吉】,上款文字為“大清光緒戊子歲仲冬月 吉旦 立 蕭府妹丈大人榮造 誌喜”,可見受匾人(房屋主人)和題匾人(祝賀人)之間是妹夫和大舅子的關系。
這種親戚之間的喬遷賀語,最看重的就是家庭幸福、和睦。果不其然,題匾人落筆“棟隆葉吉”四字,大有深意:
“棟隆”,指屋梁高大厚實,此語體現了喬遷祝賀的本意,同時又暗示受匾人(題匾人的妹夫)在生活上要有擔當,比喻能擔負重任;“葉吉”,葉,協的古文,和洽、和協之意。葉吉,就是和協吉祥。
因此,“棟隆葉吉”四字,強調了房屋高大厚實(同時寓意主人有擔當)和家庭和諧吉祥的因果關系。這就是中華古建文化的衍生內涵,將房屋與人的關系、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房屋和家庭幸福的關系等,體現得淋漓盡致。
此外,中國古代建筑有一個特質:堅固耐用。只要保護得當,勤于修葺,可屹立數百年不倒。因此在喬遷牌匾中,常見祝愿建筑物長青的賀語。
這塊清代喬遷志喜匾額【大廈千秋】,上款文字雖有脫落,但依稀可辨“大□□建華廈紀念”字樣。匾文中的“大廈”,跟現代語義相同,指高大的房屋。像百家大院第一期22棟古建筑,大多符合古建筑中的大廈標準。
漢王褒《四子講德論》:“大廈之材,非一丘之木;太平之功,非一人之略也。”可見,在古代建筑中,符合大廈標準的房屋,遠不是我們表面看到的那樣仿佛是簡單的磚瓦堆砌、梁柱搭建而已,相反,它們都是浩繁復雜的系統工程。這也正是古建筑值得傳承和保護的價值所在,它們是古建精品,實難復制。
前述匾文“大廈千秋”,一語道破了大型古建筑“一眼千年”的魅力所在。
我們再看民國建筑匾額【基村生光】:基,指基礎。如房基、地基。匾文之意,稱贊基礎堅固的高大房屋,給整個村莊增添了光彩。
百家大院全景(中圖)
對此我深有感觸:百家大院落地千年古鎮,是難得的緣分,為古鎮周邊的村莊帶來了巨大的文旅機遇,以及匹配古鎮文化氣質的歷史光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