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一生寫了15部武俠作品,雖然數量不多,但是質量方面卻極為上乘,可以說每本都是經典。這也使得金庸成為了武俠小說的代表性人物。
隨著時間的流逝,網絡平臺的崛起,武俠小說也漸漸沒落,網絡文學進入了百花齊放的盛況。然而縱是網絡文學取締了,當初武俠小說獨大的格局。
但是金庸的作品依舊有一席之地,甚至還經常被人翻拍,這就是經典,不但能經得住歲月的考驗,更是不管在什么時代,都能讓人讀起來不覺過時。
下面我們來聊一本,筆者個人覺得是金庸先生一部明珠蒙塵之作。為何說是金庸先生的明珠蒙塵之作?因為這本小說不管是劇情,還是人物,思想深度。
都是不錯,甚至不比金庸那幾門經典的大熱作品差。然而讓人遺憾的是這部作品并不火,為此金庸甚至更改了一次名字,希望這部作品能被大家喜歡。
可惜,這部作品終究未能讓金老如愿,只因這部作品內容太過沉重,讓人讀完脊背發涼,更是不敢再看第二遍。甚至很多人看完,都留下了心理陰影。
這部作品最初的名字叫《素心劍》相信這個名字,很多讀者怕都沒聽過。后來金庸改名為《連城訣》這個名字,比較前者,大家應該頗為熟悉了。
這部作品明明很優質,為何說不被讀者喜歡,甚至明珠蒙塵了呢?原因就是江湖世界設定的太黑暗了,里面的壞人是真的壞,壞的讓你覺得齒寒。
金庸大熱的作品,壞人有個特點,就是給讀者們感覺不壞。這是什么原因呢?因為金庸會幫這些角色找補,給壞人做壞事的理由,主動給讀者施壓。
就像李莫愁,明明是個濫殺無辜的女魔頭,金庸又給她設置了一段為情所傷的過去。還有慕容博,做了那么多壞事,金庸卻告訴你是因為立場不同。
由于這些反派的角色,總是或多或少有悲憫之處,或讓讀者同情,或讓讀者感觸,因此讀者們不覺得有多壞。這樣讀者也能很輕松的閱讀。
《連城訣》則不同,這里面壞人就是壞人,壞得徹底,壞的滅絕人性,沒有任何理由。比如像:戚長發師兄弟三人,還有凌退思這個角色。
虎毒尚且不食子,這些人甚至不如猛虎有親情感,怎能不讓人齒寒呢?除了以上極惡之人,還有一人也是讓在下記憶猶新,甚至因為他多年不吃肉。
此人就是花鐵干,曾經讀到花鐵干雪山大口朵頤那一段,真是把人嚇得不輕,更是留下了陰影。然而多年過去后,再次審度花鐵干這個角色。
卻對這個人物不再討厭,反而還頗為理解,其實花鐵干并非想做壞人,他比起凌退思、戚長發等人算好多了。他其實也挺無奈的,他只想活下去。
花鐵干屬于一個,被逼入壞人行列的好人,當一個人被逼迫到他這種地步,除了崩潰之外,也只能像花鐵干這樣了。畢竟不是誰都是主角。
當然這部作品雖然塑造了這么多壞人,但卻是正能量滿滿。就是借著狄云、丁典等人詮釋一個道理,不管身處多么H暗的江湖,卻還能堅守本心。
這部作品的立意是真的深遠,里面的人物角色塑造得也比較立體,故事方面更是精彩絕倫。但是大多數讀者看小說,只是為了消遣放松,奔著樂去的。
真正愿意沉下心深思的人很少,這部作品讀起來那么的壓抑,自然令人不喜。所以縱然很精彩,背后的意義很深,也沒有多少人愿意去發掘。
這可能也是金庸的一次嘗試,這次之后,金庸的作品基本就不走這種風格了。這次嘗試讓金庸明白了一個道理,小說就是小說,本就是取悅讀者的。
作者也是不能隨心所欲,能既符合讀者的口味,故事又精彩,這才是一部成功的作品。《連城訣》確實是一部好的作品,卻不是一部受歡迎的作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