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抖音上開始流行房東在線割肉賣房了...
整個流程大概是這樣:
房東在后臺找短視頻博主私信,短視頻博主帶著攝像機等家伙事到業主家里進行拍攝..
其實呢,拍攝倒是其次,眾多觀眾最喜聞樂見的是兩大環節。
一是業主高喊賠大了..
二是在業主高喊賠大了之后,接下來讓人瞠目結舌的報價..
比如這套碧桂園的都薈府,135平的四室兩廳的次新房,就算加上物業停電擁堵等等因素,170萬的房東報價,確實擊穿了片區底線...
我在貝殼搜了搜這個社區的貝殼成交價,110平的房子在161.5萬,170萬就能買到135的四室,就算加上8萬的高稅,也才178萬,合著13000一平,還是現房精裝修..
即使對比同類張馬片區在售的新房,同面積少說節省20萬..
當然這套房子雖然評論區說還要掉,但是最終一天就成交了
限于隱私,我不能截取太多的圖片
自從某位博主拍這種類型的視頻火了之后,好像全抖音賣二手房的都在搞同類型的視頻拍攝..
畢竟這種類似別人遭受損失的視頻往往喜聞樂見,尤其是類似現場談價的環節又讓很多想買房的人感覺到童叟無欺...
不過,雖然看起來還是很可樂的,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
不單單是老破小,連很多次新房也在下降通道中,而這一點是很罕見的...
01
我連續刷了幾百個類似的視頻,先針對這是一種新興產物大概來總結下利弊
先說正面:
1.因為短視頻存在附近以及推薦板塊,這就導致拍攝的二手房天生自帶周邊精準流量,而且作為鄰居來講,也想知道自己的二手房到底能賣多少錢,所以流量是差不了的
2.整體的構建場景又比較真實,因為中介在短視頻里現場砍價說利弊,所以看起來還是很真實的,總比那些你一問這房子在哪,一大堆讓你私信的要強不少。
3.評論區的互動要么說賣不出去要么說還得砸手里,客觀上增大了互動量,又增加了推薦的流量
3.基于以上三點,對于特別著急賣房的人來說,成效還是不錯。
再說負面
1.砍價實在是砍的有點厲害,很多人本著來都來了,不讓點錢不就讓別人白來的心態,少說降10萬,多則降20萬,我看到有不少房子已經擊穿了過去的成交底價..
2.這種東西不能刷多了,刷多了會對房地產市場以及房價產生超級強烈的負面影響..
我就曾看到一套房,讓A中介拍攝報180萬,發了幾天發現沒動靜,讓B中介再來拍攝報175萬,最蛋疼的是還被評論區發現了,大家只能感覺到你的房子確實不值錢..
很多房主堪稱兩眼一抹黑,降價的幅度都是憑感覺,中介真的過來建議市場行情價,很多人心里還是很抗拒的...
個人不建議這東西當做第一選擇,不如先降價在貝殼上掛掛,找找行情,弄不動再來拍會更好點..
另外,不知道是不是視頻的影響,不少視頻中出現的二手房小區突然多了好幾套低價掛牌的...
2.一定要明白一件事,不大割肉,房子是出不去的,和視頻以及拍視頻的那個人一點關系都沒有..
包括前文我提到的效果不錯,一定是基于大幅降價的基礎之上,按照我不嚴謹的統計,100套拍攝的房子大概只有3套能在一個月銷售出去..
02
按照我對人群的認知看,絕大多數人對于出鏡這件事還是非常抗拒的,但是依然還是有這么多人愿意配合中介來拍攝自家的二手房。
也側面反映了這群房東的焦灼...
老破小就不用強調了,但是現在市面上有很多房子,他們有電梯,房齡15年內,地段一般,甚至戶型還湊活..
但是就是這種房子同樣需要割肉,這才是真可怕。
我摘了一些出鏡視頻的報價:
郎茂山山景園,三室兩廳兩衛,153.24平,一口價195萬,據說賣掉了,單價不到1萬3,這套屬于山景房。
和諧片區蘭亭鑒筑花園,電梯一室一廳 56平,57萬,看了看貝殼之前都70個,不知道和戶型是不是有關聯
南苑小區,當年鐵路搖號的房子,18年買的時候295萬,現在255萬...暫時沒聽說賣掉
紫云府216平送車位一樓50平小院,400多個,暫時沒聽說賣掉
歷城區重汽翡翠外灘 170平 289萬送地下室車位,合1萬7已售
和諧片區,新世界陽光花園,91平賣139萬
房子有很多,大概總結一下
如果是老破小,基本上就是等著,除非大大大割肉,否則弄不出去,有賣出去的,但絕大多數白搭,像昆侖街,房主可能想賣8000,但是網上有6000賣掉的記錄,這就很頭疼。
15年房齡以下,地段一般,戶型功能有缺失,比如兩室,基本要低于貝殼掛牌價1000元以上,而且這種房子的單價是有上限的,往往1萬5就是天花板了。
普通次新房,對比周邊新房,或者19年后入手的價格,每平米賠1000-2000左右,比如中海華山,據我觀察,這種位置,改善掉的比剛需快...
好地段好房子,多半要控制總價,根據我之前的總結,二手房市場上,多數人能承受的區間在350萬以下,超過這個區間會比較難賣,哪怕他處于所謂的改善區域,多數的成交周期也不算太短。
我在貝殼上選了不少小區關注。
隔段時間我會看看這些房子,很難過的是多數都沒出去,這就說明即使你是所在小區的最低價,房源流通性依然不強。
至于到底降多少才有人買,中介也沒想法...
拿前面幾個出售的房子來當正面案例看
稍微不老(10年內),不普(有點亮點)而且不殘(戶型功能無缺失)賠點錢出手還是問題不大的。
亮點這東西涵蓋的比較多:
比如非高層,畢竟喜歡高層的越來越少了...
比如山景,再比如價格上對比同片區的新房具備一定優勢
例如翡翠外灘和國泰江悅,國泰江悅170可是貴多了。
你不用管興元小學到底成績咋樣,有人愿意房子就夠了...
但是相應的,老(10年以上),普(地段沒學區,偏西北,發展速度一般般)、殘(兩室頂層復式),出手就需要割肉了。
關于頂層和復試補充一點,不能說這種房子不好,但就是很多人不太感冒,尤其是早期復式,普遍總面積偏大,單層面積偏小,上下樓不便所以把他歸納在殘里面了。
03
最后說點我周邊發生的事
老粉都知道,我19年就把家里兩套房子出掉了,一套是老破小,另外一套其實不算老,但地段差點,6層洋房但沒電梯,房子本身算普殘,都是垃圾學區。
高潮來了,最近一段時間我因為往外租房子,鬼使神差的又到了當年我賣房的門店那里。
比較可惜的是沒找到當年幫我賣房的中介,然后針對老破小發生了如下對話:
我:我在XXX有套XXX層的房子,現在好掛嗎?
答:掛肯定是沒問題,你想掛我和你去拍拍照
我:先別拍照了,我就是想問問現在到底多少了,好不好賣?
答:好不好賣不敢說,價格的話到不了70了
我:我看貝殼,之前有賣93萬的(那套就是我),怎么現在才70啊
答:70其實也保守了,你要是真想賣就是60多一點,現在一個月都沒幾個看老房子的,你隔壁XX小區還好一點,房齡沒這么老,你這個是真沒人看,掛上來的意思也就是說能看
我:隔壁XX小區怎么好賣呢,那邊房齡也不行啊
答:因為你這個小區房齡已經超過30年了,銀行現在有政策,93年以前的房子,只有1-2家銀行能做貸款,其他都是全款,但是能買咱這房的,咱說實話都是沒錢的,所以你別看就差幾年,其實差別還是很大的,掛我們這,我們不敢說賣多少錢,賣多少都是你們談,但是我們會盡力
我:這樣吧,因為這是老人的房子,我就是想知道到底能賣多少,你就說多少錢一定能賣
答:肯定是越低越好,但是具體多少我不敢說,因為沒大有人看,現在西邊不如東邊賣得好,買西邊的基本也都上西客站了
整篇對話我翻譯一下:你想割肉也得看別人接不接
然后那套普殘的對話更搞笑,因為我確實沒想到,從總價上看,它掉的更快。
從面上看,他確實更有賣點,6層洋房,房齡很新,雖然沒電梯,但是那套在二樓,然后的對話成這了:
答:你這房子不好賣啊,現在掛的人太多了,你看看我們內部的系統,光你這房子就100多套了,都等著賣
問:我這是洋房啊,這邊不是發展挺快的嗎
答:老師,你既然是想賣房,肯定也不是來聽好話的,咱就說點實際的,別管你這樓層高低,現在沒電梯的基本就沒人看
問:我自己的老破小都賣出去了,比這邊還貴幾萬呢,他那也沒電梯
答:這個東西得對比著看,這邊新房很多,新房都有電梯,而且還有學校,賣的也不貴,萬數塊錢,你這雖然算是洋房吧,但是和開發商蓋的根本就不是一個東西
問:那這房子能賣多少錢呢?我看之前有100萬的(就我那套)
答:這個不好說,可以先掛上,掛多少看您這邊,我這邊的建議是,要是著急賣的話可以掛個小區最低價,這樣我們也好宣傳
問:我這不是老破小啊,當時還是拆遷選的啊,這種房子還這么困難嗎?
答:現在市場就這樣,開發商的新房都不貴,現在買房的都是買新不買舊,不多降價我們都沒法推
整篇對話我翻譯一下:中介不樂意賣二手
雖然我是心中竊喜的,但是這兩個門店給我的感覺就是隨緣,想賣你就掛這,不想賣你就走,也不攔著..連個讓我降價掛上的都沒有,整個對話過程中也是漫不經心的..
這就是市場的真實現狀。
即使你割肉降價外帶出血,也未必有人接,這種感覺真是讓人絕望
不少朋友在問賣二手房的秘訣
說出來很簡單就是把房子搞干凈,年底掛上等來年三四月,做好大大大割肉的準備,如果有必要去千佛山上上香..
過去可以通過中介網站的增值服務以及給中介辛苦費進行促進,但是現在,我感覺現在意義不算大了..
因為現在想賣房的忒多了,尤其是剛需房。
之前寫了篇二手房的文章,大家可以看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