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資車與國產車現在的差距還有多大?這是很多朋友都在討論的問題,如果說以前大家的差距是發動機技術、底盤調校技術,那現在隨著國產車大力發展新能源,大家要開始比拼的就是新能源技術了。不過就目前來看,還真沒幾家合資品牌的新能源擁有好的發展。恰好,嵐圖夢想家(參數丨圖片)和豐田賽那就是國產新能源與合資燃油車的代表車型,將它倆進行全面對比,就能展示出國產車與合資車當前的差距了。
夢想家
賽那
作為MPV車型,夢想家和賽那的目標用戶都是家用或者是商用需求的車主,宜家宜商是它們喊出的口號。從設計上來看,夢想家其實更符合這個中性的角色,賽那則更偏向于家用一些,到底誰更好看,就得根據自己的審美來判斷了。
夢想家
內飾方面同樣如此,兩臺MPV都展示出自己的風格,帶來的視覺體驗也有不同。比較明顯的差異就是,夢想家配備的一體式三聯屏帶來的科技感更強,面部識別、手勢控制還有可見即可說等功能也更有現代化氣息,高通8155芯片的配備,還有近期OTA 2.0版本的推出都有一定優勢。
賽那
相比之下,豐田賽那的車機系統就有些拿不出手了。盡管從功能方面來看,賽那的車機系統也有導航、多媒體等主流功能,但賽那的車機顯示效果、UI設計還有流暢度,與夢想家相比確實沒有優勢。
賽那
智能駕駛方面兩者表現倒是差得不多,都配備有L2級別的駕駛輔助,主流的全速自適應巡航、主動剎車、并線輔助、疲勞駕駛提示等功能,兩臺車都有。在此基礎上,夢想家也展示出了更為強勢的一面,它還配備有自動泊車入位、自動變道輔助功能。在車機和智能駕駛部分,顯然國產車確實占據了上風,這點毋庸置疑。
夢想家
賽那
空間方面沒有太多比較的意義,作為MPV車型,無論是夢想家還是賽那,它們的表現都很出色,尤其是對待第二排獨立座椅,前后可滑動的距離以及靠背可調節的角度范圍都很大,加上兩臺車都配備有腿托調節功能,加之座椅通風、加熱功能它們倆都有配備,所以能帶來的乘坐體驗都很出色。略有不同的是,夢想家的座椅配置是全系標配,而且第二排座椅還多了按摩功能,賽那則是中高配車型身上才能看到相對豐富的配置,這也是國產合資之間的另一項差異。
夢想家
除此之外的差距就在動力、底盤部分了,夢想家屬于新能源車,分別提供了插電混動和純電版本可以選擇,插電混動版搭載的智能多模驅動系統,可以實現純電、增程式、混聯驅動和發動機直驅等多種工作模式。由于搭載了大容量的電池包,該車擁有82公里的純電續航里程,滿油滿電的情況下,該車的綜合續航絲毫已超越了傳統燃油車。
夢想家
純電版車型根據版本不同,提供了475公里和605公里兩種續航可以選擇。驅動方面,無論是插電混動版還是純電版,夢想家都是雙電機四驅,插電混動版加速成績是6.6秒,純電版加速成績最快則是5.8秒。
賽那
賽那依舊搭載的是豐田引以為傲的THS油電混動系統,發展這么多年,這套混動系統的成熟度、可靠性都不錯,值得信任。同時油電混動系統的經濟性也很出色,該車的百公里綜合油耗僅為5.71L,相較傳統的燃油車還是很有優勢。不過在新能源車面前,優勢并不大。同時在動力方面,賽那的表現也相對一般,9秒左右的百公里加速成績,確實算不上亮眼。
夢想家
賽那
更為關鍵的底盤,兩臺車在前懸掛和用料方面有差異,夢想家的前懸掛是雙叉臂,且使用了鋁合金材質;賽那的前懸掛是麥弗遜,僅使用了常規的鑄鐵材質。從用料角度來看,身為國產車的夢想家顯然更加厚道,賽那的表現則中規中矩,算不上差。
夢想家
簡而言之,個人認為當前國產車與合資車之間的差距還是非常明顯,尤其是夢想家和賽那所展示出的差距,包括智能、性能、配置和用料,幾乎都是作為國產車的夢想家處于領先,賽那則并沒有什么優勢。也難怪當前合資車在逐漸走下坡路,隨著這樣的趨勢發展,后續國產車的優勢肯定會越來越大,合資品牌要想在國內生存,肯定也會越來越難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