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華北集團剛摘得南倉地塊,由龍湖(龍智造)代建;嘉業摘得李七莊地塊,由綠城代建;正繼摘得中北鎮地塊,由新城代建。
再加上,先前水西侯臺摘得水西印項目,由金地代建;城投柳林的蘭園項目,由藍城代建。
似乎天津瞬間上馬一大批代建樓盤,代建這種操盤模式急速升溫,成為不可忽視的市場現象。
房企為什么熱衷于代建
從去年開始,很多品牌房企都已經開始在天津布局代建業務,談到拿地發展的時候,答復都是驚人的相似。“這兩年主要考慮輕資產代建業務,暫緩拿地了。”
抱有這個態度的房企,包括并不僅限于:萬科、金地、仁恒、綠城、龍湖、旭輝、新城等等。
這個群體性的態度很值得玩味,在上一個樓市調控周期里,自己有地可拿,還用得著搞代建?自己項目有利潤,還用著給別人打工代建?
當前市場內卷的結果,首先是要活下去。各自集團戰略調整重壓之下,要維持住城市公司團隊、要在當地市場保持發聲,也只好放下身段給地主方打工。
目前正常樓盤開發,都掙不到三五個點的凈利潤,有地主方愿意為專業度買單,雇傭百強房企屈尊來當個大乙方,也不是不可以。
用四五年周期代建一個樓盤,收入幾千萬的管理費,這筆錢以往對于頭部房企,可能都不值得走心思。
可是現在這筆錢既能包住一個城市公司團隊的日常開銷,還能向集團總部證明,這個團隊是能扛能戰的有用之軀。何樂而不為。
代建到底能掙多少錢
代建的掙錢模式主要可分三種,第一以管理費用計算,第二以銷售額分成,第三以綜合服務費計算。
以管理費用計算代建收入,一般是樓盤成本預算中,代建方收取管理費用3%包干+營銷費用4%包干+少量工程管理費用。代建方的工作成本、人員薪資、利潤就全部包括在內。
這種模式下,代建方的利潤來自于費用的節余,土地方增加成本不多,樓盤成本壓力不大,代建方純屬是用自身的經驗和專業度掙辛苦錢。但是現在渠道大過天的情況下,營銷費用顯然需要提高了。
以銷售額分成的,一般是代建方收取銷售額的3%,或建筑面積400元/平米+溢價提成。營銷費用開發費用由土地方自行承擔。
這種模式下,用銷售額的溢價刺激代建方,樓盤品質越好銷售額越高,代建方收入越高。代建方前期在管理精力、專業度、把控能力上的價值,都在銷售過程中體現。典型的前期受累、后期補償模式。
以綜合服務費計算的,代建方直接分走樓盤凈利潤的15%~20%,如果實現預期溢價,代建方還有跳點可拿。
這種模式直接在樓盤最終清算階段見真章,前期的天花亂墜畫大餅不算本事,亮出賬本劈分成。
例如代建明星企業河南建業,就習慣于按計容面積收費,設置每平米200元、300元、500元,三個標準。在此基礎上還有溢價后的超額管理費。(疫情前價碼)
另一個代建明星企業綠城,習慣按總銷售額的一定比例計提,一般不少于7%(疫情前的行情),再加一定的業績獎勵。
按一個10萬平米體量樓盤來估算的話,按2萬元售價估算,當前代建費大約是6千萬~8千萬。考慮到一些必要成本支出,代建方每年的收入也就是1000萬水平。
土地方的小算盤
拿地難,開發更難,追求有利潤的開發特別難。
如果土地方自身開發實力薄弱,選擇頭部房企代建,明面上的好處包括:代建方的光環帶來品牌溢價;認可代建方的鐵粉老客戶;代建方現有的銷售網絡。
上述這些僅僅是代建方價值的一部分,代建方的售前管理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也是土地方所看重的。一句話,省出來的錢同樣也是利潤。
比如代建方的專利戶型,長期合作設計單位低廉現成的設計方案,就能節省設計費用。
比如代建方招采庫里幾十頁的各類戰略合作單位,也是一座金礦。戰略合作的總包方,長期采購的建材方,這些戰略低價是代建方十幾年規模開發的積累,可以直接為土地方所利用。
除此之外還有產品包裝溢價能力,也是代建方的強項。說到講故事拼話術的能力,畢竟品牌房企的營銷更專業一些吧。
這些代建方可利用的優勢資源,正是土地方的短板,也是樓盤實現溢價的主要路徑。
這樣形成了代建方和土地方的深度利益捆綁的。合作共贏做大利潤,然后分成。
更何況,代建大乙方的錢雖然辛苦錢,但畢竟不是關鍵機構,付款上也不是不能拖。
代建方的理想與現實
代建方能掙到錢嗎?
先說結論,很難。
代建方一般都會要求先付幾百萬的進場費用,然后按進度節點支付一定比例代建費,最后在竣工驗收時清算。
比如簽訂代建合同后支付不少于500萬元定金,開工時支付10%,拿到銷許時支付20%(累計),銷售去化一半時支付50%(累計),完成竣工備案時結算。
也就是說一個中等規模樓盤,代建方每年一兩千萬的收入僅僅屬于理論上的。如果銷售不暢、開發進度延遲,很可能每年連幾百萬都掙不到。
更何況蜜月期過后,里面還有土地方違約風險、拖欠風險、延遲支付風險。
品牌房企搞代建,簡言之就是一句話:有自己的項目托著給別人代建,相當于干兼職,錦上添一點兒花;如果沒有自己項目托著給別人干代建,就有挨餓斷頓的風險。
實際工作中,做慣了甲方的人,給土地方做大乙方,這個角色轉換也是相當的難受。
比如小閑了解的某品牌房企代建業務,有三分之一因為各種問題中途撤出,有三分之一出現各種應付款拖欠,剩下三分之一項目雖然最終完成,但是經歷者坦言,一個項目搞得身心俱疲。
比如有個代建樓盤,代建方的內部ERP審批流程通過之后,還要拿到土地方那邊,走一遍紙質文件流程,審批時長增加了一倍。
比如有個待建樓盤,代建方的某項方案遲遲得不到土地方確認,最終代建方協調總包方,分出部分工程給某個小施工隊伍,方案才得以通過。
比如有個代建樓盤,土地方的對接人只認給老板省錢這一個目標,他有兩個口頭禪:沒必要,用不著。搞得每次項目協調會,都成為一個小型專業說明會。
但是對購房者而言,代建是個好事。土地方獲取的城市稀缺土地資源,有品牌房企引入專業性的筑造,最終實現的產品力肯定會更加優秀。
好地段必須搭配好產品,才會讓購房者覺得值。希望天津樓市,也能籍此涌現出更多的好產品,這也是市場恢復活力的必要因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