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西安是熱搜體質,其中西安地鐵的貢獻功不可沒。
前有《蒼蘭訣》同款地鐵提示音,后有一站一景的logo及主題墻,就連秦始皇前兩天也帶部下來了場地鐵一日游!
這兩天西安地鐵又憑借16號線的地鐵駕駛員視角和最具穿越感的細柳營站logo火出了圈!
青龍寺站臺還能看到青龍寺遺址出土的文物!主打一個地下考古、地上展示。
也難怪大家給西安地鐵的稱號那么多:家底最厚的、最會“整活”的、最有設計感的……
那不如今天咱們來一起聊一聊西安還有哪些「地鐵之最」!
前兩天16號線正式開通,立馬就刷屏了西安人的朋友圈!
西北首個無人駕駛的地鐵線路,意味著原本首尾的駕駛車廂,現在直接開放乘坐了!
現在的16號線,99%的乘客都在首尾車廂,畢竟誰不想體驗一把地鐵駕駛員的視角呢?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16號線的細柳營站火了,許多人都說這是最有故事感的一個站臺。
看著柳樹前騎戰馬出行的將士,讓人仿佛一秒穿越,看到了當年大漢軍營的風貌。
書中記載以周亞夫治軍有方、軍紀嚴明聞名的細柳營躍然眼前。
能在地鐵看文物,還得是家底夠厚的西安!
鐘樓站就有明清兩代古井,現在青龍寺站內站外也能看文物了!
漢代渾厚、唐代絢麗、明代典雅、清代素淡……雖然是青龍寺遺址出土的文物復刻,卻十分值得一觀。
2號線新開的何家營站,打破了我對地鐵“深”的認知。
從進站開始,就需要連坐三個扶梯下樓,實測從入口到安檢層就需要3分鐘,這還沒算下到乘車站臺的時間。
隨著西安地鐵的飛速發展,如今也有“跋涉”級別的換乘出現。
北客站為了地鐵換乘專門搭起了一條看不到頭的廊橋,一路走下去,簡直和機場航站樓一模一樣!
4號線和14號線的換乘最是省時,只有面對面的十來米,兩步路就到。
地鐵變身輕軌,緩緩行駛在浐灞之上
窗外綠樹高樓,遠遠還能看到大橋后方的世博園長安塔。
東起西安東站,西至西咸創新港。
貫穿東西的5號線,全程足有45.5公里,31個地鐵站點!
3號線可不是單走的顏值線路,7個換乘站點在交通出行上也十分實用。
囊括1至6號線以及14號線共6條地鐵線路,地鐵換乘界的排面!
回想起來,西安人最早坐上地鐵還是在2011年9月16日,貫穿南北的地鐵2號線正式通車。
當年還讓人覺得新鮮的地鐵,如今16號線都通車了,咱們西安的發展真是越來越好。
“千年古都,常來長安。”
看完這些地鐵之最,不得不感慨咱西安地鐵發展的日新月異,或許不遠的將來地鐵還會有更多有趣的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