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彩熠律師
2023年上半年,疫情結束后僅半年時間,劉某就讓公司起死回生,生意紅紅火火。而在疫情發生前,他卻經歷了兩次被判無期徒刑、被羈押長達七年之久的牢獄之災。而讓劉某走出冤獄的,就是我國著名的刑辯律師——海南彩熠律師事務所主任姜彩熠。
2012年,福建人劉某與遼寧、安徽的兩家公司開展三方合作。不料合作到一半,他便被其中一方以合同詐騙罪告到了公安機關。
隨后,劉某因涉嫌合同詐騙被刑拘、批捕、起訴,并于2014年12月被遼寧省本溪中院一審以合同詐騙罪判處無期徒刑,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劉某上訴后,2015年4月10日,遼寧高院發回重審,2017年12月26日,本溪中院再次作出了與原一審同樣的判決。
劉某再次上訴至遼寧高院后,遼寧高院于2019年7月做出終審判決,劉某無罪,當庭釋放——此案前后歷經7年,劉某從兩次被判無期到最終改判無罪,耗時5年有余。
“這起案件是以購銷合同形式掩蓋了融資借貸的實質,涉及對合同性質和法律關系的理解,涉及罪與非罪的辨析,以及將經濟糾紛錯誤當作刑事犯罪處理等諸多法律問題。但該案的難能可貴之處在于,相關司法部門堅守法治原則,讓民營企業家在案件中感受到了正義,也維護了遼寧省的營商環境和法治環境。”劉某的辯護人、著名刑事辯護律師姜彩熠說。
有單據無貨物的“過單”交易
劉某系江蘇某公司和上海某公司的實際控制人。2012年,劉某分別以這兩家公司的名義與遼寧某公司、安徽某公司合作。合作初期,三方相安無事,合作進展也算順利。誰料想,合作中途卻突然發生變故。先是遼寧某公司向公安機關報案稱“劉某合同詐騙”,導致劉某被逮捕;然后,安徽某公司被法院宣告破產,遼寧某公司又向安徽的法院提起破產債權確認申請。
三方糾纏許久,官司打了一輪又一輪。他們之間到底是怎樣的合作?記者翻閱了三方所涉案件的多份法律文書,大致了解如下:
三方約定,遼寧某公司為劉某控制的江蘇某公司和上海某公司訂購安徽某公司的貨物進行前期墊資。首先,遼寧某公司與劉某控制的兩家公司分別簽訂《銷售合同》,約定遼寧某公司向安徽某公司定向采購鋼材,再加價銷售給劉某的公司;然后,遼寧某公司與安徽某公司簽訂《鋼材購銷合同》,購買鋼材;最后,劉某的公司與安徽某公司簽訂《鋼材購銷合同》,約定安徽某公司向劉某的公司購買鋼材。
即通過鋼材貿易的方式,遼寧某公司將資金支付給安徽某公司。該筆資金再由安徽某公司按每噸10—15元的比例扣除手續費后,分別轉付給劉某控制的江蘇某公司和上海某公司。最終,由江蘇某公司、上海某公司按月利率1%的標準在75天內向遼寧某公司贖回貨物。類似這樣的合同,他們之間共簽訂了11份。
但是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劉某的兩家公司其實并未向安徽某公司交付鋼材,安徽某公司也未能向遼寧某公司交付鋼材,遼寧某公司同樣未向劉某的兩家公司交付鋼材。在已結算完畢的6組交易合同中,劉某制作了虛假的進倉單據,在安徽某公司—遼寧某公司—江蘇某公司、上海某公司之間流轉實現貨物交付,但實際上并無真實的貨物交付。
變故就發生在第七份合同的贖貨期滿后,劉某未能按時履行合同。遼寧某公司此時要求安徽某公司按照合同發貨或者退還相應貨款,而安徽某公司也未能退款。于是2012年9月14日,遼寧某公司向公安機關報案,劉某因涉嫌犯合同詐騙罪于2012年11月2日被逮捕,羈押于本溪市看守所。
一審兩次均判處“無期”
姜彩熠律師
劉某告訴記者,剛被逮捕時,他是又莫名又氣憤。一是對遼寧某公司來說,大家一直合作得挺愉快的,對方為何說他是合同詐騙?二是對于三方交易的實質,大家都心知肚明是融資借貸關系,怎么就把他給抓了?
但是不管怎樣,自劉某戴上手銬那一刻起,這起合同詐騙案的刑事程序就已啟動了。2013年,本溪市人民檢察院以劉某涉嫌合同詐騙罪、虛開增值稅發票罪為由,向本溪中院提起公訴。
經一審審理,本溪中院認為“劉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的過程中,虛構事實、隱瞞真相,并在沒有實際履行能力的情況下,以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被害單位(遼寧某公司)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騙取被害單位財物,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構成合同詐騙罪”,遂于2014年12月11日作出如下判決:“被告人劉某犯合同詐騙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得知這一判決結果,在看守所里的劉某把希望寄托在遼寧高院的二審上。現在回憶起來,劉某覺得自己當時做對了兩件事:一是他堅信自己能等到“無罪判決”那一天,所以不停地向法院反映情況;二是他沒有自我放棄,找到了著名刑辯律師姜彩熠為自己辯護。
隨著姜彩熠律師的介入,劉某的案件迎來了轉機。2015年4月10日,遼寧高院作出刑事裁定書,“撤銷原判,發回重審”。
此時的劉某認為自己很快就要“出去”了,然而直至兩年后的2017年10月26日,劉某收到了重審后的《刑事判決書》。其結果與前次一審的判決結果幾乎一致,劉某還是被判處了無期徒刑。
辯護律師姜彩熠清楚地記得,發回重審后法院開庭時的情景。在法庭上,他與法院就遼寧某公司對“空單交易”和“無貨”是否知情、對“假購銷”“真融資”是否“明知”的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辯論。但針對他的辯護意見,法院認為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均未采納。
法律關系認定成為焦點
在兩次的《刑事判決書》中,本溪中院均認為遼寧某公司、安徽某公司與劉某的兩家公司(江蘇某公司、上海某公司)之間是鋼材購銷的買賣關系,而遼寧某公司“對所謂的無貨物融資并不知情”“不知無貨”。
但劉某在公安機關對其訊問時稱,遼寧某公司、安徽某公司、劉某的兩家公司(江蘇某公司、上海某公司)之間簽訂的每一份鋼材銷售、采購合同都沒有實際的貨物交付,只是象征性地轉交貨權憑證,三方之間均是非鋼貿易義務,也就是融資;因為相關國有企業不能做融資業務,所以三方相互之間簽訂虛假的鋼材銷售、鋼材采購合同,即以虛假的鋼材貿易形式掩蓋真實的融資行為。
那么,遼寧某公司對“空單交易”和“無貨”是否知情?三方之間到底是什么法律關系呢?
對于這兩個問題,劉某的辯護律師姜彩熠無論是在庭審中,還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均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三方之間確系融資借貸法律關系,遼寧某公司對‘空單交易’和‘無貨’也是明知的,本案不存在虛構事實和隱瞞真相的欺詐行為。”
他告訴記者,其實對于上述問題已有多家法院在民事生效判決中予以確認,但不知為何本溪中院兩次審理結果均認定三方之間的法律關系是購銷買賣合同關系。
記者翻閱遼寧某公司訴安徽某公司、江蘇某公司、上海某公司的破產債權糾紛案件的法律文書發現,在安徽省馬鞍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和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的《民事判決書》中,均顯示“案涉鋼材買賣交易系遼寧某公司、安徽某公司、江蘇某公司、上海某公司協商或默認,以無實際鋼材交付的循環買賣合同的形式進行融資,當事人間實質的法律關系為借貸。遼寧某公司為出借方(出資方),江蘇某公司、上海某公司為借款方(用資方),安徽某公司為協助方(參與方)”。
此外,姜彩熠律師表示:“即便根據本溪中院刑事判決,認定的三方關系是鋼材購銷買賣合同關系,劉某也不應該構成合同詐騙犯罪。”
他解釋說:“購銷買賣合同中發生的合同詐騙犯罪,只能是出賣人騙取貨款,或者是買受人騙取貨物。劉某作為買受人,是存在騙取遼寧某公司貨物犯罪的可能,但不可能出現騙取出賣人貨款的情形。作為買受人,劉某按《購銷合同》的約定,向出賣人遼寧某公司支付了合同總價的20%定金。出賣人遼寧某公司收到定金后,既未向買受人劉某交付貨物(鋼材),也未給買受人劉某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買受人沒收到貨物,就不應該提前支付貨款,所以劉某不可能構成詐騙犯罪。”
遼寧某公司與安徽某公司簽訂五份購銷合同并支付了相應貨款,但安徽某公司未交貨。為此,遼寧某公司將安徽某公司訴至馬鞍山中院,要求返還貨款、利息及損失。該案中,劉某實際控制的兩家公司為第三人。
馬鞍山中院審理認為,本溪與馬鞍山這兩家公司簽訂鋼材購銷合同,是以虛假的鋼材貿易形式掩蓋真實的非法融資的借貸行為。
該案經過上訴、發回重審,重審一審判決后,再次上訴,2017年3月,安徽高院作出終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該終審判決認定,涉案合同的買賣交易系各方協商或默認以無實際鋼材交付的循環買賣合同形式進行融資,當事人間實質法律關系為借貸。
而此前,馬鞍山中院兩次判決內容一樣。
對此,姜彩熠律師充滿信心,“劉某這起所謂的刑事案件,最終一定會獲得無罪!”
高院終審改判無罪
姜彩熠律師
在本溪中院重審作出無期徒刑的判決后,劉某再一次向遼寧高院提起上訴。
姜彩熠律師介紹,他為此多次向有關部門實名反映劉某被超期羈押的情況,這對推動此案進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又等了一年半,劉某終于等來了遼寧高院作出的《刑事判決書》。正是這份來之不易的判決書,使劉某重獲自由。
過程雖然曲折,但辯護人姜彩熠律師的大部分辯護意見,在二審中被法院采納。遼寧高院認為:“劉某雖然以江蘇某公司、上海某公司名義與安徽某公司簽訂《購銷合同》,未履行發貨義務,偽造進倉單據和監管人名章等行為,但遼寧某公司與安徽某公司、江蘇某公司、上海某公司間以買賣鋼材為形式進行融資,實質是借貸關系,三方未約定用鋼材實物抵押,遼寧某公司默認以無實際鋼材交付的循環買賣合同形式進行融資。”
“在沒有證據證實劉某與安徽某公司共謀騙取遼寧某公司的情況下,認定劉某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現有證據不足以認定劉某的行為構成合同詐騙罪。”
“同時,涉案三方合作業務只是以虛擬的鋼材貿易為名,實際從事融資借款的活動,三方既然無真實的貨物購銷,自然就沒有依法納稅的義務,從而三方也均無騙取或實際抵扣稅款的目的和需要。劉某主觀上無騙逃國家稅款的主觀目的,客觀上不會產生騙逃國家稅款的可能和結果,故其行為不構成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
綜合其他,遼寧高院認為,原審法院認定劉某構成合同詐騙罪、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屬于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錯誤,應當依法予以糾正,并宣布劉某無罪。
拿到無罪判決書的那一天,姜彩熠律師也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他曾成功代理過多起“從判決無期到改判無罪”的案件,每一次他都拼盡全力、謹小慎微,這次代理劉某的案件,光收集到的書證就多達90余份,并特意繪制了法律關系無罪示意圖,他說:“我就怕辜負了當事人的那份信任。”
離開羈押了他7年的看守所時,劉某握著姜彩熠的手說不出話來。姜彩熠律師說了一句:“老劉,你放心,正義從來不會缺席!”
兩次判無期,最終判無罪,7年間,劉某的經歷可謂驚心動魄。試問,一個人又有幾個7年的青春與奮斗?
走出囹圄的劉某,經歷了新冠疫情在內4年多時間的煎熬,重拾信心,終于東山再起,讓企業起死回生,生意興隆。
正如劉某所說,因為找對了人,才有了他的今天,一輩子都會銘記姜彩熠律師大恩大德。(文中劉某及各公司均為化名)
姜彩熠律師讓更多人無罪
為讓更多無罪之人無罪,姜彩熠律師一直行走在路上
福建人劉某被羈押七年時間、兩次被判無期徒刑,他最終因為找到了了姜彩熠律師而喜獲自由。
其實,和劉某一樣,得到姜彩熠律師幫助獲得無罪的人,按照姜彩熠律師的助理的說法“多了去了”。
劉某和那些走出冤獄的人一樣,都是那樣幸運,因為,他們都找到了同一個人,那就是姜彩熠——
非物質文化遺產盛京滿繡第四代傳承人、北京印信通公司董事長楊某桐,在看守所羈押4年之久,被判無期徒刑,經姜彩熠律師辯護,最終改判無罪。
北京某企業老板汪某遭合作伙伴舉報后,被起訴到檢察院。姜彩熠主任先后到北京及鞍鋼等實地調查,先后搜集了十幾份證據遞交到檢察院。經過兩次退補后,檢察院作出不起訴決定書。舉報人申訴后,遼寧省檢察院維持市檢察院的不起訴決定。
在沈陽經商的溫州商人李某某故意殺人罪被起訴,姜主任到案發現現場大量取證,最后被認定為正當防衛。
在遼寧省遼陽鐵礦老板李某林涉嫌詐騙犯罪的案件中,李某林有可能被判無期徒刑,但公訴人采納了姜彩熠律師的辯護意見,最終檢察院作出不起訴決定。
遼寧省鞍山從事手機批發的老板王某某,因欠多家供貨商的貨款,在沈陽桃仙國際機場被抓捕,姜彩熠認為此案不具備非法占有的主觀要件,是經濟糾紛,該辯護意見被采納,檢察院作出不批捕決定。
沈陽市鐵西區女企業家李某,因涉嫌職務侵占罪和挪用資金罪被起訴到鐵西區法院,姜彩熠收集了大量證據,證明該企業1985年注冊時教育局沒有投入資金,一審判決無罪,李某恢復了自由。
遼寧省丹東市某石化公司老板及十三名公司高管,因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和非法經營罪被批捕羈押,涉案數額特別巨大,姜彩熠通過收集大量無罪證據,還到北京請馬懷德、陳興良等七位專家出具專家意見,有理有據的提出了無罪的辯護意見被法院采納,被羈押三年多的老板和十三名公司高管,重新回到了企業的崗位上。
山東東方醫藥集團董事長劉某瑞,因涉嫌職務侵占罪和挪用公司資金罪,被山東省濟南市公安局刑拘,姜彩熠帶領五人律師團隊飛赴濟南,無罪辨護意見被濟南市檢察院采納,最終作出不起訴決定。
廣東深圳某國際投資集團公司董事長穆昕,因涉走私被大連海關在深圳機場抓捕,姜彩熠經過半年多的調查取證,提出走私犯罪屬實,但穆某不應承擔法律責任的辯護意見被采納,檢察院最終作出不起訴決定,使穆昕避免了牢獄之災。
遼寧房地產開發老板隋某某,因欠薪罪被拘捕,姜彩熠提出的無罪辯護意見被采納,丹東公安機關立即釋放并最終撤銷案件,新華社《內參》和《法制日報》頭版報道了此案。
廣東某公司老板藺某,因涉嫌合同詐騙罪被鞍山市公安局列為網逃后刑拘,姜彩熠通過調查認為是舉報人報假案欺騙公安機關。報捕前后,姜彩熠帶助理先后八次赴鞍山,并向檢察院提供了相關證據和不構成詐騙犯罪的辯護意見。鞍山市檢察院采納了姜彩熠的辯護意見,2019年1月8日,藺老板走出了看守所大門。
加拿大法學博士,華人辜某華來東北投資,羈押三年多,被以五個罪名起訴,姜彩熠依法辯護,拿掉四個罪名,最后一個罪名免予刑事處罰。
遼寧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工作人員,兩次被莊河法院判處濫用職權罪,經姜彩熠辯護后,大連中院改判無罪。
大連市政府局級干部于某某,退休后被以濫用職權罪起訴到檢察院,最后檢察院采納姜主任無罪辯護意見,作出不起訴決定。
沈陽市蘇家屯區老板陳某,因偽造中石化銷售公司公章擔保,從浦發銀行貸款被以詐騙罪起訴。姜彩熠律師認為,陳某客觀上有提供假擔保的欺騙行為,但主觀上沒有非法占有的主觀故意。最終鐵嶺市檢察院采納其辯護意見,作出不起訴決定,羈押近三年的陳某走出了看守所。
遼寧朝陽市某鎮黨委書記盧某某,因受賄罪被起訴,姜彩熠律師認為,新《刑法》對受賄罪增加限制要件,領導干部節日收錢,末給對方辦事謀利,應按禮金認定,不是受賄犯罪。最終,辯護意見被法院采納。
沈陽老板張某輝,因詐騙罪被羈押一年多,起訴到法院后,其親屬找到姜彩熠,姜彩熠提出張某輝與被害人,相互欠款搞不清楚,根本不構成詐騙犯罪。法院采納該辯護意見,該案最終由檢察院撤訴后,作出不起訴決定。
東北某企業負責人柳某某,因銷售汽油不合格,被以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起訴到法院,涉案金額五千多萬元,面臨15年以上至無期徒刑。經姜彩熠依法辯護,柳某等被告人一審獲得無罪判決。
陜西某企業老板張某某,以個人行賄罪被起訴到法院,建議量刑13至15年。姜彩熠律師在高銘暄等著名法學家的幫助下,成功辯護將罪名變更為單位犯罪,行賄額減少900多萬。一審判決后走出了看守所大門。
河北開發商殷某與妻子梅某某因偽造文件等罪名,被大連區市二級法院判刑七年。姜彩熠依法辯護,經遼寧鞍山中院再審成功改判無罪。2022年元旦前,殷某夫婦二人在服刑二年后,終于走出南關嶺監獄大門。
2023年5月,姜彩熠代理一起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件,在開庭一年多后,收到了檢察院撤訴的裁定書。被羈押三年的江某等3名被告人,將依法獲得國家賠償。
姜彩熠從事律師工作20年,始終堅持民商事案件,不給無理一方代理。刑事案件,不給有罪人辯護。一路走來,記者粗略計算,姜彩熠律師依法糾正冤假錯案,從看守所監獄救出100多人。(原載:《民主與法制時報》、司法部《法律與生活》雜志,作者:何睿、盛學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