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匠人摶土造陶,大地為之驚醒。”春夏之交,正是百物待興、世間種種耕耘繁忙之時。網易新聞傾力打造的大國匠心系列微紀錄片《中國匠人》在一片生機盎然間,走進“瓷都”景德鎮,為大家展現了這里孕育的深厚陶瓷文化底蘊,以及這片土地上延續了幾千年的對陶瓷藝術的熱愛和卓越創新精神。
本次《中國匠人》景德鎮瓷文化溯源之旅總曝光逾1億,受到嘉賓及業界如潮好評。首期視頻上線后,即獲得新華網、光明網、江西廣電等在內近20家央媒及地方重點媒體關注報道。5期正片全網總播放量近2500萬,衍生話題頻登微博同城熱搜榜,最高登頂榜單第一位持續8小時,共30余個非遺、文化類及綜合類微博藍V積極發布支持。
這場以溯源之名的匠人尋訪之旅,采訪了5位在各自領域做出過突出貢獻的景德鎮陶瓷匠人,覆蓋了景德鎮5個完全不同的陶藝種類,不管是作為“中國四大名瓷”之首的青花瓷,還是被譽為“人造寶石”的顏色釉、有著“東方藝術明珠”美稱的粉彩瓷,或者是已成為網紅打卡地的丙丁柴窯,亦或是造就了陶瓷文化與中國鄉建融合的新式典范的景德鎮三寶國際陶藝村,無不向我們展示著這片熱土的豐富陶瓷內涵。
“顏色釉女王”鄧希平從武漢大學化學系畢業后,從零開始學習顏色釉的制作工藝,誓要讓歷史的技藝重現光芒;“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粉彩代表性傳承人”傅長敏從最初的興趣到如今的事業,是靠堅持走到了現在,她說“我做一件事,認定了就是一輩子”;“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黃景藏,在父親——“青花大王”黃賣九先生技藝基礎上,又開辟了青花分水人物技法的新篇章。
而在景德鎮始終堅持柴窯燒制的羅建斌,除了系統培訓有志于學習這一技藝的年輕人外,他還把丙丁柴窯打造成了熱門旅游打卡點;從國外學成歸來的李見深,是景德鎮三寶國際陶藝村的創始人,目前這個村落早已成為“今天的、世界的、具有原生價值和本土價值的陶藝村”。
“瓶無不裝,缺無不盈,世道如此,人情亦然。”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瓷器往往被視為一種具有內在價值的藝術品,它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向往。《中國匠人》希望通過微紀錄片的形式,喚起大家關注和珍惜傳統文化的意識,讓中國的陶瓷文化得以更好地傳承和發揚,推動非遺文化創新和發展,讓現代人知道、讓未來人記住。
以匠心致創新,因熱愛而創造。網易新聞《中國匠人》將持續致力于傳播匠人精神、講好非遺故事,以精品內容的力量,為傳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作出貢獻。
欄目鏈接:http://www.senqingzn.com/dy/media/T1639725513268.html
//END
《中國匠人》
網易上流X非遺匠人內容共創欄目
讓我們一起保護·傳承·發揚非遺文化
有什么想對我們說的,歡迎留言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