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注意沒有,近期網上有兩個比較火的“梗”,都和河北有關。
第一個“梗”:“山河大學”。這個“梗”源于網友的玩笑——河北、河南、山東、山西四個省份的343萬名考生每人出1000元,總共是三十多億元,就可以打造出一所四省交界的綜合性大學,面向“山河四省”招生。隨后,“山河大學”的官網、校訓、校徽、院系、招生簡章陸續被網友們接力設計出來,掀起了一場新的網絡熱潮。
第二個“梗”:“我在XX生活現狀”。這個“梗”在頭條上玩得比較火,我注意到6月28日有網友在頭條號上發文——我在石家莊的生活現狀:(1)住著一百萬的樓房;(2)騎著300塊的自行車;(3)每月領著3500的生活費;(4)用著1000元的手機......總共9條生活現狀的描述,并稱自己“給石家莊丟臉了”。其后,陸續有唐山、邯鄲、邢臺、張家口、衡水等河北各地網友跟帖,描述自己的生活現狀。短時間內跟帖評論達到近500條,掀起了一波小熱潮。
該說不說,這兩個“梗”特別扎心!
先說“山河大學”的“梗”。
它爆火的背后,最直接的痛點是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衡。
河北優質高等教育資源嚴重缺乏,985高校為0,唯一的211高校還在天津。山河四省本來在全國范圍內就屬于優質高等教育資源嚴重缺乏了,而我們河北在山河四省之中更是基本處于墊底的位置。
在這一背景下,包括河北在內的山河四省的孩子中學教育已經“卷”上了天際!以河北為例,高考分數不夠600分,想上一所理想的985大學都夠嗆;不夠580,211大學都有點懸。而這樣的分數如果放在京津或是其他曾經著名高考移民大省,幾乎可以平蹚了。而這種“卷”更是下探至初中教育。數據顯示石家莊2023年中考,滿分650,市內五區600分以上的有5000人,占比13%;500分以上的有22600人,占比60%。
可以說,河北的孩子們太不容易了!
再說“我在XX生活現狀”的“梗”。
它看似詼諧的背后,折射的是一種普通河北人對于“高房價、低收入”的焦慮。
“住著兩百萬的房子,拿著四五千塊錢的工資,還著三四千的房貸”是相當一部分30至50歲河北人的現狀。
長期以來,河北人平均工資不僅比之東南沿海發達省份懸殊,就是比之GDP不如自己的省份,工資收入也是偏低。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不妨舉一個體制內的例子(畢竟體制內收入穩定性高、可比性大)。記得2017年的時候,我到江西南昌出差,作為中部省份的省會城市,一個體制內的副處級干部年收入就能夠到手25萬左右,而我們河北到現在實現這個水平也很有些難度。
寫到這里我特別想說的是,這兩個扎心的“梗”的背后,是一個亟需加快發展的河北,是一個老百姓日夜焦慮、翹首期盼盡快崛起的河北。
必須加快發展!
必須加快發展!
必須加快發展!
河北必須抓住當前政通人和的寶貴機遇,必須抓住當前國家大力支持京津冀協同發展、支持雄安新區高質量發展的歷史機遇,加速發展自己,加快強大自己,用發展來消解人民群眾的焦慮,用發展來解決現實的難題!
加油,河北!
加油,倪岳峰,王正譜!
借此機會,向每一個信任嘍哥的人,推薦兩個用心在做的公眾號。
大河之北是家鄉 干部晚讀
讀懂河北,記住鄉愁讀懂官場,守護初心
“問政河北”系列
考察為哪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