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玥(The Corniche),合景和龍光在香港合作開發(fā)的豪宅。
這項目從2017年拿地開始歷時近6年,終于蓋成295套海景現(xiàn)房。當它成交3套后,“門口”來了“野蠻人”—長實集團。沒錯,就是香港首富李嘉誠的長實。
不過,眼下有另一股微弱的力量在跟長實PK,那就是合景美元債券的債權人。
跟長實一樣,這股力量也是找以匯豐銀行為首的銀團洽談收購凱玥的債權,以實現(xiàn)控制權。
長實是主動出擊;合景美元債券的債權人是被動為之。
1
凱玥目前最大債主和話事人是銀團。
匯豐+渣打+工銀亞洲組成的銀團,借給了合景和龍光102億港元。這筆借款本在2024年到期,由60多億港元定期貸款和約40億港元循環(huán)信貸組成,循環(huán)信貸一般每年還舊借新。
不用想,按照兩家房企的情況,銀團的借款肯定是違約了。
如果長實沒出現(xiàn),節(jié)奏本該如下:
開發(fā)商慢條斯理地重組(拖)著。銀團很難處理凱玥的債權,只能老老實實跟開發(fā)商過日子,畢竟凱玥300多億港元的貨值能覆蓋銀團的債務。
銀團只能熬住時間,耐住寂寞,等到猴年馬月總歸可以回收貸款。然后銷售款盈余的部分,再允許開發(fā)商拿去還公開市場債務。
銷售款盈余的部分,是合景和龍光最在乎的,它們指著這來作為公開市場債務重組的增信之一。
但長實如果接手,畫風可以完全改變:
銀團提前上岸,但銷售款盈余的部分,跟合景和龍光沒半毛錢關系。
不同于國內資產的接管,香港在這方面已經玩得非常溜。長實只要拿下銀團債權里至少2/3的頭寸,然后走一個處置程序即可。
除非長實接手債權后不走處置程序,那合景和龍光還能分杯羹。
但長實會是來做慈善或紓困的嗎?
2
合景和龍光的反應也是微妙。
它們在媒體上單方面發(fā)起對長實的“討伐”和“批判”,強烈反對收購。應驗著郭德綱那句話,只有同行之間才有赤裸裸的仇恨。
表達反對,是兩家開發(fā)商權利,盡管反對不起實質作用。
長實也好,債權人也罷,不管是誰,只要有錢去接手銀團的債權,再走處置程序,就能用最高百億港元的代價,撬動300億的貨值。
這生意穩(wěn)賺不賠。
所以,找銀團談債權收購的合景美元債券債權人,本質上是長實二號。對他們,合景和龍光暫時沒有公開反對。
美元債券債權人也是被逼無奈,雖然大家知道拿凱玥作為債務重組的增信,看上去挺虛。但有好過于無。
如若不然,失去凱玥等同于失去上岸的最后一絲念想。
而一旦凱玥走上處置程序,合景和龍光“軟著陸”的夢就碎了。凱玥會成為開發(fā)商為之頭禿的夢魘。
舊夢里的朱砂痣,成維港上空的蚊子血。
和長實的PK,合景美元債券債權人不占上風。
長實本就是地頭蛇實力強,就更別提它和匯豐多年的深交。
合景美元債券債權人這邊,唯一的優(yōu)勢在于百億銀團貸款中,有難兄難弟。
因為部分銀行還有合景和龍光的無抵押貸款敞口,出于等著銷售回款的盈余部分用于債務重組的考慮,保不準會反對長實的收購,致使長實拿不到足夠的債權頭寸。
合景美元債券債權人是勞模般的存在,且不論債券被開發(fā)商收割著,還要再掏錢保衛(wèi)重組資產。
他們還在努力湊錢中,并找龍光的美元債債權人一起商量。
他們只能相信團結就是力量。
3
坦白說,合景和龍光為香港帶去了一個有高建筑品質的豪宅。
不過,如果香港豪宅存在鄙視鏈,凱玥不處在香港傳統(tǒng)豪宅地段上。它需要時間讓市場接受和消化。
凱玥的巨幅廣告,這段時間還掛在香港金鐘遠東金融中心的大樓外,恰好正對著一路之隔北邊的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政府總部。很顯眼。
這個戶外廣告位之前屬于一部電影科幻片。那部電影在內地口碑爆棚但在香港不知為何影院排座率并不高。
我的一個朋友說,能在這掛上巨幅廣告,帶有明顯示好的意味。
中國歷史上,北人南下成就了六朝金粉的繁華。所以有史學家總結到,北人南下,實為六朝盛衰之總綱。
在過去的近200年里,香港這座城市能從海邊小漁村成為國際大都市,不得不說得益于一波接著一波的北人南下。
合景和龍光當年也算風光過。畢竟,2017年凱玥約168億港元的成交地價,刷新了當時約20年來香港地王紀錄。
那會兒的內房,可以稱得上是時代的弄潮兒。
時光的河入海流,當時代的弄潮兒開始向溺水者的角色轉換時,竟無人救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