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作為打工人,咱別的技能沒學會,點外賣技能應該是自信拉滿,哪怕一時半會想不到吃啥,也可以慢悠悠打開外賣軟件,搜尋一圈周圍有啥好吃靠譜的店。
但是,咱搜索到的結果,究竟多少是真實的,多少是廣告?似乎已經說不好了。
ONE ,
是什么決定了我搜到的結果?
“干飯”這件事融入算法游戲,每一個小細節都藏滿了需要反復甄別的內容:
當你看到常點的外賣店名,多出了一長串后綴時,不要懷疑,算法已經在起作用了。
如果咱看到的,并非是高知名度品牌,或者像是火鍋、烤肉一樣的大菜,那么這些在店名后掛上一連串主營業務后綴的選手,就是靠算法來到咱眼前的。
例如,如果一家店名叫“XX撲通”,在當前算法之下,將其更名為"XX撲通·精釀·蓋飯·酸辣粉",可以憑借后續補入的關鍵詞,提高被搜索到的概率。
用這種基本小技巧搶占先機,提高曝光,可謂是專做外賣檔口和一些精通運營的品牌店鋪所爛熟于心的套路。而至于一些夫妻店或者街邊小店,目前還并不擅長這些。
那么,在本身的店名后面加上后綴,是否合理合規呢?百度了一下發現,營業執照的名稱只是用于注冊,線下和線上門店招牌是可以不用完全一樣的。
隨機選取了一家線上有后綴的店,點開營業執照發現,外賣軟件直觀看到的店名,并非是一模一樣:
但是,光靠店名去識別一家店是否是專做外賣,或者以此評判這家店該不該點,都并非完全準確,現在有許多品牌餐飲和連鎖餐飲,也流行加上后綴,來表明品牌定位,具體需根據現實情況進行合理判斷。
TWO ,
有堂食?實地探訪,卻發現……
對于廣大外賣黨來說,還有一個判斷對方是否是外賣檔口的辦法,即通過實景照片,看看是否有實體店——畢竟有實體店的話,衛生狀況一定是有來往顧客監督的,相對來說比較安心。
尤其是,某APP的圖片來源還會寫上“圖片由網友自發上傳”的字樣,感覺上就是所見即所得,公正又客觀。
但是,咱就那么確定,實際上的店面就長圖片里那樣嗎?
冒著挨打的風險,隨意挑選了4家實地探訪,發現大家各有各的奇招不說,還有意外收獲:
暖黃燈光的明亮門頭,和不甚明亮的內景,在照片里已經形成了矛盾,跟著地址實體探訪一圈,發現導航到的地方長這樣:
看到市場的門頭,既在意料之中也出乎意料之外,然而進去以后,發現里面全都是外賣檔口:
在飯點兒,這個市場里進進出出的也只有一波又一波的外賣小哥。并且轉了兩圈,也沒有找到上述外賣軟件里的那家店。
無獨有偶,咱第二個去探訪的店也是同樣的情況,外賣軟件里一樣具有門店照片:
不出所料,咱順著導航,又摸到了外賣檔口的“大本營”:
由于身處這里顯得過于扎眼,導致沒敢久留,轉了一圈下來,也沒有拍到上述店面,但是回來查看圖片發現,這家“意外收獲”的店給我一個重擊:
哎?左邊這個店不是我經常點的那家嗎??搜索一下發現,外賣軟件上呈現的店面圖片信息是這樣的:
本來還打算囑咐大家,盡量選擇上傳圖片較多、門店角度較多的店面,看來這一辦法也不太靠譜。
而走訪了另外兩家店鋪,一家蓋飯,一家輕食,都在居民區,雖然飯點剛過,但去的時候都是店門緊閉,從外觀看,也不大可能存在給客人堂食的位置:
當然除了這種,還有一些店根本不用實地去看——即便在店家門店圖片里,也沒有堂食位置,上來就是廚房的各種裝備:
商家主打一個坦誠——反正咱這外賣檔口我是已經亮出來了,不點開看一下就下單,是你自己的事情啊!
所以,根據走訪的實際情況和點外賣的經驗,還是推薦大家盡量點自己堂食過的吧。
THREE ,
道高一尺魔高一尺二
花了錢,想了辦法,動了腦筋,還是吃到“外賣檔口專供”,心態很難繃得住。
被套路,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從領券領到多點東西才能用,到算配送算到CPU燒干,人早已被外賣套路麻了,至于一些店家給出的加微信好評返紅包,從咱以為的現金變成系統滿減券的離譜行為,大家更是見怪不怪。
*外賣好評返現,已經成了一種“產業”
之所以到現在還在接受套路,也是因為,咱們都懂店家想要運營好店鋪多多掙錢,這沒啥錯,只要讓花了錢的咱把飯吃好就行了。
但是運營店鋪,要緊的似乎已經不是飯做得好不好了。了解過后才知道,原來美團早就針對商戶,弄出了一個“商戶通”,商家可以通過這個東西,完成對店面的“精裝”。形式上如同當年的QQ空間,只要你不想隨大流,花點錢選擇各種不同的模塊就很有必要了。
而“商戶通”也不是開個黃鉆的事兒,它的固定運營成本,在一線城市高達9800元/年。
付費效果立竿見影,但,羊毛還出在羊身上。
至于點評分高的“熱”店,和一些所謂的“品牌”,在一系列運營工具和運營手法的“加持”下,含金量就更低了——上文咱提到的店鋪里,頗有幾家“品牌”,而其中的深淺,就只能由消費者自己掂量了。
此外,一些外賣檔口精通于“薄利多銷”的操作,打眼一看,每家月銷2000+,要不是后廚師傅炒勺掄冒煙,那可推測的結論就只有一個——又吃到料理包啦!
《西安人的餐桌,逃不開料理包,躲不過預制菜》這一篇里,咱就曾經詳細說明過。這也是為啥,外賣月銷量高的別輕易點。
除此之外,一些品類多的店,也可以pass了。按照咱慣常的經驗上街看看,一個店能同時做好個位數品類的餐品就很不容易了,再對比有些外賣店上到炒菜燒烤,下到豆漿油條芝麻燒餅疙瘩湯全部都有的“盛世場面”,也不由得讓人咋舌——難道這個后廚是把紅白面案都雇齊啦?
但這個可能性有多大,咱心里也都有數。
至于還有網友表示,黑色餐盒都是回收廢塑料生產,已然不在本文的討論范圍了。
被優惠券坑、被配送費坑、被外賣質量坑……跌跌撞撞吃了這么多年的外賣,直想大喊一句:成人小飯桌啥時候安排上啊!我先報他個一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