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爭相發出冷嘲熱諷的聲音,聲稱“與俄羅斯相比,法國更像是發生了內戰”。
也有法國人說:這是美國人在背后搞鬼,打算用顏色革命顛覆法國。
美國人表示真的很無奈,雖然我是經常干這活,但你們得拿出證據啊!
縱觀世界局勢,變幻莫測,法國的動蕩仍在持續中,而馬賽這座莊嚴宏偉的圖書館也因火劫而付諸一炬,毀于一旦。
圖書館被燒,你說可惜嗎?對于文學界,考古界,甚至全人類肯定是可惜的。
但中國有句古話,可憐人必有可恨之處。
按道理來說,法國黑人在100多年前,都已經歸化法國,成為了真正的法國人。
大家都是多民族的國家,你法國人就為什么天天被人上街搞事情?
那么本文就告訴大家,法國到底是什么原因引發起這暴亂的!
這是起暴亂是由這三個因素疊加在一起引發的爆發:
第一點:法國今年的整體就業率在總體上仍然屬于較好水平,但出現了年輕人和北非、非裔法國人失業率異常高的情況。
法國年齡在24歲以下的年輕人失業率高達17%,其中一部分長期處于找不到工作的狀態,無疑給法國社會帶來了巨大的不穩定因素。
第二點:法國的北非裔和非裔群體在國家認同和社會融合方面面臨巨大的問題。
法國人口總數約為6700萬,其中竟有600多萬是北非裔,200多萬是非裔,還有100多萬是亞裔,總人口超過10%。
這些北非和非裔人口是法國原殖民地的居民,他們對法國的國家認同程度有限,生活習慣與當地的白人居民不同。
再加上高失業率和收入差距等因素的影響,使得這些非裔人群更加具有反抗意識,成為了本輪抗議運動的主要參與者。
第三點:面網絡視頻在此事件中也發揮了極其負面的作用。在法國的動亂爆發后,推特、Facebook、Snapchat等社交媒體立即行動起來,陸續發布了大量描繪法國人“反抗”的視頻,這些視頻迅速在熱門榜上占據了主導地位。
甚至還有來自美國國內政客的煽動,更加助長了法國人上街鬧事的情緒。
社交媒體的回響效應被無限放大,將鬧事的法國民眾形容成一股無法被阻擋的浩蕩洪流。
至于其中是否有來自美國的直接煽動因素,目前還不能確定。
在這種情景下,法國民眾感到非常無奈,并提出要對社交媒體的使用進行規范,但很遺憾,這些努力并沒有帶來實質性的改變。
盡管目前法國陷入了動蕩的局勢,但筆者認為情況仍然是可以掌控的。
畢竟,暴亂一方目前缺乏像樣的領導人,沒有明確的理論指導,也沒有具體的政治訴求,他們所追求的更多是一種抽象的行為藝術。
這種行為藝術的效果有限,等到年輕人自己精力耗盡,他們很可能會回家休息。只要馬克龍不再犯錯誤的決策,他應該能夠坐等暴亂平息下來。
事情經過:
據央視新聞報道,法國上塞納省楠泰爾市在6月27日發生了一起警察開槍事件。
當地警方試圖攔截一輛據悉是由一名17歲的年輕人駕駛的汽車時,不幸導致該青少年不幸遭槍擊并喪生。
這位年輕人融合了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的血統,充滿了年輕人獨有的熱情。
這一事件立即在法國國內引發了巨大的震動。
在短短三天內,暴亂迅速蔓延至法國各地,幾乎所有法國城市都陷入了混亂。
僅僅在29日到30日這兩天,全國范圍內發生了超過4000起縱火事件,超過2000輛汽車和400座建筑物被縱火摧毀,大批法國青年放縱自我,街頭無拘束。
法國警方和國家憲兵在短短兩天內抓捕了超過900人,其中超過三分之一是未成年人。
此外,有200多名警察和憲兵在與人民群眾共同行動中受傷。
法國總統馬克龍已緊急中止國外行程,返回國內處理鎮壓暴亂的行動。
(全文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