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可能沒有想到,在今年的高考招生之際,自己會遭受如此紛繁的攻擊。最近一段時間,網絡上出現了一股言論勢力,他們抨擊清華的名字起得不對,而且還有多種“不對法”。再然后,又從名字延伸到了“校格”攻擊,指責清華不愛國、盡干敵快我痛的事。
坦白說,我對這樣的言論已經有了一定的免疫力,也培養了很高的笑點,但還是忍不住驚嘆,爾后才是撲哧一笑。
這些人,真的是認為清華的名字取得有問題嗎?恐怕并不是。他們之所以挑起來這個話題,營造這波輿論,無非是針對性地進行流量收割,至于揪斗的對象和載體是什么,并不是目的。換句話說,清華在這波襲擊中,也只不過是他們收割民粹流量的工具罷了。
我們此前就在文中說過,民粹主義、民族主義以及社會達爾文主義是當代網絡的三大特征。智能手機和短視頻的普及,使得互聯網的門檻尤其是社交門檻極大降低,也更完整地呈現了真實的世界。發動烏合之眾,變得前所未有的容易。
如果清華這個名字真的有問題,哪怕“莫須有問題”,它怎么可能存續百年,早就會消失在歷史的幾次波濤中,而不是等到現在才被翻出來。所以,無需為清華辯護,清華也沒有辯護。
脫口秀不存在了,這些人便成了脫口秀本身。只是段子如此低級,但我們的網絡又配得上。我看有的自媒體還玩起了“清華” 和“侵華”的諧音梗,倒也沒有人找他們扣錢。
只有立場,沒有觀點,沒有邏輯,更沒有價值,整個輿論陣地被這群烏合之眾掃蕩。當然,如果他們再稍微多一點知識,知道清華的前身清華學堂是晚清政府設立的留美預備學校,其建校的資金源于1908年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的話,就更危險了。
更有意思的是,還有的人拿國防七子和清北對立,捧七踩二,他們在紅色更紅處漫溯,也足見這幫人的靶子消耗是如此嚴重,可他們的子彈用之不竭,無處發泄,只能亂射一通。
在一個和平年代,選擇國防軍事高校似乎成了一種犧牲自我、英勇“就義”的壯烈之舉,這也實在詭異。但詭異的事情又太多了,直讓我們懷疑是否生活一個承平時代。清華當然不必回應這樣的質疑和攻擊,去闡釋自己的存在價值,因為沉默才能讓流量最小化,一旦回應恰恰是為流量加持。
問題又在于,這樣的說辭尤其是當它制作成短視頻“作品”下沉呈現,又真的會獲得大量的關注和轉發。那些被煽動情緒和所謂愛國情感的受眾,會認為清華的名字有問題嗎?會覺得清華有問題嗎?顯然會的。甚至,這還真的能夠吸引一部分家長甚至考生將志愿的目光投向國防。
這并非危言聳聽,我們身邊有太多的類似案例。比如,老家的親人就建議我不要買日系車,理由是過年回家路過南京會被砸。他們并不是開玩笑,而是一本正經地建議。他們如今對環境的感知和認識,來自當下以短視頻為代表的網絡。
多年以后,也許會有一些畢業生接受采訪,當被問起為什么選擇這一行業后,他們會說起:我當年看了一個短視頻,熱血沸騰……
眼下,我們應該接受的現實是,當民粹被普遍工具化之后,一切皆可成為靶子。而連清華都可以成為靶子,還有什么不可能的呢?我們早該想到的,清華也應該想到的。所有人,所有機構和集團,都早該想到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