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少臣,1955年生,北京人。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國國家畫院邢少臣導師高研班導師,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畫學會理事,文化部優(yōu)秀專家,中國藝術研究院特聘研究員,今日鑒藏美術館藝術顧問。
當代大寫意花鳥畫的筆墨語言和表現(xiàn)形式或多或少都是在延續(xù)青藤、白陽、八大山人、吳昌碩、齊白石等人,而在精神內核上的創(chuàng)新和拓展大多顯得有點力不從心。
就大寫意花鳥畫發(fā)展脈絡來說,吳昌碩是具有承前啟后意義的重要藝術家,他在徐青藤和八大山人的文人寫意畫中引入“金石氣”,讓大寫意花鳥畫有了新的突破。
吳昌碩的大寫意花鳥畫更多是以鐘鼎篆籀之筆入畫,強調筆墨的書寫性,畫面蒼茫、渾厚、樸拙。以吳昌碩大寫意花鳥畫語言為底色,齊白石建構了“齊家樣”。齊畫自然流露了一種戀鄉(xiāng)情結和童真情趣,更具親和力和感染力,即使是沒有繪畫經(jīng)驗的觀眾,也能輕松地走進畫面。在當代大寫意花鳥畫壇中,學習和延續(xù)吳昌碩、齊白石一脈大寫意風格的藝術家眾多,但由于種種主觀或客觀因素,導致大批畫家學進去之后就陷入桎梏,難以自拔。
而邢少臣顯然是當代畫壇中為數(shù)不多的一位能夠在“吳、齊”一脈中跳脫出來,并且在創(chuàng)作中形成了極具時代特征和精神內涵的藝術家。
今日喜時 138×69cm 紙本設色 2019年
一、以“黑、大、拙、古”為主要特征的藝術面貌
從筆墨語言上講,邢少臣大寫意花鳥畫的介入點也是“金石氣”,但與吳昌碩、齊白石不同的是,他強調了古代石碑在自然環(huán)境中長期風化與侵蝕后形成的斑駁感與滄桑感,并以此在精神上指向雄健渾厚。細讀邢少臣的大寫意花鳥畫,其藝術面貌可概括提煉出“黑、大、拙、古”四個主要特征。
第一個是“黑”。“黑”是邢少臣吸收了石碑拓片的視覺感受而創(chuàng)造的個人藝術面貌特征之一。我們平時看到的花鳥畫家筆下的果蔬,大多表現(xiàn)悠然愜意、生機盎然的田園風光,流于筆端的是畫家的喜愛之情,而邢少臣在作品中追求拓片感,有意地將物象“黑化”,這樣一來,他作品的果蔬在視覺感受上與實用性拉開了距離,也放棄了日常經(jīng)驗指向的審美屬性,它讓觀者在精神和視覺上受到震撼。
第二個是“大”。基于對力量感的追求,邢少臣將畫面中所有的物象一一放大,這種方式不僅表現(xiàn)在把實際比較小的物象夸大,也體現(xiàn)在其筆下的物象給人的視覺感受很大,甚至是給予人們精神上的“大”。另外,其“大”也來源于簡單概括的描繪手法,他有意去掉瑣碎細節(jié),強化物象與人日常視覺經(jīng)驗上的距離感,特寫鏡頭下的物像卻示人以“遠人無目、遠水無波”的效果,他以這種距離感來對應精神之“大”。
靜 71×45cm 紙本設色 2019年
第三個是“拙”。“拙”是邢少臣主動追求魏碑、鐘鼎文的金石意味,以致筆墨以干、澀、焦、稠、黑為主,突出了物象造型的樸拙感和雕琢感。他行筆多頓挫且速度徐緩,自然流露出拙味。這個“拙”是源于他對近現(xiàn)代大寫意花鳥畫家吳昌碩用筆方式的汲取和個性化筆墨方式的運用。
第四個是“古”。在邢少臣的畫中,即便是畫當代生活中的尋常物件,也會有一種古老、古舊的滄桑感和歷史感。他用焦墨和濃墨的筆墨語言來追求這是種古意,包括他的用色也是如此,他畫面中的色彩基調雖對比濃烈但沉穩(wěn)厚重,自然流露出一股古香古艷、古典古雅的風味與氣息。
“黑、大、拙、古”是邢少臣極具個性的筆墨語言特征,表現(xiàn)出極強的辨識性,即便是在一個大型綜合性畫展上,人們也能一眼找到他的作品。
絲瓜與鳥 69×47cm 紙本設色 2018年
二、追求以一種精神上的力量感來實現(xiàn)自己藝術語言的時代超越
藝術語言面貌的形成需要很多年的探討和建構,而且不能是為了確立語言符號而在外在形式上下功夫,畢竟繪畫是藝術家在精神性上的體現(xiàn)。而觀看邢少臣的大寫意花鳥畫,可知他在中國畫現(xiàn)代性的轉換中,沒有選擇抽象主義或現(xiàn)代藝術的角度突圍,而是追求以一種精神上的力量感來實現(xiàn)自己藝術語言的時代超越。
不過,從《秋水長天》《狗尾草》《竹報平安》《神仙世界》《插秧圖》等作品來看,也顯示了他對現(xiàn)代藝術中“重復構成”因素的汲取,而且在具體表現(xiàn)中強化了色彩的感受,為畫面帶來了強烈的視覺的沖擊力和新鮮感。當然,這種汲取遵循的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創(chuàng)作理念。就整體而言,邢少臣不是采用西方現(xiàn)代藝術去改造中國大寫意花鳥畫,他有很強的使命感,堅持在中國寫意畫的邏輯中向前推進當代大寫意花鳥畫的發(fā)展進程,因此,他主要是借鑒和吸收了我們民族藝術的諸多語言來豐富大寫意花鳥畫的表現(xiàn)體系。
南塘秋 138×69cm 紙本設色 2017年
另外,造型藝術的“雕塑化”傾向對20世紀以來的中國藝術產(chǎn)生了深刻影響,特別是建筑的“雕塑化”傾向,是現(xiàn)代城市打造“地標建筑”的主要手段,如國家體育場“鳥巢”即是一個典型建筑。確實,“雕塑化”往往容易形成很強的識別度,在邢少臣的大寫意花鳥畫作品中,許多物象的塑造上也非常明顯地呈現(xiàn)出“雕塑化”特征,以及概括簡潔的“意象化”的造型特征。邢少臣尤其善于運用大塊的黑墨來強調這種印象,從而讓觀者感受到一種很強的力度感和陽剛美。因此,雕塑感既是邢少臣在繪畫語言和精神內涵上非常鮮明的特點,也是我們欣賞其繪畫時要著重把握的關鍵因素。如果我們從傳統(tǒng)文人畫蕭散、簡遠的角度來品評邢少臣的大寫意花鳥畫,那是舍本逐末,會南轅北轍的。
邢少臣在繪畫能力上擁有十分開闊的空間,他在早期的花鳥畫中對筆墨的濃淡枯濕變化多有研究;從人物畫《賓虹先生小像》《松齋先生小像》《占巖小像》等作品中,也能看到他對人物造型的敏銳度,顯示了極強的“以形寫神”能力。但在大寫意花鳥畫中,邢少臣沒有強調造型的嚴謹和準確,并非是由于寫實能力不夠,而是因為他在主體精神上注重“以意寫神”的探索。而且近些年來,邢少臣在創(chuàng)作中越來越舍棄了這些因素的影響,更加強化筆墨的單純性,并把主要精力投放在了大寫意花鳥畫與時代精神的對應上。
春花如錦灑人間 190×96cm 紙本設色 2015年
三、外在形式與時代精神緊密對應
實際上,邢少臣大寫意花鳥畫的語言特征,體現(xiàn)著他在中國畫現(xiàn)代化演進中做出的探索與思考。當代花鳥畫的精神內涵,一方面是源于畫家個體的情感宣泄,側重于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表現(xiàn)手法;另一方面是對花鳥畫時代性的彰顯,這也是20世紀以來的花鳥畫家面臨的關鍵難題。如何讓原本作為案頭清供、品賞把玩的傳統(tǒng)花鳥畫轉化為在現(xiàn)代展廳文化中極具表現(xiàn)力的藝術作品?
有些花鳥畫家選擇遠足國外,去搜尋和描繪新的題材,但這也只是在表現(xiàn)對象的花鳥品種上的拓展,沒有真正做到從精神內涵上體現(xiàn)花鳥畫的時代特征。花鳥畫單純地以題材與時代對應起來很難,但如果從更加宏觀的角度出發(fā),將花鳥畫的精神與社會發(fā)展的時代主題保持一致,是一種創(chuàng)新途徑。比如中國20世紀上半葉的時代主題是追求民族的自由和獨立,而下半葉一直至今的時代主題轉變?yōu)閲业膹团d和強大。因此,中國當代文化藝術的時代精神,就是要表現(xiàn)出一種充滿力量感的宏大氣象,這當然能夠成為當代花鳥畫家在精神內涵上的追求方向。
春在枝頭 136×68cm 紙本設色 2008年
如此再反觀邢少臣的大寫意花鳥畫,盡管在繪畫題材與近現(xiàn)代諸位大家相差無幾,但在精神內涵上已然明顯不同,他自始至終都在體現(xiàn)著對于時代精神的追求與呼應,可以強烈地感受到他對“強其骨”的強調與強化。例如他在造型上有意舍棄了具體的刻畫,是為了凸顯物象本身的力量感;在元素構成上通過重復的排列組合,也是為了加強畫面形式的力量感;在圖式經(jīng)營上構建錐狀的金字塔型,更是為了締造穩(wěn)定堅固的力量感;在運筆線條上追求金石用筆的意味以及石碑篆刻的筆觸質感,同樣是為了體現(xiàn)渾厚凝重的力量感。也就是說,畫面中的所有語言表達都是為了凝聚和蓄積體現(xiàn)時代精神的力量感。這便是邢少臣大寫意花鳥畫的外在形式與內核精神的緊密對應關系。
綜上所述,邢少臣的大寫意花鳥畫中的精神內涵是追求花鳥畫中所缺乏的崇高美和陽剛氣。這既使得他的繪畫能夠與他人拉開距離,也是其繪畫的時代價值與意義所在。邢少臣的大寫意花鳥畫法既不容易,也不討好,更是一條陽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創(chuàng)作之路。因此,也要求邢少臣對自己的潛力充分自信,對創(chuàng)作的方向追求明確,才能一如既往地堅持下去。顯然,他是自信而堅定的,這讓我們相信,他能夠在中國大寫意花鳥畫的探究與發(fā)展中取得更大的突破和成就。
對于中國畫而言,
花鳥畫并不是簡單的一花一鳥,
而是人的精神態(tài)。
花鳥畫背后,
其實是畫家對于人、對于時代的感悟。
——邢少臣
紅柿圖 68×68cm 紙本設色 2015年
邢少臣的大寫意花鳥畫使用的是獨到的寫意方式,
以漢碑入畫。
他的線條中充滿了刀刻的力量,
飽含金石的味道,
有魏碑的堅實,
有漢隸的渾厚。
我家大鵝能看家 70×70cm 紙本設色 2015年
大筆如椽,
力若千鈞,
摧枯拉朽,
卻又難見機鋒。
漢碑的線條和鮮活的色彩交織融合在一起,
線條欲壓住色彩的恣肆,
而色彩要突破線條的束縛。
線條與色彩的沖突、
交織與融合構成了邢少臣獨有的
拙重、雄渾、博大的藝術氣質。
虎子 69×46cm 紙本設色 2018年
新中國成立以后,改革開放以來,如果沒有邢少臣的寫意花鳥畫的創(chuàng)作和探索,中國花鳥畫的歷史,在當代缺少一份光彩。邢少臣的大寫意花鳥畫遠師青藤的狂放、八大的簡約,近取吳昌碩的樸茂、齊白石的天然、潘天壽的霸悍。舍巧媚,去甜俗,啟雄渾大氣,肇自然真率之風。(盧禹舜)
愛蓮說 69×46cm 紙本設色 2018年
邢少臣不取作品的表皮華艷,而是深層地探覓中國畫寫意真諦,難能可貴的是點自家燈火,使得滿屋富麗堂皇。(石齊)
相鼠有福 69×46cm 紙本設色 2018年
大寫意花鳥畫要寧直勿曲、寧方勿圓、寧澀勿滑、寧粗勿細、寧黑勿淡、寧整勿碎、寧厚勿薄、寧長勿短、寧稚拙勿草率、寧單純勿繁瑣、寧可畫面上有這樣那樣的小毛病,也不要追求筆墨上的“十全十美”。(邢少臣)
大吉祥 138×68cm 紙本設色 2018年
歲月新 70×35cm 紙本設色 2018年
有魚有酒閑飲東窗 70×70cm 紙本設色 2018年
藏天地 178×48cm 紙本設色 2018年
望月 180×90cm 紙本設色 2017年
雅士 69×46cm 紙本設色 2017年
喜瓜圖 69×46cm 紙本設色 2017年
冠上 68×44cm 紙本設色 2017年
三魚圖 69×46cm 紙本設色 2017年
佳味 69×46cm 紙本設色 2017年
志在千里 180×90cm 紙本設色 2017年
竹鵝圖 138×69cm 紙本設色 2017年
松稚圖 180×90cm 紙本設色 2017年
菊花佳釀 69×46cm 紙本設色 2017年
錦上添花 180×97cm 紙本設色 2017年
云南吉瑞之象 180×97cm 紙本設色 2017年
清香冉冉透窗紗 68×46cm 紙本設色 2017年
荷花鏡里香 97×97cm 紙本設色 2017年
映日荷花別樣紅 83×94cm 紙本設色 2017年
室雅蘭香 68×68cm 紙本設色 2015年
石榴多子 68×68cm 紙本設色 2015年
叁瓜倆棗 168×68cm 紙本設色 2015年
放筆寫清蓮 138×68cm 紙本設色 2015年
荷塘晨韻 200×100cm 紙本設色 2014年
房東的貓 70×70cm 紙本設色 2012年
松樹八哥 136×68cm 紙本水墨 2012年
梧桐鳥 34×34cm 紙本水墨 2008年
石榴圖 180×90cm 紙本設色 2005年
焦蔭金蟾 136×68cm 紙本設色 2005年
梯子小鳥 68×68cm 紙本設色 1987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