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菜的娘化……啊不,精致化嘗試。
近幾年,地方菜精致化成為一股中餐的新潮流。粵菜、川菜這類本就有精細做法底子的強勢選手就不提了,一些和精致菜似乎搭不上邊的菜系也在朝著這個方向演變,比如東北菜。
我對東北菜的認知并不深,近兩年在東三省幾個地方溜達了一圈之后,才發現大東北的物產和食材資源尤其豐富。只不過在大眾認知范圍內,東北菜總是和便宜分量足掛鉤在一起,這幾乎已成為了一種刻板印象。
最近去了一家米其林一星東北菜,北京止觀小館。餐廳位于金魚胡同一處四合院內,雖說在大眾認知范圍內被籠統地歸類為東北菜,但按照餐廳自身的說法,這家館子做的是“遼河口漁家菜”。內蒙科爾沁草原的牛羊肉、沙蔥,吉林長白山的松茸、榛蘑,遼寧盤錦的豐富海產,都屬于遼河流域的物產。
本來對小館還抱著一些期待,但菜還沒吃一口,我對餐廳的評價已先扣去了一大截分數。
當晚我們的到店時間是晚上八點,不知是否因為店里的廚師和服務生們都有著一股拒絕996和加班的骨氣,包含贈送的前菜番茄在內,在短短一分鐘之內給我們一起端上了五道菜。
擱這兒才藝比拼看誰上菜快呢?又不是過年廟會拜神,桌上一下子擺這么滿是要干啥呢?
小本子先記下服務零分,再來說菜。
對于我這種貝類愛好者來說,這道薄荷黃蜆肉是當晚的最佳。黃蜆子產自遼東灣丹東,個頭碩大,肉質肥美,用薄荷涼拌,加入些許芥末油,吃起來彈牙鮮甜而又清爽。如果餐廳走的是用新派烹飪手法來詮釋優質食材的路子,這道菜可以說是不錯的代表。
但隨后的一道香茄八爪魚讓我有些搞不懂了。八爪魚切得細碎,和底下墊著的茄子相比分量有些失衡,加上過重的酸甜口調味,和后面同是酸甜口的鍋包肉無縫銜接,膩味得很。
出于對東北菜的刻板印象也好,對招牌菜的尊敬也好,像鍋包肉、燉酸菜、小雞燉蘑菇這幾道經典菜式總歸還是要點的。
其中印象最深的是鍋包肉。和東北菜館常見的鍋包肉相比,這家的鍋包肉價格大概要貴上一倍,分量縮水至三分之一。而相應地,鍋包肉上面的掛漿也比其他家要薄許多,口感酥脆,甜而不膩,不會出現吃完一兩片就吃不下的情況。
至于小雞燉榛蘑和東北砂鍋燉酸菜,好吃還是好吃的。只是相比其他東北菜館來說,中間的差別在我看來沒有那么巨大。
酸菜里加入血腸和五花肉,其實就是貴價版本的殺豬菜嘛。
餐后結賬一算,人均200塊出頭,也并不貴。總體來說,在某些點上我能感受到小館的一些精致化思路,但一盤精致殺豬菜又把我的這一想法打回了原形。
不過,這家的米飯可太好吃了。
止觀小館·遼河口漁家菜
地址:北京市金魚胡同12號
電話:010-65599899
-End-
往期推薦-東北菜大賞
旅行美食專欄作者,不定期寫些旅行覓食日記和酒后胡言亂語。
半路癡,在拉丁美洲不會迷路在廣州卻會迷路。
喜美食,吃過一百多家米其林餐廳但(基本)不長胖。
原創文章分類標簽
所有文章索引鏈接(不定期更新)
祝胃口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