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過廈門的朋友都知道,廈門人白天拉著你泡茶,一到晚上又喜歡拉著你喝幾杯。這也是和閩南人的性格有關(guān),要說喝白酒,閩南人真的不行,若要說喝啤酒還真沒怕過誰。
所以夏天一到晚上,騎樓下、院子里,常常一桌桌喝到三更半夜。閩南人管下酒菜叫燒酒配,近年來隨著烤串、小龍蝦等進軍廈門,傳統(tǒng)的燒酒配弱勢不少,不過有一樣東西是真的百吃不厭,連外地游客都要慕名而來品嘗一番。
那就是章魚土筍凍,現(xiàn)在廈門好的章魚土筍凍其實并不多,我自己常去的一家松柏,1992年開到現(xiàn)在,有些年份了,名叫銘聚章魚土筍凍。老店在嶼后路、嶼后南路交匯處,是個門面只有兩米長的小店,新店則是在不遠處的松柏路上。
新店有座位,日式小酒館風格,溫馨簡約。想點什么都是現(xiàn)做現(xiàn)切。
土筍凍很多人會做,但是不一定好吃,但是為什么這家的人氣這么旺呢?我認為這三個理由就很充分。
彈滑,雖然大部分地區(qū)的土筍凍都是粉嫩的入口即化的松軟,例如泉州安海、廈門海滄,但是口感上來說廈門人更能接受這種晶瑩剔透且略帶彈性的口感,像果凍一樣Q彈。
料足,其他家看到的土筍凍,往往土筍只有一小塊或者一小片,在這里肉眼可見的幾大段,彈滑之后明顯的鮮脆。
實惠,這樣一份土筍凍,小顆的依然是2元一顆,切片一盒才35,作為一家老店,能在浮躁且功利的今天保持這樣的價格實屬不易。
接下來便是另一個主打章魚,廈門的白灼章魚是一門技術(shù)活,做得好的講真沒有幾家。小時候記憶猶新的是鷺江電影院門口的幾個小攤販,隨著電影院的消失,也不見蹤影。這家銘聚算是我吃過白灼章魚里的王者,真的很脆。舌頭稍一用力就能切斷,主要講究的是火候和時機,一般人還真做不出這個口感。
當然銘聚也有其他的下酒菜,比如貝螺系列,我個人就很喜歡他們家的血蛤,需要專門的工具自己動手撬開,保留了湯汁和原味的鮮勁。
另一個便是魚皮,應(yīng)該說這家的魚皮已經(jīng)非常的廣東了,而且比廣東更加的細嫩,像寬面一樣,拌的醬汁非常均勻入味,同樣異曲同工的還有海蜇皮。
近來開始也有粥類的宵夜,喝酒后來一碗熱騰騰的現(xiàn)滾粥真的很不錯,而且還是很有特色的土筍粥,粥里加了土筍、牛肉、蘿卜,甘甜爽口。
暑假快要到了,各位大朋友小朋友,這家廈門人自己的小吃老店,真的可以去打卡一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