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飛快~轉眼2023年過掉一半了,我們精選給大家整理了6月份大灣區共30個精彩藝術展覽資訊,趁著周末及暑假,看展走起!
Let's go!
#廣州站(6個)
廣州美術學院2023年畢業季
2023年5月18日-6月28日
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
(大學城校區:本科作品|昌崗校區:研究生作品)
免費/10元
2023年廣州美術學院畢業展,共有397名研究生和1437名本科生分階段分別在昌崗校區和大學城校區展示他們的畢業創作。這些作品凝結了同學們多年來的學習成果,以多樣的媒介和語言,精彩的創意和巧思,呈現了他們對藝術的孜孜以求,對時代的敏銳洞察和對社會創新的青春回應。
作品由手機常用的emoji表情組成,新奇有趣
出展作品涵蓋了繪畫、雕塑、跨媒體藝術、設計、建筑、美術史論、藝術理論等專業領域。這次畢業展本科生部分除了大學城美術館和雕塑分館外,增設廊下展廳、湖畔展覽等特色展覽空間,通過聯動學校環境與情景,塑造整體性的美育氛圍。
融——
2023中法文化之春主題展
2023年4月26日-7月15日
10:00-17:30(逢周一閉館)
廣州市天河區員村程介西大田基南10號
展覽以“融”為主題,通過油畫、雕塑、影像等媒介,展出陳海、車建全、潘奮、陳克、程一峰、陳洲&張曉靜、盧麃麃、蘇麗思的作品,9位藝術家都曾游學法國,對當代藝術形式和中國傳統文化遺產進行雙重吸收,并在藝術創作中探求中西融合的路徑,形成自己的藝術基點,呈現大時代中一個個鮮活藝術家個體的藝術故事和實踐,一窺中法文化交流在當代藝術領域的豐碩成果。
守正創新:
文物里的廣州智慧
2023年5月18日-9月10日
9:00-17:30(逢周一閉館)
廣州博物館鎮海樓展區專題展廳
10元
本次展覽是博物館人從文物中對古代國人智慧的審視和闡釋,對守正創新意涵的理解和思考。展品涵蓋了陶瓷、金屬、紙質、古籍、雜項、圖書等類別121件(套),近半數均為首次亮相的珍貴文物。
從廣州2000多年的城市歷史中選取反映體制機制、材料技術、思想教育領域具有開拓創新的代表性人物、文物、事件,與大家一起領略廣州人的智慧。
西出陽關:新疆文物展
2023年4月29日-10月29日
9:00-17:00(逢周一閉館)
廣州海事博物館
(廣州黃埔區穗東街廟頭社區)
本次展覽分為“絲路雛形”“絲路華章”“絲路梵音”三個章節,涵蓋先秦至宋元時期新疆精美的絲綢毛紡織品、珍貴的多民族語言文字的簡牘文書、美輪美奐的雕塑壁畫、奢華的金銀珠寶、彩陶、青銅等136件(組)國家寶藏。
展覽還配合多種多媒體藝術表現手法及交互設計,如唐代絲綢之路互動設計、漢代絲綢之路物產交流路線等趣味裝置。觀眾通過現場互動,便能和商隊與絲路“連線”,獲得更多沉浸感體驗及絲路知識。
綻放:維多利亞時代的藝術
2023年4月28日-8月27日
9:00-17:00(逢周一閉館)
廣東省博物館
70/60/35元
此次展覽是英國維多利亞時代藝術在中國的首次集中亮相,不僅向公眾展現了維多利亞時代英國繪畫的發展盛況,更濃縮體現了19世紀異彩紛呈的歐洲藝術。
展覽以英國利物浦國家博物館下屬的沃克美術館、蘇德雷博物館、利華夫人美術館和世界文明館精選近100件珍貴展品為依托,并聯合廣東省博物館和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外銷精品及中國絲綢博物館甄選藏品,展出油畫、水彩畫、雕塑、服飾、珠寶和瓷器等多項品類,通過“城事鄉思”“匠星璀璨”“古風新尚”“融貫東西”四個章節,展現了維多利亞時代絕妙多樣、開放共融的杰出藝術成就與東西方文化交融的藝術魅力。
寶鏡風華:館藏銅鏡展
2023年4月20日-8月20日
9:00-17:00(逢周一閉館)
廣東省博物館三樓展廳一
展覽共展出廣東省博物館所藏的200余件銅鏡實物、配套用具及相關書畫作品,展品覆蓋了戰國至明清時期的各類典型銅鏡、明清時期的玻璃鏡、日本的和鏡。這些展品較全面地反映了中國古代銅鏡的發展史、中國文化的變遷史及中外文化交流互鑒的歷程。
#佛山站(3個)
羅尼·霍恩:非夢 亦夢
2023年6月6日-10月7日
10:00-18:00(逢周一閉館)
廣東順德的和美術館
免費/60/150/240元
此次展覽不僅是霍恩在中國的首次大型個展,也是其于亞洲舉辦的最大規模展覽,由藝術家與和美術館共同策劃。圍繞霍恩長期堅持的創作理念,美術館旨在以去中心、去線性、去詮釋的空間制造不確定的相遇,拒絕統攝性敘事侵蝕作品內部的無限可能。展覽將于美術館的一層至三層展出,呈現50組藝術家生涯中的代表性創作,涵蓋繪畫、影像、雕塑等多種媒介。
徑草林中路
館藏中國現當代作品展
2023年4月29日-9月3日
10:00-18:00(逢周一閉館)
廣東順德的和美術館
免費/60/150/240元
展覽圍繞“林”及其映射的自然觀念,展出五十余件館藏中國現當代從齊白石、黃賓虹到林風眠、吳冠中,再到周春芽、尚揚等多位藝術家的相關創作。小徑分叉,花鳥池魚,斷用海德格爾《林中路》中所言,林中有路。這些路多半突然斷絕在杳無人跡處。這些路叫做林中路。每人各奔前程,但卻在同一林中。常常看來仿佛彼此相類。然而只是看來仿佛如此而已。
《青山探幽圖》張大千 紙本設色 124×61.5cm 1941年
盒子:滕菲 譚平
2023年5月27日-7月31日
10:00-18:00(逢周一閉館)
廣東順德的盒子美術館
展覽呈現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滕菲及中國藝術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譚平的繪畫、裝置、影像作品。“盒子”對與本次展覽而言,既是作品圍繞的主題,也是一個關于彌留與創造的引子。滕菲和譚平為觀眾呈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目光,它們合在一起,便是認識事物的一體兩面。像是亮部和陰影之間的比例關系,在明與暗的權衡中,感性與理性的中間地帶,在無限開放和給予限制的縫隙中,藝術的奧秘得以存在。
#深圳站(8個)
“宮西達也的繪本世界”
創作40周年大展
2023年6月3日-8月27日
10:00-17:30(逢周一閉館)
深圳市南山區華·美術館
68/108/148元
為慶祝宮西達也繪本創作40周年暨霸王龍誕生20周年,作為中國最大規模個展,這次展覽精選了宮西達也從1983年創作至今的57部繪本作品,共計200余幅復制畫作及珍藏手稿,十個沉浸式展區小達的夢想、小青蛙系列、狼和小豬系列、小卡車系列、我是熊貓、超人系列和霸王龍系列等,還“復原”了達也畫廊,帶觀眾走進一個愛、善良、詼諧又充滿力量的繪本世界。
為了讓觀眾更好地融入展覽,每個展區創作了沉浸場景,正在畫畫的小達,跳舞的狼和小豬,可以“拼裝”的小卡車,爸爸超人對決土豆怪獸,以及高達2米的霸王龍雕塑,帶孩子闖入了一個宮西達也的童話世界。
真實的拓撲:媒體藝術展
2023年5月1日-7月23日
10:00-21:00
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
118/168/188/328元
作為中國的科創高地、粵港澳大灣區創新龍頭,深圳匯集了全國最多的高科技企業總部,在數據時代道路上持續加速,在科技創新領域不斷拓進,其成果與發展前景令世界矚目。
此次展覽在深圳呈現,是深圳對藝術與科技融合所帶來的社會變革與時代趨勢的全新審視,也是社會高速發展對文化藝術影響的前瞻論述。
《藍帆》漢斯·哈克 裝置、薄紗、轉動風扇、砝碼和線 1964-1965年
深圳當代藝術家系列之八
梁銓:故嶺
2023年5月14日至今
深圳市坪山美術館
作為在深圳深耕藝術領域多年的藝術家,梁銓將水墨的傳統藝術與西方現代主義繪畫結合,以繪畫和拼貼的方式,創造了獨特的個人風格,此次展覽呈現了梁銓最具代表性的22件繪畫作品。
此次展覽的近作組畫企圖表現當年翻山越嶺,天地寂靜的感受。另外一些零星作品則希望觀眾感受到作者歷年創作過程中的悲喜自度、一路風塵。
既收錄了梁銓最新創作的大尺幅作品,又展示了他在80至90年代的創作成果,并將兩個階段的創作相互映照,昭示出他創作中一貫的主題:將自身沉溺在文化歷史或者個人記憶的河流中,從中感受生命的喜悅,珍重切身的情誼,表達綿長的善意。
菲利普·考爾伯特:龍蝦創世
2023年6月17日-10月15日
10:00-19:00
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
(深圳市南山區蛇口望海路1187號)
88元
作為新波普藝術的代表人物,菲利普·考爾伯特(PhilipColbert)在SWCAC精心呈現其華南區域首次個展。哲學專業出身的考爾伯特,借由筆下的卡通龍蝦形象和精湛的新波普繪畫,深入探索了當代流行文化與藝術歷史對話的關系,創造了一個超越現實與歷史邊界的“龍蝦世界”。
此次展覽系統呈現考爾伯特創作生涯中的近40件代表作品,涵蓋繪畫、雕塑、巨型氣模、影像等多元創作, 其中以“龍蝦樂園狩獵系列”繪畫為靈感的雕塑更是全球首展。
三人行
鷗洋/雷雙/張嵐芊
2023年6月3日-7月2日
10:00-18:00(逢周一閉館)
深圳市木星美術館
180/280/380元
展覽將東西方不同文化及抽象藝術二者并置于自然與肌理的表達中,以繪畫為出發點敘述,向觀眾展現出中國當代藝術的多種可能性。
在鷗洋、雷雙、張嵐芊三位藝術家個性十足的畫面表達里,展覽呈現出“具象”與“無形”、“感性”與“理性”兩組相互碰撞的藝術語言,邀請觀者置身其中,感受顏色和筆觸的生命與流動。
盛世愛情·意大利龐貝精品文物大展
2023年5月30日-9月3日
10:00-18:00(逢周一閉館)
深圳市南山博物館
本次展覽共呈現來自意大利那不勒斯國家考古博物館的128件/套珍藏,囊括雕塑、壁畫、青銅、陶瓷和玻璃制品等多種形式的珍貴文物。
展覽通過“夢回盛世”“古希臘羅馬時期的愛情神話”“快意人生:古羅馬人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古代藝術中美的概念”“龐貝古城再現”5個單元進行展示,以此探討古希臘和古羅馬文明中的愛情和美的概念。展覽結合多媒體展示,重現龐貝古城的真實面貌,邀請觀眾一同走進那個將愛和美視為理想的時代,探索龐貝人的愛、美以及無限的生命力。
境在敦煌·伎樂飛天
2023年6月1日-8月31日
9:30-20:30(逢周一閉館)
深圳市南山區華僑城創意文化園
OCAT深圳館南區AB展廳
88/118/128/168元
展覽以觀眾作為主角,總共分為七個篇章,全程沉浸式參與敦煌的前世今生。借助數字藝術的創意手法,將敦煌舞蹈、樂器、戲劇、展覽、繪畫、歷史以全新的方式重聚、重塑、重現、重生,創造了一個綺麗夢幻的敦煌世界,使游客穿越時空感受沙漠瑰寶的魅力。
藝術與科技的結合,讓虛擬融入現實,感官融合感受,絢麗交匯于時空,多重節奏數字展演升級文明解析的空間,展演結合,顛覆公眾對展覽的傳統認知。
客家印象·大芬美術館典藏
客家題材美術精品展
2023年5月23日-10月8日
9:00-17:30(逢周一閉館)
深圳市大芬美術館
在以往探索客家文化藝術的基礎上,大芬美術館將梳理研究館藏的客家題材美術作品,遴選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展出,以精煉的文化解讀和豐富的繪畫表現方式來呈現深圳客家文化,從而進一步推動客家文化和深圳本土文化的研究與思考。
郭紹綱 /《南澳風光之二》/ 110.5cm×130cm
#東莞站(2個)
廣東第八屆當代油畫藝術展
2023年5月16日-7月9日
9:00-17:00(逢周一閉館)
東莞市嶺南美術館
展覽展出175件作品,特邀作品29件。以分板塊展出的形式呈現當下廣東油畫創作的多元化追求。具體將分為“風景與肖像”、“抽象·表現”、“綜合·實驗”三大板塊。集中反映廣東省各個時期的油畫創作狀態和思潮,梳理廣東當代油畫發展的面貌,推動當代油畫藝術發展,推動廣東油畫事業從“高原”邁向“高峰”。
時代華彩——
新中國水彩畫的實踐與嬗變專題展
2023年6月28日-7月20日
9:30-17:00(逢周一閉館)
東莞市莞城美術館
作為國家藝術基金2023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該展覽匯集李劍晨、龐白虹、李永海、劉鐵華、馬基光、李耘森、白荻等老一輩水彩畫家及目前水彩中堅力量到80后、90后新生力量的水彩畫作120余幅,通過對不同時期水彩畫作的呈現,謳歌波瀾壯闊的時代巨變,展現人民的生活變遷、精神風貌和心靈世界。
《世紀輝煌小浪底》王敬賢 77×163cm
#珠海站(1個)
無限——中國水彩畫名家馬丁作品展
2023年6月3日-7月3日
9:00-19:00(逢周一閉館)
珠海市誠豐美術館
28/48元
展覽共展出馬丁老師從2001年開始創作至今的水彩畫50余幅,是馬丁老師22年來對水彩藝術努力探索和實踐的總結,也是其在水彩畫領域所取卓越成就的一次集中展示。
《暮色櫻花》 75×56cm 紙本水彩 2016
《都市凡人》120×160cm 紙本水彩 2010
展覽反映馬丁老師獨立的思考,情有獨鐘的見解,依靠著主題描繪這自我的藝術畫境,不斷的升華藝術技藝,來給予藝術作品獨特的存在意義。
#中山站(1個)
聚焦海峽兩岸水墨的對話與交流——
李奇茂作品展
2023年6月13日-9月13日
中山市大石門美術館
展覽展出李奇茂的100多幅美術作品、近200枚印章和10多件陶瓷擺件。所有作品都是從臺灣運過來,既有李奇茂大師上世紀50年代早期創作的速寫寫實作品,更有他晚年抽象大膽的畫作,形式豐富、題材廣泛,濃縮了李奇茂一生的藝術探索,展現了其藝術創造力。
#香港站(7個)
徐世琪隆重呈獻
宇宙最強之懸浮者 – Lauren O
2023年6月9日-10月8日
10:00-18:00(逢周一閉館)
香港西九文化區M+
60/120港幣
這是M+首次在館內舉行香港參加威尼斯視藝雙年展的回應展,展覽將呈現徐世琪對Lauren O的思辨研究:Lauren O是一名傳奇懸浮者,在1960年代美國反戰運動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現場透過Lauren O的筆記和研究模型,我們得以一窺她對轉化和懸浮概念的癡迷。
徐世琪的作品透過形態的蛻變、轉變與混合,探索對于身體的感知與意象。她以研究為基礎的創作時常以繪畫、錄像、發繡布本、表演及裝置等形式呈現,檢視人類存在與技術發展之間的相互關系。
凱瑟琳·伯恩哈特:
虛構娃娃 羨慕之瞳 百變怪 皮卡丘 強化謎擬Q 嬉戲 伽勒爾烈焰 馬 天秤角擊 體力值270 絕群壓軸 全圖
2023年5月20日-8月5日
11:00-19:00(逢周一、日閉館)
卓納畫廊
(香港H Queen's 5-6樓)
以場館為準
伯恩哈特在是次展覽中首次亮相了一組以其近期對特定流行文化的癡迷為基礎的全新繪畫系列:出自游戲《寶可夢》宇宙中的各種人物形象。
在每一幅畫中,藝術家都松散地標明邊界線以框定她要表現的形象,并將卡牌上的數據、特殊技能都疊置于畫面,以此分辨它們在游戲中的角色。在畫面上,顏色與線條以“出血”版式呈現,并且如水洼般匯聚在一起,展露出伯恩哈特生氣勃勃而又隨性為之的創作方式 。
托尼·劉易斯:New Song We Wrest! Who Throng Heat Yet? Tone Got Flower Work
2023年5月11日-6月30日
11:00-19:00
MDC畫廊
(大館軍營大樓二樓205及206號鋪)
以場館為準
展覽展出了劉易斯著名的文字作品和首次展出的新系列速記作品,這些作品首次組合在一起,為展覽注入了一種新的節奏感。
虛擬凡爾賽宮之旅
2023年4月19日-7月9日
10:00-18:00(逢周二閉館)
香港文化博物館
10港幣
展覽分為六個主題,包括時空穿梭、凡爾賽宮之輝煌璀璨、凡爾賽宮之百年藝韻、凡爾賽宮之自然景觀、凡爾賽宮之創新以及凡爾賽宮一日游。通過多媒體和互動裝置為觀眾帶來有如置身于凡爾賽宮的沉浸式虛擬體驗。
特設的多感官體驗裝置讓觀眾可聽到由科技重構的路易十四的歡迎話語、嗅到法國著名調香大師為凡爾賽宮調制的獨特香氣,以及踏著自行車互動裝置游覽皇家庭園的自然美景。
情書:跨越虛白時空的不朽情懷
2023年3月24日-8月10日
10:00-18:00(逢周末閉館)
香港藝術館
展覽以「情書」為題,展出28件(組)虛白齋藏中國書畫,帶領觀眾發掘蘊藏在書畫中含蓄細膩的深情。
仿顧愷之《洛神圖》
依據不同的情感類型,展覽分為5個篇章。「愛情」篇重點敘說曹植與洛神間的人神戀;「親情」篇展示了張善孖與張大千之間的兄弟情深;「師生情」篇著重講述金農與羅聘這對師生的故事;「友情」篇介紹了董其昌與陳繼儒的莫逆之交;最后一章則通過董其昌等人的作品,探究藝術家寄托在作品中的「民族情」。
米羅的詩想日常
2023年3月3日-6月28日
10:00-18:00(逢周末閉館)
香港藝術館
30港幣
胡安·米羅(Joan Miró,1893-1983)是西班牙20世紀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與畢加索、達利齊名。展覽共陳列94件作品與資料,涵蓋繪畫、雕塑、素描、紡織品、石版畫、海報、照片、影片等,探索米羅如何憑著獨特的洞察力,發掘日常生活與平凡物品的詩意特質。
金彰華彩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與夢蝶軒藏古代金器
2023年2月22日-9月25日
10:00-18:00(逢周二閉館)
香港藝術館
60/120港幣
展覽展出200多件(套)古代中國金器,是近年香港最大型的古代金器展覽。觀眾可以欣賞到來自歐亞草原、吐蕃和中原地區的黃金飾物,年代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18世紀,部分器物更是首次公開展出。
騎射武士飾牌
這些精美的器物仍金光閃耀,述說著黃金制品在中國過去三千多年歷史中的藝術和技術成就,并反映金器在古代政治活動、文化生活以及跨區域互動交流等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澳門站(2個)
濠上集勝——
澳門頤園書畫會七十周年特展
即日起至7月30日
10:00-19:00(逢周一閉館)
澳門藝術博物館
展出崔德祺、鄧芬、羅叔重、司徒奇、甘恒、林近、余君慧等七位頤園前輩共200件套國畫、書法及篆刻作品。
余君慧《九魚圖》
展出作品有大鳴大放的山水、抒情寫意的小品,也有瀟灑雄健的書法及秀雅奇逸的篆刻等。觀眾可以透過這些作品更好地了解前輩藝術家們的藝術造詣和文化涵養,同時感受澳門頤園書畫會七十年來在傳承和弘揚傳統書畫藝術的成就和貢獻 。
AI藝術科技巡展:星夜花園
2023年5月25日-7月31日
11:00-20:00
澳門壹號廣場
120/150MOP(Klook售票)
展覽匯聚了多位知名藝術家的作品,其中包括香港著名藝術家林偉而的大型互動裝置《花好月圓大觀園》,這幅作品融合了林先生對偉大藝術家梵高的致敬,通過沉浸式的展示方式,讓我們走進色彩繽紛的藝術世界,探究畫作背后的故事。
藝術家林偉而、C小姐、本次策展人伍常現場合影
此外,展覽還設有數碼藝術互動裝置、元宇宙實境體驗,以及人工智能藝術創作坊的特展,為大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藝術體驗和科技感受。
點擊感受數碼作品的互動效果
藝術維C,一家融自媒體、藝術策展、藝術收藏的新型藝術平臺。專注搭建藝術家與大眾之間的橋梁,挖掘孵化具有創新精神的藝術家,培養新時代藏家,目前已擁有全網百萬精準高質量用戶,旗下藝術品均來自國內一線美院專家權威認證。
抖音 小紅書 微博 |C小姐藝術維C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