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6月,毛主席回到了闊別許久的故鄉韶山沖。除了向當地干部了解情況,毛主席也很想借此機會,好好和故鄉的親友們聚一聚。
6月26日的晚宴上,毛主席一共安排了八桌,準備就緒后,毛主席掰著手指開始回憶起來,想著還有沒有落下什么人。果然,沒一會兒,毛主席就想起一個人,此人名叫楊舜琴,是韶山一位有名的醫生。那么,這位韶山名醫和毛主席之間,有著怎么樣的故事呢?
楊舜琴是韶山人,是毛主席回鄉養病期間結識,由于早年讀過些孔夫子的緣故,毛主席習慣將他稱為儒醫。不僅如此,楊舜琴還曾經在毛主席的幫助下,參加共產黨,并因此走上革命的道路。但是,由于馬日事變的影響,楊舜琴脫離了革命隊伍,此后一直在鄉間行醫。
其實,毛主席始終沒有忘記這位救命恩人,早在新中國成立后,毛主席就曾經邀請楊舜琴,讓他到北京來做客,但由于身體不好疾病纏身,楊舜琴始終未能成行。
得知楊舜琴無法來北京,毛主席很是惋惜,只好派人給他寄去了許多醫學書籍,以此鼓勵他繼續自己行醫救人的善舉,此外,毛主席還寄去一套線裝版的《楚辭》,以及幾百元錢。
收到毛主席寄來的東西,楊舜琴心里很是感激。雖然無法見面,楊舜琴便與毛主席保持著書信來往,但是,在他寫給毛主席的幾封信中,幾乎每次信中都提到了一位朋友的事情。
想起楊舜琴后,毛主席馬上叫人去請。與此同時,楊舜琴也知道毛主席回了韶山的消息,聽說還請了不少老人前去。楊舜琴覺得,憑借自己和毛主席過去的交情,也應該受到邀請,可左等右等,始終沒等到人來。
就在楊舜琴失望不已,正在為毛主席“忘”了自己而心里難受的時候,毛主席也想起這位老朋友。
6月27日早上,一輛小車從韶山招待所駛出,徑直來到了老中醫楊舜琴的家門口。原來,這是毛主席派來請楊舜琴的人到了,見到來人,楊舜琴心情一下好了許多,馬上把人請到屋里,急急忙忙地穿上自己的新衣服,跟著走了。
但是,楊舜琴坐上車后,心里卻有些緊張和忐忑,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感覺,這與他過去給毛主席寫去的幾封信有很大關系,因為那幾封信,他一度覺得自己當時的做法很不得體……
就這樣,楊舜琴一路風塵仆仆,來到毛主席請客的地方時,毛主席正在門外等待著這位儒醫。毛主席見到楊舜琴,馬上熱情地迎了過去,連連說道:“舜老!”楊舜琴見狀也急忙往前走:“潤之主席!”說著,兩個人手拉著手走進了室內。
之前講到,楊舜琴為了見毛主席,特意穿了一身規整的新衣服,可此時正值六月時節,正是湖南天氣比較熱的時候。毛主席見他滿頭是汗,連忙關心起來:“舜老啊,你干嘛穿這么厚的衣服呀,會捂出病來的。快脫了。”
聽罷,楊舜琴儒醫本色盡顯,隨后解釋道:“古云:服之不衷,身之災也。我來看您,穿得不當,雖然說不至于招致災禍,但是也未免太不恭敬啊!”
一聽是這個原因,毛主席笑了起來:“舜老您就是太拘禮了,您忘啦,我當年去您家,穿著藍長衫,一進門您就讓我寬衣,還幫我把長衫掛在衣架上呢。到離開的時候,您又不厭其煩地取下長衫送到我手里。那時我們都沒有講究,都穿著馬褂,坐在一起談詩談醫學,今天您到我這里來,就都隨便些吧!”
毛主席說話在情在理,楊舜琴只好脫下了厚厚的制服。可是,就在毛主席伸手準備接過掛起來的時候,楊舜琴卻把衣服緊緊抱在手里,怎么也不肯再麻煩毛主席,最后還是堅持自己把衣服掛在了墻上。
中午,毛主席又請了一次客,這次主要請了楊舜琴和幾位昨天沒有參加宴請的親友。席間,楊舜琴就坐在毛主席的右側,毛主席還特意為他夾了一塊清蒸魚,邊夾邊說:“舜老,您是儒醫,我這里敬你一條魚!”
毛主席話剛說完,楊舜琴馬上聯想到過去的一些事,比如說自己過去寫的那首詩,連忙語帶歉意地說:“我是愚蠢之‘愚’,經常做一些蠢事,那封信……”
毛主席好像知道楊舜琴要說什么,連忙接過話頭,搖搖頭,說:“舜老,您過謙了。您是讀書人學醫,所以稱您為‘儒醫’是再恰當不過的!”
說完,毛主席又夾了一塊魚,這回放進了自己的碗里,然后十分幽默地說:“魚,我所欲也;儒,亦我所欲也!”話音剛落,在座眾人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至此,楊舜琴在席間提到的那封信,被毛主席以幽默的方式岔了過去,但每每想起此事,楊舜琴總會有些不好意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