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回
時間,同治二年(1863)十一月二十日,地點,潯州府貴縣平天山。此時清軍已將大成軍余部合圍于平天寨。“平天寨上系土山,約寬七里,坡陀起伏,有井可供數十人。寨前與左右三面,石壁削立,高三十余丈。前面原有石磵①,磵底即開銀礦之所,有泉涌出礦穴中。賊于磵中疊石為路上寨,修筑內外兩磵。磵上安七千斤大炮,寨下三面均系土山,前面土山甚長,斜行數里方抵平地。寨后一面石山帶土,地勢攲②頗,下有溝水。賊于寨上筑垣三重,炮臺卡房,星羅棋布。每遇稍平之處,則加鏟削,令其絕陡……賊筑閘守之為大風門。本司(劉坤一)與易道元泰、王道承澤督同各將領,周圍察看,以寨前閘難于仰攻,左右兩面更無施力之處。惟寨后一面尚可經營,先令鄭副將長純帶新中營、姚參將世文帶左營督同右營、后營、德安營、靖寇營、福勝營、貴字營、老東營、新東營自香爐山、六班山進扎寨前左右三面土山。并令何游擊元鳳、莫外委云成由龍山來會,每營分為數小營,鱗次聯絡,極為嚴密……”這段描述里火藥味已經相當濃郁!彼時大戰在即,藩司劉坤一沙場點兵,將莫云成所部由龍山調回平天寨下。準備隨時待命。
從十一月底到同治三年(1864)正月初,平天山一帶炮聲不斷,哀號遍野!劉坤一為求速戰速決,調撥清軍大隊人馬對平天寨周圍仍被黃鼎鳳大成軍控制的村寨,進行了數次大規模進攻,旬月之間,數十個大成軍的據點被次第攻破!“賊目”“賊頭”被擒者,數以百計!“寨上賊見黃日富、黎大煞已擒,又聞韋樹芳、姚十來已敗,為之喪氣。王承澤復督令姜都司正友,帶靖寇營進逼燈盞窩。姚世文帶所部及馬守備正龍帶右營,宋守備榮藻帶后營進逼前閘口。何元鳳、莫云成各帶所部進逼大風門……于二十一日督同駐扎賊寨之游擊胡時朋、守備黃建勛、伍青云、翟國式、把總覃東義等,各率所部進攻寨后頭閘。而令都司周德、外委胡永昌、李元巽、莫云成各率精兵助之!”這是當時莫與各軍迭次圍攻平天寨的記錄。同治三年(1864)六月初七日,劉坤一在回復覃玉次(即覃遠琎)太守的信中寫道:“昨接復函領悉一是,弟現撥向導勇一營移駐蒙圩,即歸老兄節制。調遣剿捕趙甫兩里之賊,另備公牘前來。該營定于初十日起行,因莫守備(即莫云成)于該處地方生疏,故未遽進官橋,應俟臺從到營指揮前進。唯所需米糧,先請飭該處團總接濟。該營勇丁四百名,長夫百二十名,每名每日給米一斤四兩,不準濫支。其營總、哨長、紅旗、藍旗、幫帶、書記則多撥一二斤,以養馬匹耳。”這封信中提到了莫云成此時的職位——守備。官階正五品,屬于中級武官。由外委擢升至守備,已是連升三級。可見這幾年來,他立下了不少戰功!同治三年(1864)年底,經過將近一年時間的鏖戰,平天寨被清軍攻陷,黃鼎鳳與軍師周竹岐成為階下囚。地方官紳聯名向清政府請功。轟轟烈烈的大成國運動以失敗告終。由于圍剿大成國余部事已告竣,劉坤一便將麾下兵馬調往南寧府永淳一帶,助剿山澤巨寇孫仁廣、梁安邦。而莫云成此時仍隸于劉之帳下,剿捕趙甫兩里之賊已畢,自然也帶所部云勇奉命前往。
話說孫仁廣,又名孫二大,原籍永淳縣池黎坡。18歲在山澤開武館,勢力漸大后,占據山澤、小黎(南陽圩)。提出“殺官留民、劫富濟貧”的口號,豎立旗號,稱“福勝堂”,與梁安邦合伙起兵反清,霸占山頭,作惡一方。二人原為筆山李文彩(寶號稱李七)部下,咸豐五年(1855),孫梁叛變,合力擊敗李文彩,盡收其眾,從此稱霸一方。孫仁廣稱“兩廣大元帥”,在門樓石柱上刻有“廣東廣,廣西廣,統歸孫仁廣;湖南乎,湖北乎,都是兒子乎。”的巨幅對聯,企圖獨霸湖廣。孫仁廣此人與其他民軍首領截然不同,統治手段極為殘酷。聲稱“人不殺人人不富,火不燒山地不肥”,清咸豐十一年(1861),孫仁廣打著“替天行道”的旗號向當地民眾征夫、征糧、索錢、索物,在施村南一里江建一座石橋,并親自督工建橋,用糯米漿、糖油作漿砌石,非常堅固。凡參加勞動的人,若有喊叫苦的,即被殺戮。方志記載:“永淳、宣化、靈山遭其殘殺者,以萬余計”,石橋完工后,孫仁廣命名為“立馬橋”,意思是他從此跨馬耀武揚威過橋,絕不下馬。但石匠刻此橋名時,連刻三塊石碑“立”字都崩去頭一筆,“馬”字也崩去下面四個點。因此,人們傳說為天意譴責孫仁廣:有馬無腳走不遠,有身無頭立不起。孫仁廣聽了大怒,竟將石匠連同殘碑一起丟進江中。又在橋頭山頂用石條建九層寶塔,讓石匠在寶塔門上刻對聯:“萬里江山朝鳳閣;九層日月照龍樓。”寶塔建成后,孫仁廣殺了一對童男童女祭塔祭橋,他一揮屠刀人頭落地時,塔上對聯的“龍”字塌了半邊,“鳳”字也塌了外框……種種惡行,罄竹難書,可見其與土匪無異。
(莫大人將軍第舊物)
攝影:牛府
同治四年(1865)正月,劉坤一兵至南郡,開始對孫梁二匪進行圍剿。“本司以賊負隅死守,我勇圍攻數月之久,已屬無法不施,迄③莫能拔。不勝焦憤,因令曾遠輝督同百長甘泰然等潛開地道,且鑿濠樹柵,期于聚殲。惟以江口飛龍、平朗等處,賊巢層疊,難免曠持。密令陳副將本熾招降永純上游之文筆、六長等村來營納款,引官軍由上游渡河并誘鹿脛賊目施滿先獻該圩。事已垂就,旋為賊覺,拉殺施滿,以割耳黃代守鹿脛,復于灘頭結營……孫逆(孫仁廣)、梁逆(梁安邦)即于二十一日率賊逕撲格木營盤,陳本熾先夜望見兩岸微有火光往來,知有變動。督同游擊何元鳳、廖明盛、都司馬正龍、守備莫云成等設伏以待,擊斬賊前鋒百余,奪獲大旗數十面。賊大敗退,由是不敢來犯。我勇是日亦傷亡數十名。”這段原文顯示,莫云成已隨大軍駐扎于格木營,并與諸將設伏,斬賊前鋒百余,首戰告捷!圍剿山澤巨寇是繼圍剿大成軍之后,桂南與廣東交界地最為激烈的戰事。
莫云成在圍剿山澤巨寇中,又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佚事?請看下回分解。
注釋:①磵,古同“澗”,山間的水溝。②攲,傾斜不正。③迄,一直。(完)
編者注:我們每周連載《一品莫大將軍傳》,喜歡的朋友們請多關注!文章不經作者同意,請勿轉載,謝謝!
作者:阿候
攝影:牛府
內容:小陳、瓜車黃七、淡泊以明志、兵佬、輝、牧馬先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