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瘋球了!
臺娛現在出事的速度,對我這種手速很慢的人來說,有點過于不友好了。
昨晚剛發完黃子佼的推送,朋友就問我有沒有看炎亞綸承認和未成年人發生關系的事情。毫不夸張,我真的是“垂死病中驚坐起”,半夜爬起來了解情況。
看他寫的回應,我有種說不出的別扭感,乍看似乎是有心改過,但又總能品出一絲不對勁。
直到今天中午他闖入爆料者的記者會“當面道歉”,我才明白了自己難受的關鍵點是什么:
當受害者終于鼓起勇氣站出來講述自己的故事,他作為加害者表面上說著抱歉,實際上正用盡方法從受害者手上奪走話語權。
這次炎亞綸被爆料,跟黃子佼一樣,都是臺灣省當下“MeToo”運動的一部分。
最初是有人在網上點名炎亞綸,說“你也知道你對17歲的男生做過什么”,并發出聊天記錄,內容是炎亞綸對某人說“上法庭我真的沒辦法承受”。
緊接著網紅耀樂實名控訴,自己16歲時跟炎亞綸發生了關系,并且在不知情的前提下,被拍了小視頻。
截圖來自耀樂臉書,下同
更糟糕的是,小視頻還泄露了出去。
這差點毀了當時只有17歲的耀樂,他不僅停止了所有工作,也因此休學,甚至差點想不開。
這個事情是有報道的,耀樂休學了三年才悄悄回到學校。
冥樣是耀樂當時的id
他不是沒有問過炎亞綸,也不是沒有求助過。
但炎亞綸只是輕描淡寫地說:“我也不知道視頻怎么流出去的。”給了幾萬臺幣律師費和生活費打發人,還對其他人表示“耀樂爆料的話就找黑道來解決他”。
觸發耀樂決定講出這一切的,是近期的“MeToo”。
他很怕炎亞綸會重復利用明星光環,對很多人都做類似的事情。
炎亞綸回應得很快,先承認確有其事,說當初和耀樂是認真交往,會幫對方付房租、買機票。
截圖來自炎亞綸臉書,下同
至于視頻流出,絕非本意,應該是修手機時被盜,自己也覺得非常煎熬。
最后說自己當初處理感情的狀況很糟糕,知道自己曾經是個爛人,這些年做了很多心理咨詢,努力改過自新,并愿意當面向耀樂道歉。
雖然炎亞綸已經出過無數負面新聞,有人說他已經不是塌房而是“爛尾樓爆破”,但這次的問題顯然比之前嚴重很多。
在看耀樂和炎亞綸發出的文字時,有一個對比讓我非常難受。
受害者的敘述充滿了痛苦、矛盾和自我懷疑,而加害者則巧妙地用“愛情”來粉飾一切。
你完全能看出炎亞綸作為年長16歲的明星,在對上未成年的高中男孩時,多輕而易舉就能夠傷害對方。
炎亞綸只需要稍微表現出對男孩的興趣,就足以讓對方受寵若驚。拜托,這可是曾經大紅過的偶像誒!
截圖來自耀樂臉書,下同
而在這樣的明星光環下,哪怕炎亞綸有些行為違背了耀樂的意愿,男孩也自我催眠為“這只是情侶交往的必經之路”。
比起愛情,這或許更接近一種上位者對下位者的控制。
耀樂的敘述中有個細節讓我很難過,那就是他說自己一直把炎亞綸當成一個崇拜的對象,直到現在仍是如此,有些事還會問對方的看法,不知道自己的感情是不是已經扭曲了。
很矛盾吧?他明明被這個人狠狠傷害過,卻無法理直氣壯地恨對方,甚至還“愛”著對方。
這讓我想到了林奕含在《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里寫到的,女孩在被老師侵犯后,“愛”上了誘奸自己的老師,因為“我只有強迫自己愛上他,痛苦程度才會減輕”。
耀樂和林奕含的經歷當然很不一樣,可這種矛盾而痛苦的心情多少是類似的。
世界觀尚未定型的未成年人,面對地位、見識和手腕都遠超自己的上位者,是很難反抗的。
哪怕事情過去了,他們也需要非常久的時間才能擺脫這種情感上的控制,甚至有人一直都無法擺脫。
截圖來自臺劇《她和她的她》
從這個角度來看炎亞綸的文字,更能看透他的雞賊。
左一句“我是戀愛腦”,右一句“在感情上我有很多偏差、扭曲的作法”,他把整件事從受害者控訴的“與未成年人發生關系并拍攝視頻”,變成了更無害的“戀愛糾葛”。
截圖來自炎亞綸臉書
截圖來自炎亞綸臉書,下同
他不提當初對方只有16歲,不提那是對方第一次上臺北人生地不熟,在講述中刻意抹平自己和對方的年齡差、身份差和地位差,假裝兩人之間沒有權力的不對等。
當一切的前提是“愛”時,很多事情的邊界都顯得模糊起來。
說真的,炎亞綸確實是圈里一等一寫道歉文的好手。現在已經成為道歉文標準開頭的“抱歉占用公共資源”,就是他開創的。
他這次的回應看似態度端正,處處充滿道歉氛圍,實則不敢直面關鍵問題。
越品越覺得這篇文章令人惡心,難道文字只是他巧言令色的工具?
最讓我窒息的,還是今天中午炎亞綸跑到耀樂的記者會上當眾道歉。
耀樂才剛剛開始敘述他跟炎亞綸認識時只有16歲,對方就從門口走進來,耀樂瞬間嚇到把頭埋低不愿看人。
有網友形容那是“加害者有備而來居高臨下,記者會變成受害者的修羅場”。
炎亞綸的行為名為道歉,實際上卻更像是對受害者的二次霸凌。
耀樂需要痛苦5年才鼓起勇氣說出來的故事、提出來的質問,炎亞綸只需要帶著工作人員闖入現場公開鞠躬,就能輕易地打斷,并且讓關注點回到自己身上。
他再一次如此輕松地讓受害者意識到,他們之間的權力關系從來沒有變過。
奧斯卡·王爾德說過,世間一切都關乎性,除了性本身,性只關乎權力。大部分跟性相關的騷擾、侵害,本質上都是上位者對下位者的壓迫。
炎亞綸“當眾道歉”這件事,從某種角度來看,就是再一次利用自己的影響力,讓自己“改過自新”的聲音,蓋過受害者的控訴。
如果真的感到抱歉,最起碼應該給足受害者表達的空間,不要在沒有征得對方許可的前提下出現在人家的記者會上。
他現在的所作所為,跟之前的行為有什么本質區別?不都是利用身份特權,去輾軋一個沒有反抗之力的普通人?
只不過以前的名義是愛,現在的名義是抱歉;只不過以前利用的是男高中生對明星的仰慕,現在利用的是明星更容易吸引注意力的特點。
從這個角度看,黃子佼爆料的行為,有一層內在邏輯跟炎亞綸非常類似。大家吃瓜的喧嘩,很容易就蓋過受害者的陳述,重點就會模糊。
萬幸的是之前一直選擇安靜的耀樂,這次站出來后并沒有輕易選擇和解。
他對道歉的回應條理清晰重點明確:炎亞綸已經造成傷害才回應很沒有誠意,更何況偷拍小視頻這個行為本身就令人無法接受,修手機導致視頻泄露理由太敷衍,是逃避責任。
我不知道這件事最后會怎么結束,最起碼受害者這一次不會輕易放棄發聲。
也許這正是“MeToo”運動最可貴的地方之一,處于權力下位的受害者,在群體的鼓勵下,終于奪回了自己的聲音。
當受害者站在一起,多少能把那個不平衡的權力天平,稍微往弱勢的這邊拉一點。
(圖片來自網絡)
本文作者:海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