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挑式鋼管腳手架因其成本和安全性能的高性價比廣泛應用于各大建筑工地。所謂的安全性高,只是相對的,安管人員主要的監管點在于架底排布和第一步架體的搭設,在往上架體的搭設就是常規操作了,定期巡查下就行。常見的懸挑式鋼管腳手架分為懸臂鋼梁式和花籃式。本篇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下兩種懸挑式鋼管腳手架的相同點以及不同點及優缺點對比。
一、共同點
1、高度
國標正常高度不得超過20米,超過20米需要經過專家論證,不過有些省份也有自己的省級標準,據我所知,陜西省是16米。需要注意的是,在前期階段需要從主體最高點在加上1.5米往下排倒排架體高度,小編之前有個工地,技術總工在寫施工方案的時候就因沒考慮到炮樓的高度,最后一條架體超高2米,本想糊弄過去,結果被安檢發現了,要求必須專家論證,最終在屋面又額外懸挑了一次,專家論證費用1w加,再加上工字鋼的租賃和其余材料總工花費超過 3w
2、懸挑梁腳手架搭設需要混凝土強度多少?
懸挑腳手架的鋼梁安裝,宜在作業層砼強度達到設計值的75%以上。見JGJ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但這項怎么說呢?建筑工地的一般做法好點的混凝土澆筑完成24小時搭設,做的不好的混凝土硬了就開始排工字鋼。
3、材料
工字鋼截面尺寸不得小于16cm,鋼絲繩不小于直徑不得小于16mm,所有材料不得銹蝕、破損、焊接。
4、連墻桿
常用做法是兩步三跨設置。
距離主節點不得大于30cm。需要注意的是,當架體主節點和主體不在一個平面上的時候,可采用內高外底的搭設方法,如下圖所示,但具體角度規范并對角度并沒有具體要求,按經驗,超過45度就起不到拉結的作用。
必須使用剛性材料,不得使用柔性材料。
斷口處必須增設一道連墻桿。
5、剪刀撐和斜撐
全長、全高連續布置。容易犯錯點,剪刀撐必須落到架體底部。
剪刀撐寬度常規做法4跨6米,夾角45°到60°。常見問題,當架體剩余寬度不足3米,甚至是只剩1米的時候,怎么做?沒具體要求,經驗做法,之子撐。
搭接長度不得小于1米,不得少于三個扣件,兩側扣件外鋼管露頭不得小于10cm,剪刀撐必須固定于立桿上。常見錯誤:固定于橫桿上,固定點距離主節點大于15cm;十字交叉處鋼管偏移嚴重(主要是美觀,其實也沒強制要求,不過也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都這么要求的);交叉點距離主節點過遠;露頭不夠。
6、其他要求
跨距1.5米,步距1.8米;作業面處必須滿鋪腳手板;豎向四個大角處鋪設踢腳板,橫向每隔10米鋪設一道踢腳板;滿掛密目網;所有桿件露頭大于10cm;架體距離主體距離30-35cm;架體與主體每隔10米鋪設安全網或硬質防護;架體外側每隔60cm設置一道腰桿;如使用跳板和鋼架板,小橫桿在大橫桿上方,另外必須設置抬杠,如架板使用鐵籬笆,小橫桿在大橫桿下方,大橫桿之間隔20cm設置填芯桿;立桿下方必須設置定位銷。
二、兩種外架的不同及優缺點
不同點主要是懸挑鋼梁的固定方式和拉結方式
懸臂式:懸挑長度和主體內長度1:1.25,有一點要注意,外挑和內伸長度不是已建筑物外側為標準,而是型鋼懸挑的支點到預埋環的距離。也可以說,兩個預埋環的中點,決定了錨固長度。 拉結方式采用直徑不小于16cm的鋼絲繩拉結。
花籃式:固定于主體外側立面,與主體結構的連接可采用 預埋圓鋼固定、對穿螺栓固定或預埋鋼板焊接固定等方法 ,常用對啦螺栓固定。
優缺點:
花籃式懸挑腳手架:由于工字鋼不用再主體內設置,所用工字鋼短,造價??;,不用埋過墻、過兩盒,不用預埋U型環,施工方便;主體外里面空洞少、小,減少堵洞作業,降低漏水風險;主要缺點是安裝,拆除時安全風險大。
懸臂式:優點安裝拆除時安全系數高,缺點工序多,用工多,拆除后需封堵工程量大,做不好有漏水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