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曉曉
編輯 | 方芳
美編 | 邱添
審核 | 頌文
近日,能鏈智電宣布將通過全資子公司DadaAuto,以約610萬美元的總對價,收購香港光電89.99%的股權,收購交易預計在本月內完成交割。這也是繼月初獲得香港“四大家族”之一的鄭氏家族掌門人鄭志剛,以及港股上市公司中譽集團的投資后,能鏈智電與香港相關的又一個大動作。
那么,香港光電有何來頭,作為一家新能源服務商,能鏈智電收購香港光電背后有什么深意?在新能源產業逐漸向縱深階段發展的背景下,這場收購對行業有怎樣的影響?
1、一場劃算的“買賣”
在“雙碳”的時代背景之下,新能源領域成為了持續火熱的賽道。隨著中國加速推動能源轉型,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光伏、風電、充電配套服務等相關領域實現了逆勢上漲,也讓一些企業抓住了這波紅利。
能鏈智電就是在風口下成長起來的企業。去年6月13日,能鏈智電登陸納斯納克,成為中國充電服務第一股。收購香港光電,是能鏈智電上市后的首次并購,這第一筆“買賣”為何選擇了對于內地市場來說相對陌生的香港光電?
香港光電何許人也?作為香港太陽能光伏產品服務領域的頭部玩家,香港光電不僅市場份額領先,在重量級項目建設上也富有經驗,香港交易所、香港國際機場等大型企業都是其客戶。
在商業模式上,香港光電主要以分布式光伏PV為主,客戶主要是小區和工商業大廈,累計開發和建設了25MW分布式太陽能項目,目前在香港建設的太陽能工程超過600個,占香港屋苑及工商業屋頂太陽能已開發市場的30%左右,這在以高層住宅和寫字樓為主的香港,市場規模非常可觀。
不僅市場份額高,香港光電的發展潛力也很大。
據相關研究顯示,如充分利用香港建筑物天臺安裝太陽能光伏系統,每年最高可生產約8.8億度電。為鼓勵發展可再生能源,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在建筑物、場地及小區設施等處所,推行包括太陽能光伏在內的可再生能源項目,并引入上網電價(平均為4港元/Kwh)鼓勵私營企業參與。引入上網電價讓自建太陽能系統回本周期從20年左右縮短至5到6年,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預計到2026年,香港屋苑及工商業屋頂太陽能裝機規模將增長至875MW,EPC市場規模將達87.5億港幣,每年僅電費收入規模就達34億元港幣。
而香港光電目前跟進中的光伏建設項目1379個,預計裝機容量共約350MW,未來預估收入將超過35億港幣。
2、補齊業務布局,智電光電或將共贏
新能源汽車發展在全球是大勢所趨,香港地區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增長強勁。香港運輸局剛剛公布了2023年2月份本地車市統計,電動私家車(新車)登記量占2,613輛,再度超越傳統汽油車,比例由1月份的60.1%再進一步擴大到71.8%。
然而香港新能源汽車銷售火爆,但配套設施仍存在較大缺口。有數據統計,香港車樁比為5:1,遠高于內地接近2.5:1的車樁比。
為解決新能源汽車充電樁不足的問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規劃補貼35億港幣來支持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業務的發展,以鼓勵民用、商用建筑停車位安裝充電設施。
基于此,香港光電正在積極布局,拓展充電樁運營業務。在社區建立交流充電樁,收入包括但不限于一次性初裝費和客戶包月充電預付卡,預計2026年來自于社區充電樁運營的收入為5.87億港幣,這也是能鏈智電進行股權收購后,極有想象空間的板塊。
而這也并非易事。加裝私人充電樁,要協調物業和電力公司,復雜程度比內地高得多。
憑借多年在香港市場的深耕,目前,香港光電已與6個小區的業主委員會簽訂了框架合同,總停車位超過2000個,在車位上可以安裝充電樁,先發優勢明顯。依托能鏈智電的資金和資源優勢,以及行業經驗積累,香港光電得以在實現業務轉型的同時,補足充電服務的業務短板。
而對于能鏈智電來說,納入香港光電,在完善光伏布局后,同時也為落地光儲充一體化戰略布局創造了條件。
如今新能源的巨頭紛紛在能源產業深度布局,如特斯拉在電動汽車、儲能、發電、虛擬電廠的布局,形成自己的新能源生態,以建立更堅固的競爭壁壘。
今年3月,特斯拉發布了宏圖計劃3。至于如何實現這個目標,馬斯克提到了加快光伏部署,電動汽車快速鋪開,用熱泵技術,提升能源使用效率,高溫熱傳遞與氫能大規模應用,用可再生能源驅動現有電網等五大路徑,并發布了ModelS/X/Y/3的電動車、Megapack儲能電池、戶用電池Powerwall、熱泵等產品。這其中就包含了光儲充一體化的概念。
而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光儲充一體化將會是最好的“實驗田”。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現代化大都市,對電力的需求很大。然而香港本土實際上能源資源缺乏,相當一部分依靠進口。因此,香港一直在大力推廣新能源,推動清潔能源的使用,力爭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
在此背景下,光儲充一體在香港大有可為——不僅具有經濟價值,也可以產生更多的社會效益。
一方面,光儲充一體化利用夜間低谷電價進行儲能,在充電高峰期通過儲能和市電一起供電,滿足高峰期用電需求,既實現了削峰填谷,又節省了配電增容費用,增加新能源的消納,讓太陽能、電能可以相互補充,高效轉換。
另一方面,這一解決方案還可以有效優化香港地區有限的土地資源里的電網配置,既可以節省工商業用電成本,又能解決光伏發電消納問題。
本次收購對香港光電而言是一次轉型契機,而對于能鏈智電來說,補齊光伏業務,結合其最新發布的虛擬電廠產品,完成光儲充+虛擬電廠一站式業務布局,完善產業鏈生態,也將會是一次實現技術躍升的機會。
在香港打造光儲充一體化樣板,將未來技術變成可能,更能為行業帶來降本增效的解決方案。
3、加速國際化,未來價值空間有多大
根據中汽協預測,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900萬輛,同比增長35%。
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火爆,直接拉動了配套充電設施和服務的增長。在細分市場,2023年,充電服務市場(電費+服務費)為250億元,充電場站儲能市場規模達290億元,充電場站EPC市場預計2023年將超250億元,并且將實現快速增長。
不僅在國內,國際新能源發展也進入加速期,未來新能源將是國際能源市場的主角,成為重構全球能源市場的重要驅動力。
受益于國際政策紅利和市場的高景氣,新能源產業未來發展空間和潛力將進一步釋放。中國制造業從新能源汽車到動力電池,從光伏到風電都已經初具規模,在全球的供應鏈里占主導地位,出海也成為了企業的必選項。
據6月16日能鏈智電發布的今年第一季度未經審計財務報告,公司凈收入3620萬元人民幣(530萬美元),同比增長150%。
能鏈智電預估2023財年凈收入將在5億元人民幣(7300萬美元)至6億元人民幣(8700萬美元)之間,增長至5倍-6倍。
香港市場是面對國際市場的窗口,也是內地企業開拓世界市場,走向國際的重要平臺。對于能鏈智電來說,收購香港光電,亦可以借助香港的條件、優勢和經驗,加快拓展國際業務,也將為能鏈智電帶來可觀的財務收益,對其價值投資產生積極影響。
*注:文中配圖來自攝圖網,基于VRF授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