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去拉薩玩的時候,我知道的也只是布達拉宮、大昭寺一類的寺廟宮殿,雖說拉薩是個宗教氛圍很濃厚的地方,但是參觀完這兩地之后,覺得它名不副其實。
再見拉薩,上午去了距離市區有30分鐘車程的哲蚌寺。它是藏傳佛教所有寺廟中最大的,每年雪頓節的曬佛儀式都會在這里舉行。剛剛進入春天的拉薩并沒有往來如梭的游客,我在偌大的寺廟中閑逛,偶爾與當地信眾和僧人擦肩而過,聽著他們講著我聽不懂的話語,還覺得挺新奇。下午去了色拉寺,正好趕上僧人們的辯經課,頓足擊掌,侃侃而談,絳紅色的衣袍隨著動作翻飛,好像一只只撲閃著翅膀的紅色蝴蝶。
與熙熙攘攘的大昭寺相比,小昭寺略顯冷清,這是我第三次站在拉薩的土地上。如果當年沒有把釋迦摩尼12歲等身像遷移到大昭寺的話,那么如今大昭寺門前的繁華一定是屬于這里的了。前兩次的西藏之旅都很匆忙,直到第三次才如普通游客一般,可以閑庭信步地欣賞雪域圣城的一切,當然要包括它的信仰。
在小昭寺以北直線距離不足3公里的地方是一個在我看來有點另類的寺廟,據說這是西藏唯一的財神廟。財神在很多人的認知中是道教所供奉的,這對于信奉藏傳佛教的西藏來講屬實有些格格不入。
西藏的這座財神廟名為扎基寺,“基”是藏文數字“4”的變音,是說這個寺廟原來是由4位僧人管理的。我們內地的財神頭戴宰相紗帽,身著蟒袍,慈眉善目、和藹可親。而扎基寺內的扎基拉姆財神青面獠牙、吐露著猩紅色的舌頭,給人一種陰森恐怖的感覺,怎么也與送財不沾邊,但是這很符合扎基拉姆的寓意“暴力招財”。
至于為什么這個財神的形象如此“另類”,可能是與其身世有關。市面上關于扎基拉姆身世傳說有二。
1、西藏高僧受邀前往京城,在皇帝的后宮中,發現一魂魄得不到安息,調查得知是一名妃子被人下毒殘害,他為妃子念經超度并將真相告知皇帝,讓妃子安心投胎。沒想到這名妃子的魂魄一直跟隨高僧返回西藏,高僧念其不懼雪域路途艱辛,便建了扎基寺供奉。
2、扎基拉姆十分虔誠地修行,卻招人嫉妒下毒,她將毒逼至舌頭,因此舌頭無法收回。后來下毒的人一看到這樣扎基拉姆都不死,便又砍去了她的雙腳,沒想到卻長出一對雞足。
不管哪一種傳說,都可以看出扎基拉姆是被下毒迫害過的,所以形象自然與正常死亡的有些差異。
至于扎基拉姆為什么會被當成財神供奉?據說扎基寺原來的作用是為外來人求平安的,但是來此求平安的外來人大多是生意人,這些生意人敬神后除了平安之外,生意也蒸蒸日上,慢慢地便演化為求財了。
在西藏的其它寺廟你要是敬神的話可以不帶酒,但是來扎基寺卻一定要帶著白酒,因為她是一位特別喜歡喝酒的財神。一條哈達、一瓶白酒,是參拜扎基拉姆的標配。
當參觀過布達拉宮、大昭寺、小昭寺、哲蚌寺、色拉寺和扎基寺后,我恍然大悟,這里的多元與包容,這里的自由與規則,它們和平共處著,共同構成了讓人魂牽夢縈的拉薩圣城。
攝影師:張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