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京東買的刻錄光盤
20年后仍能流暢讀取
出生于 2000 年以后的年輕人,或許已經不知道刻錄光盤是做什么用的。畢竟,用來讀取光盤的光驅,早就不是電腦的標配,對從手機開始接觸互聯網的“00 后”們來說,幾百兆的儲存空間不過是手機里的一個游戲、一個 App……
但對于張淼來說,一張保存了 20 年的刻錄光盤,卻如同是一架開啟回憶的時光機。
張淼 1998 年大學畢業,正趕上互聯網浪潮的興起。他在貴州從事相關工作,因為工作需要和個人興趣愛好,他對數據存儲和硬件設備都有一定的需求。但當時的貴州不比一線大城市,無論是獲取信息還是購買數碼產品,都不太方便。
“舉個例子,當時 Photoshop 已經出到 5.0 版本了,但是我在書店只能買到 3.0 版本的書,所以當時想學點新東西、接觸新的世界,是很難的。”張淼回憶說。但是受益于互聯網,來自天南海北的人都泡在論壇上,聊電影、聊攝影、聊八卦……
在回憶里,那是一個“所有人幫助所有人”的黃金時代,就是在一個叫中華光驅網的論壇上,張淼學到了許多光盤刻錄相關的內容,還認識了一位網友——在中關村賣光盤的“老劉”。
和張淼一樣,在本地買不到質優價美刻錄光盤的網友不在少數,老劉會組織類似“團購”,登記大家的需要,再一一寄出。
張淼還記得,當時收貨還要憑包裹單到郵局自己取,當時從老劉那買到的一張張光盤,串起了張淼關于互聯網的早期回憶。
2003 年 6 月,老劉創辦了“京東論壇”, 那就是如今家喻戶曉的京東的前身,張淼這些老劉的“鐵粉”就跟著轉到了那個網站上。張淼作為京東最早的一批注冊用戶,習慣每天都上去看看,有什么新品。
2004 年,張淼從貴州到北京打工,成為一名“北漂”。初來乍到沒有什么熟悉的人,張淼在京東網購的時候,選擇去蘇州街的銀豐大廈自提。在那里,他和“網友”老劉終于見上了面。
老劉就是大家熟悉的劉強東,現任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
20 多年前,張淼從大學畢業,那一年劉強東從日企辭職,拿著一萬多元積蓄,在中關村海開市場租了一個柜臺,起名 “京東多媒體”。在老劉混跡于中華光驅網的那幾年里,他已經帶領京東占據了國內 60%的刻錄機市場,成為當時最大的光磁產品代理商。
但那時的人們大概都想不到,從三尺柜臺起步的京東,未來會成長為如今年收入過萬億元的世界 500 強,還提出了面向未來 20 年的“35711”夢想:能有 3 家收入過萬億人民幣,凈利潤過 700 億人民幣的公司;5 家進入世界五百強的公司;7 家從零做起市值不低于1000 億人民幣的上市公司;能為國家繳納 1000 億人民幣稅收;提供超過 100 萬就業崗位。
「京東在 20 年“老友匯”活動正式開啟“35711”夢想藍圖」
時光穿梭回 20 年前,令張淼至今都記憶猶新的是當時京東獨家代理的一款刻錄機——雅馬哈 F1,它可以把用戶定制的文字和圖案,通過激光雕刻在光盤上。“這在當時是非常罕見的,所以我的光盤都刻著 Amiao,就是我的網名。”張淼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20 年過去了,張淼仍保留著當年在京東購買的光盤,并將它帶到了今年京東 618 舉辦的 20 年“老友匯”活動現場。這是一場京東老用戶和老員工相聚的活動,張淼帶來的這張光盤里,恰好是 20 年前為一次培訓課程準備的全部資料,它將青春與時光保留得如此完整,那一年的經歷、那一年的人生、那一年的收獲,都濃縮在那張光盤里。
“對我來說,這不是一張普通的光盤,它就像時光穿梭機一樣,承載了我20年的青春和記憶,我要把這張光盤送給京東,祝京東20歲生日快樂!”張淼在活動現場表示。
在“老友匯”活動上,張淼還談起了那一次和老劉見面的故事,兩人第一次見面就一見如故,劉強東見到“網友”非常開心,還開著他的紅旗車請張淼吃飯。張淼還記得,那天他買光盤花了一百多元,老劉請他吃飯,倒花了兩百多塊。
后來張淼常常去京東位于北京蘇州街的銀豐大廈辦公室自提,與當時的許多京東員工都成了朋友。他印象最深的是其中一位:“除了日常的工作,她還負責員工招聘,她告訴我老劉專門留了一些工作機會給殘障人士,讓我對京東又多了一份尊敬。”
02
在京東做 16 年快遞員的退伍軍人救助腦梗老人
20 年,我們的生活,是如何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的呢?
張淼的回答,或許在突然有一天發現刷不過來的網站新品里,或許在他這些年陸續收藏的幾百臺蘋果電腦里。
而京東快遞員徐文義的回答,或許就在隨著訂單成倍增長而一點點縮小的配送區域里。
作為京東 16 年的老員工,徐文義也在京東20年“老友匯”分享了自己和京東的故事。他回憶起 2007 年夏天,在北京已經換過好幾份工作的他,收到之前客戶的一個電話,說有個快遞公司剛剛開始運營。想招一批員工,一個月保底工資有 1500 元,多勞多得,問他愿不愿意試一試。
當時徐文義每個月收入不到八百元,就毫不猶豫加入了,卻不曾想這一干就是 16 年。
當時京東物流將北京分為東西南北四個區,從庫房登記開始,一點點建立起物流系統。徐文義被分在西區,他騎著自行車跑遍了區域內的大街小巷。后來他才知道,他就這樣成了 2007 年京東自建物流的最早一批員工,也見證了京東一路成長為擁有 56 萬員工的世界 500 強企業。
十幾年過去,京東物流在全國有超過 1500 座倉庫和 37 萬一線的員工,里面很多人在京東已經工作了 5 年、10 年,甚至有不少干到退休開始拿退休金的。去年京東物流光是一線員工的薪酬福利支出就有 446 億元,人均下來差不多月入一萬。
這些年來,隨著訂單的快速增長,徐文義負責的配送區域是越變越小,從西區到宣武站再到現在,他和幾位兄弟一起負責一個小區的配送,平日一天的訂單量,也能趕上早年京東 618 大促時的單量。周邊小區的用戶和服務人員也都把他當成老大哥,親切地喊他一聲“老徐”。
「徐文義與客戶劉志輝」
前一陣子,他給小區里一位 80 多歲的老太太送貨,敲門時聽到老太太聲音不太對。因為平時送貨和老人熟悉,徐文義知道老人家有慢性病史,他立馬打了 120,又通知了老人的子女。到醫院后,老人被診斷為急性腦梗,幸好送醫及時,脫離了危險。在京東 20 年“老友匯”活動現場,徐文義服務片區的老客戶劉志輝感嘆道:“老徐救了老太太我一點不驚訝,他是退伍軍人,使命感特別強,遇到什么都會第一時間沖上去幫忙。”
「京東20年“老友匯”活動——《20年,用戶說》環節」
今年 52 歲的徐文義,已經在京東物流干了 16 年。他說:“我的愿望是在京東干到退休,那就很圓滿了!”
03
“能多送一單是一單,
可以幫助更多人”
和徐文義類似,任保強 2008 年就到了上海,也輾轉了不少行業。直到一次在京東購物,發現送貨的京東快遞員“服務挺周到”,自己也慢慢從兼職干起,在八年前正式成為一名“京東小哥”。
「京東20年“老友匯”活動——《20年,用戶說》環節」
當然,快遞員并不是什么輕松的工作。他每天早上 6 點多就到站里整理貨物,到晚上九十點才能結束一天的工作。趕上像618、“雙11”這樣的大促節點,會更忙碌。但家人都支持他干下去,因為他們都能感受到他的快樂。
這種快樂,來自客戶的肯定。多年來,他用真心與努力換來了客戶的持久信任,更收獲了職業的價值感。
去年春天,幾千位京東物流一線員工從全國各地趕來上海支援,任保強和他們一起經歷了一段異常難忘的時光,無論是在貨車上睡了十幾天沒回家,還是在村委會給他們騰出的會議室打地鋪的一夜一夜,或是幫過敏體質寶寶跨區采購奶粉……當時的任保強和同事們都沒想太多,就想著“能多送一單是一單,可以幫助到更多的人”。
那些日子里,來自消費者的短信、微信和電話,那一句句暖心的鼓勵,是任保強最珍視的回報。
今年過年,是京東連續“春節不打烊”的第 11 年,也是任保強連續在上海過的第八個春節。臨近大年三十的時候,小區里許多客戶看見他都會問他,“過年回不回家?”“要不要來我家過年?”。
任保強總是樂呵呵地告訴對方,今年把父母接來上海了,一起團圓。
“現在在上海生活穩定,工作福利有保障,也想讓爸媽來看看,能放心”。他說,“那么多人惦記著我,我真的特別感動。”
04
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冒著風沙交付最后一公里的信任
25 歲的新疆小伙子吾斯曼·熱介甫也是從全國各地趕往上海支援的幾千位京東快遞員之一。
吾斯曼第一時間報了名,他背著一包馕,乘火車、轉飛機,一路 5000 多公里奔赴上海,在那里度過了 70 多天。那些一天派送四五百單快遞的日子,也令他記憶猶新。
和任保強、徐文義相比,吾斯曼的京東工齡不算長,但對于年輕的吾斯曼來說,在京東度過的兩年,意義重大。
回憶起自己的 20 歲,吾斯曼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迷茫”。畢業以后到京東入職,他漸漸體會到,只有和社會發生真正的、真誠的交織,一個人的生命才會有重量。
從上海回到于田,他的愿望樸素:“讓自己成為客戶信賴的京東人,讓客戶知道,京東培養出來了勇敢而向往未來的熱心小伙子”。
吾斯曼和站點的兄弟們一起負責于田縣城的訂單收件與配送。于田縣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部,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于田得名于古絲綢之路上的古城于闐,享有南疆豐富的光熱和地下水資源,農牧業發達,瓜果豐盛。
幫助客戶把于田的特產送往天南海北的過程中,他發現依托公司的技術和資源,為客戶解決不同的訴求與問題,是他更想做的事。他從快遞員成長為了站點的運作主管,也在努力嘗試為于田本地的客戶匹配更符合“新疆味道”的物流產品與服務。
“我們這里風沙很大,出去送一趟貨回來,車頂就會落一層細沙。條件是艱苦了點,但是,我覺得自己的工作特別有意義,看到家鄉這么多特產走出新疆,鄉親們的收入也越來越高,我就特別高興。” 吾斯曼也在京東20年“老友匯”活動上分享了自己的想法。
而在新疆這片廣袤大地上,還有無數像吾斯曼一般,在自己的崗位上不畏艱辛、保質保量完成每一個訂單的快遞小哥。
「京東20年“老友匯”活動——《20年,用戶說》環節」
20 年在一個人的人生里,是一段重要且不可或缺的時光。
對于一家企業來說,更是如此。
就如老劉(劉強東)曾在《致股東信》里寫下的:“一家能夠心存敬畏、永葆情懷的公司,不是在行業里的無所不及、無所不能,而是對用戶、對伙伴、對社會、對環境、對社區、對員工的肩負責任、創造價值。”
京東 20 年,是數十萬京東一線員工與數億用戶,以彼此的信任與真誠,共同寫就的青春故事。
過去 20 年,京東從最初一個人創業蝶變為擁有超過 56 萬名員工的世界 500 強企業,從行業中的后進入者發展成行業拓荒者、挑戰者乃至引領者,成功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新型實體企業高質量發展之路,持續推動自身和行業不斷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優化體驗。
20 年里,京東對于用戶的陪伴是實打實的。56萬員工活躍在京東的眾多行業里,無數感人的故事在這里發生。
一位位普通用戶的消費訂單,見證著電商行業的成長,更見證著普通人生活的變化。
在這次“老友匯”活動當天,京東提出的 “35711”夢想,既是對京東自身未來發展的殷殷期許,更是對用戶、對行業、對社會做出新貢獻的鄭重承諾。
過去與未來,是閃閃發亮的日子,也是濃醇的美酒。
這一杯,敬夢想,敬過去,也敬將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