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青的墓地在北京西山的福田公墓,公墓到現在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著名的國學大師王國維,以及五四領袖錢玄同等人,都葬在這里。
如果不熟悉江青,肯定有人不會認出來,這塊刻著“李云鶴”的墓碑,葬的竟是江青,有人說,從立碑人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李訥的用心良苦。
毛主席問林彪
1976年1月,在周總理的追悼會開過不久后,中央曾開了一個高層會議,毛主席在會議上說:“周總理逝世了,總理這個位置不能空缺啊?”
張春橋和王洪文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個個都表現的十分緊張。
最后毛主席說:“我建議還是讓華國鋒同志擔任國務院代總理,主持中央工作。”
毛主席這個提議,對于江青來說簡直就是晴天霹靂。
她認為,她曾與鄧小平較量時,華國鋒處于旁觀者的位置,而現在大局已定,他卻坐收漁翁之利,出來撈取功勞。江青用狠厲的眼神瞪著華國鋒,暗自譴責道:“你本應該推辭!你沒有任何功勞,憑什么當這個代總理。”
此時,上海街頭突然出現一幅“堅決要求張春橋當總理”的標語。聽聞這個消息,張春橋嚇得心驚膽戰。“這群蠢貨,這不是自討苦吃嗎?”他心里暗罵,這是泄露了“天機”,于是,他立即下令:“把這幅大標語馬上刪掉!”
但是江青沒有想到,事情會到了這個地步,張春橋現在是副總理,他一直在緊張地想著“對策”,但沒有辦法,毛主席一言九鼎。
2月3日,中央發出一號文件,任命華國鋒為代總理,其中震動最大的莫過于張春橋。
鄧小平擔任國務院代總理職位時,張春橋是第二副總理,按理說他應該走在前面,但是面對這樣的反轉,他怎么也睡不著,多次去找江青。
他們的野心慢慢暴露。
其實在多年前,毛主席就對林彪提及過張春橋。
1970年開年,周總理在人民大會堂召開了政治局會議,他根據毛主席的提議,開始修改憲法和四屆人大的一些工作。
當時政治局成立了兩個小組,一個是周恩來、張春橋、黃永勝和汪東興等人組成的負責四屆人大代表的事務工作小組,再一個就是康生和張春橋等人組成的修改憲法工作小組。
毛主席從1969年底去長沙視察,一連幾個月沒回來,但毛主席一直關心著北京的動態。
特別是中共九大后,毛主席提議召開的四屆人大。
這一年,毛主席77歲,他在全國人民心中的威望和他的年齡一樣在逐步上升,但人終究是人,毛主席的身體也有各種大大小小的病癥。
在很多事務上,毛主席多么希望有人可以接他的班,自己則是可以靜下心來思考一些其他問題。
既然要召開四屆人大,那就有個重要的問題,根據憲法規定,國家要設立國家主席一職。
原來的國家主席劉少奇同志,已于1969年11月在開封逝世。
現在,誰來擔任國家主席成為很多同志討論的話題,但大家心里都有底,無法兩個人選,要么是繼續讓毛主席擔任主席,要么是林彪。
毛主席其實對這件事一直是拿不定主意,他自己早在1958年就說過自己不再擔任國家主席。
盡管在中共九大,林彪成為唯一的副主席,表面上看,似乎他最有可能是下一任國家主席。
當時毛主席問林彪:“我的年紀大了,你的身體也不好,你以后準備把班交給誰?”林彪不吭聲,因為林彪從來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
過了一會,毛主席又說:“你覺得小張如何?”毛主席說的小張指的就是張春橋。
但林彪支支吾吾,最后拐彎抹角地說:“黃永勝這些人從小就跟著主席干革命,還有好多……”意思就是對張春橋不抱希望,不如這些從小就跟著毛主席干革命的老同志。
如今,華國鋒擔任代總理,“四人幫”都目瞪口呆,幾個月后,毛主席再次任命,讓華國鋒同志擔任中央第一副主席,國務院總理。
四人幫知道現在已經沒有辦法了,他們的野心和陰謀最終暴露了出來。
先發制人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在北京逝世。
江青沒有為毛主席的逝世感到無限的悲痛,反而是一直在和華國鋒討論:“毛主席逝世了,中央怎么辦?”這種沒有用的問題。
9月20日,即毛主席逝世后的第3天,湖南省委書記向華國鋒報告稱突然收到了王洪文的通知,以后有任何事情直接向他匯報。更令人擔憂的是,王洪文已經讓攝影師為他拍攝證件照片,這表明他的奪權行動日益明顯,野心也已經暴露無遺。
為了防止形勢進一步惡化,華國鋒決定先下手為強。他主動找到葉劍英,并告訴他自己打算盡早采取行動,希望可以得到老前輩的支持。
葉劍英、李先念和聶榮臻等老同志早就渴望聽到華國鋒的意見。此時他們紛紛表示全力支持華國鋒,希望華國鋒能夠穩定局勢,確保中國的長治久安。
面對“四人幫”如此越來越猖獗的行為,華國鋒毅然決定先發制人,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相較于其他老領導,華國鋒深知自己資歷淺,功績少,他的成長離不開毛主席倚重的支持。
根據《李先念傳》的記載,華國鋒曾秘密前往李先念家進行了一次談話。華國鋒表示:“如果我們不及時鏟除禍根,他們對我們黨的威脅很大,稍有疏忽就會導致黨和國家的滅亡!”
《葉劍英年譜》記載該事件發生在9月24日。無論哪一天,這都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證明華國鋒經過深思熟慮并擅長聽取他人意見。
10月6日,在這個寧靜的星期三的深夜,北京衛戍區和中央警衛團同時接到了華國鋒的命令。
“立刻逮捕中共中央副主席王洪文,以及中央政治局常委張春橋,還有中央政治局委員江青和姚文元。”
接到命令的汪東興十分鎮定,他馬上調動了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
那天晚上,天空一片漆黑,王洪文這邊,華國鋒以讓他們參與討論《毛選》為由,在懷仁堂進行了一場大抓捕。
據說率先抓捕的就是張春橋,近些日子,張春橋幾乎沒有好好休息,他一直在策劃如何出其不意地打擊對手。此時,在宮燈式臺燈的照耀下,他攤開日記本,記錄自己的行動計劃。
突然,走廊上傳來急促的腳步聲,這讓一向多疑的張春橋警覺起來。他有一種兇多吉少的感覺。他剛站起來,戰士就毫無征兆地沖進了屋里。一切都清楚了,他板著陰森森的臉,看著進門的戰士們,裝出一副臨危不懼、視死如歸的樣子。他的眼睛燃燒著仇恨的火焰,緊抿嘴唇,一言不發。
“你們憑什么抓我!放開我!”
兩名戰士變得暴躁,扭住了他的胳膊。他掙扎著,狠狠地瞪著戰士們,聲稱:“有人會跟你們算賬的!”
但還沒有幾分鐘,幾個戰士就直接把張春橋押在了華國鋒面前,華國鋒說:“你伙同江青,現在對你隔離審查!”
隨后是王洪文,王洪文步履輕盈地來到懷仁堂時,已經超過了預定的“開會”時間。半個小時之前,他在電話里聽取了上海準備“起義”的行動計劃。他感到非常自豪,因為他知道閃電戰術很快就能讓他們掌握勝利。
然而等待他的將會是歷史的審判,他被幾個戰士死死按住的那一刻,想要快速掙扎,但終究沒有用。
最后是姚文元,他走進房間,看到里面幾個陌生的戰士,幾個戰士嚴肅地說:“現在我們奉命對你隔離審查,帶走!”
那一瞬間,姚文元知道大勢已去,他臉色煞白,一句話也沒有再說。
等到張耀祠那邊也傳來好消息,江青也被捕,華國鋒的心里終于舒了一口氣。
成功粉碎“四人幫”,標志著“十年浩劫”終于結束,隨著華國鋒同志的領導,中國社會現狀迎來了生機勃勃的新景象。尤其是在聽取了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的建議后,他及時轉變了工作重心,引領中國蓬勃發展。
江青最后的日子
江青被捕后,一直被關在秦城監獄。
江青被關押的牢房面積達到了20平米,這在監獄中算得上是非常寬敞的。牢房外圍設有多道崗哨進行嚴密監控。牢房內安裝了特殊的玻璃,可以透光但無法看到外部環境。
在這個牢房里,江青可以聽廣播、閱讀書籍、寫作、編織毛衣等活動,并定時出去放風以緩解壓抑和無聊的感覺。每半個月,江青的女兒李訥會來探望她一次,并為她提供必要的衣物和個人用品。
1984年,江青發現自己說話變得困難,身體狀況越來越不好。經過檢查,她被診斷患有喉癌。中央特意批準了她保外就醫的請求,以便更好地治療病情。
那就是在那段時間,江青提出要求,希望可以讓她的女兒多去看看她。
中央最后同意了她的要求,讓李訥和她的新任丈夫王景清來看望江青。
李訥出生于1940年,是毛主席的小女兒,據說毛主席在陜北時曾化名李德勝,因此姓李而非毛。李訥也曾詢問過毛主席,毛主席解釋道,“李訥”中的“訥”來自論語中的一句話:“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看起來,這個解釋與李敏的“敏”是一樣的。
其實,自從江青入獄后,李訥就搬到北京一個小胡同里居住。她帶著一個孩子和保姆,深居簡出,不常露面。
王景清是一位訓練有素的軍人,在延安時期曾是中央警衛團的戰士,為毛澤東站過崗。他身材魁梧、標準的軍人形象散發著男子漢的陽剛之氣,曾擔任昆明軍區某軍分區參謀長。然而,隨著和原配妻子感情破裂而離婚。
經過一年多的了解和接觸,李訥和王景清最終步入婚姻殿堂,舉行了簡樸的婚禮。婚后,王景清對李訥關懷備至。盡管李訥身體不佳需要在家休養,但這個新家庭令她的精神狀態好多了。
女兒和女婿的多次來看望,讓江青十分高興。
但是讓李訥沒有想到的是,江青最后選擇了自殺。
在監獄期間,江青被診斷出喉嚨癌,醫生建議切除喉嚨,但江青不愿意,本來年紀就大了,切除了喉嚨連話也不能說了。
據說江青還曾寫過一部回憶錄,工作人員曾問她,你的這個回憶錄叫什么名字,江青笑著說:“你覺得叫《毛澤東的忠誠戰士》怎么樣?”
但是這本回憶錄并沒有保存下來,1991年5月11日,江青不知道受到了什么刺激,突然把自己辛辛苦苦寫的回憶錄撕了。
在5月14日凌晨,江青的情緒稍微平穩了一些,護士短暫地離開了一下。當值班護士回來時,發現江青已經自殺身亡。江青用幾個手帕綁在一起,在衛生間吊死,工作人員回憶說看上去十分嚇人。
這位曾在我國歷史舞臺上引起軒然大波的“人物”就這樣結束了生命。
月初,《人民日報》第4版的一個角落發布了江青已經自殺身亡的消息。
江青去世后,因為各種原因,一直沒有入土為安,骨灰一直由李訥保存,畢竟李訥是她的親生女兒。
一直到21世紀初,李訥最終決定用自己的積蓄幫助母親入土為安。
李訥并沒有在墓碑上寫上“江青”,而是刻上了“李云鶴”。因為對于許多人來說,這個名字并不熟悉。同時,在墓碑上只刻有江青的生卒年月,沒有任何關于她生平的介紹。
為了避免自己母親的墓地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李訥決定在墓碑上僅刻寫女兒、女婿和外孫等相關字樣,而不具體寫出姓名。
這不免讓人想起,當年李銀橋為李訥介紹對象時,李訥說:“我媽媽是江青,誰敢找我呀。”一句話,體現了李訥面對自己身世的辛酸心理。
但無論如何,這一切都已經成為歷史,對于王景清,李訥曾說:“和他在一起后,這是我前世修來的緣分。”
作為江青的女兒,李訥這么做可以說是用心良苦。她希望以這種方式讓母親得到安息,并且希望人們能夠給予公正的評價。
衷心祝福偉人的后代,健康長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