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慕貞曾經勸丈夫孫中山納一個小妾,因為她是小腳不能隨丈夫四處奔波,在許多事情上也幫不了他些什么。后來她就算與丈夫離婚了,也與丈夫像親人那般在信件里溝通。
孫中山是偉大的開國元勛,而她的妻子盧慕貞也是一個深明大義之人。
他們的相遇并不美好,那時孫中山心系天下黎民,一心在外為了國家的未來奔波。而孫中山的父母覺得兒子干的事情特別危險,于是便希望能夠給他結一樁親事拴住他,讓他分分心。
1885年,18歲的盧慕貞和19歲的孫中山結婚了。
新婚之夜,盧慕貞才第一次見到孫中山。她覺得他很好看,即使他面無表情。盧慕貞很緊張,她害怕他不喜歡她。傳統的三從四德便是出嫁從夫,或許她想著夫婿喜歡自己,自己的生活才能過得好。
盧慕貞也曾聽人說起過孫中山是個新式之人,所以她下意識的收了收自己的腳。害怕他臉上露出一絲厭惡。
孫中山和盧慕貞隔的實在是太遠了,婚后很快孫中山便去了香港。留下盧慕貞一人在家,盧慕貞也從不抱怨。在家的時候特別的勤勞賢惠,盡心的侍奉公婆。孫家人也很快喜歡上了這個兒媳婦。
孫中山的父親病重時,盧慕貞,也在床前,盡心侍奉左右。看到這一幕的孫中山非常感動,他竟沒想到盧慕貞是如此的善良,沒有對他的記恨和埋怨。反而還悉心的照顧自己的父母,孫中山也無疑從心底接受了盧慕貞這個人。即使孫中山不喜歡盧慕貞,但他們還是度過短暫的一段快樂時光。
1891年盧慕貞有了自己的孩子,這是孫家的長子孫科。盧慕貞很開心,是初生的嬰兒是充滿著無限可能的。她希望能夠在畢業之后與孫中山平安順遂的度過一生。
孫中山心里不僅僅是他的小家,還有整個中國。他一心致力于革命事業,盧慕貞也非常理解丈夫所做的事情。便微笑著送孫中山離開了,盧慕貞一個人打理著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從此便與丈夫開始了聚少離多的日子。
孫中山起義失敗那年,盧慕貞為了躲避清政府的追捕。帶著一家人避難前往了大哥孫眉家,在檀香山住的那十二年時間里,與丈夫相見的時間不過一年而已。她也無法訴說在避難途中她有多么的害怕,她又有多少痛苦。
只是經過那次起義之后,盧慕貞才真正意識到她的丈夫在做些什么。所以她也從來不對他抱怨,甚至在他們離婚以后還竭力維護孫中山。
后來大革命成功,孫中山被推為臨時大總統。盧慕貞被稱為國母,這讓她非常的不適應,便很快回鄉下老家去了。只是沒想到丈夫也辭去臨時大總統一職位,也帶著女兒回到了鄉下。孫中山指著鐵路對盧慕貞說,他要在中國修千千萬萬條鐵路。
她便意識到丈夫一生必定立志報國,在外奔波沒有人照顧怎么能行呢?她便勸丈夫納妾,她希望有一個懂丈夫的人,在他身邊照顧他陪伴他。
1915年孫中山再度流亡日本,與宋慶齡相識了。他愛上了宋慶齡,年輕而又漂亮的宋慶齡又特別有學識和文化。更重要的是宋慶齡深刻的思想讓孫中山折服。
宋慶齡只信奉一夫一妻制,所以孫中山便給遠在家鄉的發妻盧慕貞寄去信件說:“我愛上了一個志同道合的女子,她不能做妾,我也離不開她,所以我只能同你離婚了。”盧慕貞看到了之后,只回了一個“可”字。她同意離婚了,不似其他女子那般哭鬧、也并未就此由愛生恨。她溫和謙厚的應對著生活當中發生的事,即使她對政治不感興趣,她也從來不會阻止。即使她有愛,也從來不會因愛捆綁和要挾些什么。
盧慕貞對待所有人都是如此,她依然悉心培養他們的孩子,照顧他們的家庭。即使她意識到自己無法陪伴在他身邊,她也甘愿把這些遺憾和期待都埋在心底。
當時有些革命黨人不同意他們離婚,盧慕貞卻說:“這些年,他為了革命四處奔走,我這個小腳女人也要四處奔波,提心吊膽,我早已厭倦了這樣的生活……我愿意成全其事,與孫先生離婚。”
孫中山很感動,又很愧疚。只對盧慕貞說:“你永遠是我孫家人”。其實比起愛情,他們好像親人那般相互理解支持,即使不在身邊也會掛念。盧慕貞對孫中山的愛表現在了寬容和放手,這樣的愛是如此的深情,又讓人覺得虧欠。
1925年孫中山去世,聽到這一消息的盧慕貞悲痛萬分,她雖沒有親自趕赴北京,卻在家中為他設了靈堂。
抗戰時期,盧慕貞和孫中山的姐姐孫妙倩一起積極支持抗日斗爭。還配合共產黨領導下的珠江縱隊在澳門進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
1952年盧慕貞去世,享年8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